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HIV/AIDS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感染科2012年1—9月住院的77例未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比较隐球菌抗原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77例(男53例,女24例)中,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48例,阳性率为62.34%,阴性29例,阴性率为37.66%。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为72.73%。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22)。结论未接受HAART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HIV/AIDS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高,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老年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50例、青年肺炎患者28例和健康体检老年人54例、健康青年人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结果老年肺炎组患者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及青年肺炎组患者与青年对照组比较,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年肺炎组与老年对照组CD~(3+)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CD~(8+)T淋巴细胞在老年组与青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CD~(8+)比值在老年肺炎组和老年对照组中均表现为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趋势。结论老年人患肺炎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肺隐球菌病主要因新型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导致的肺部机会性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偶尔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且近年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肺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最新发现聚焦在因暴露环境的变化和宿主免疫危险因素的增加所致的爆发性流行。通过对隐球菌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等分子病理学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隐球菌可塑性和微进化能力的认识。患有肺隐球菌病的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通常存在诊断不足并缺乏适当的治疗,容易导致播散性隐球菌病。免疫正常肺隐球菌病患者常表现为病灶局限,病程自限的特点。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大,从无症状到呼吸衰竭均可发生,影像学根据患者免疫基础不同而呈现出非特异性和多种多样的改变,侧流测定,一种简单、实用、即时、便宜的抗原检测试验,最近已经引入临床作为隐球菌病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替代乳胶凝集试验的潜力。对于症状严重和病变范围大的肺隐球菌病,治疗上推荐两性霉素 B 联合或者不联合氟胞嘧啶作为诱导治疗,氟康唑巩固和维持治疗;对于无症状至中度症状且病灶局限的肺隐球菌病患者推荐单用氟康唑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老年人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HIV阴性老年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隐球菌感染不同组织的危险因素。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56例,肺炎132例,其中48例同时患有隐球菌性脑膜炎和肺炎,其他隐球菌感染患者19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组与新型隐球菌肺炎组之间呈相似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基础疾病及潜在危险因素在两组中比例无显著差异。免疫抑制剂、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自身免疫病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剂、肝硬化失代偿期、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新型隐球菌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剂及外伤为新型隐球菌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免疫抑制剂、肝硬化失代偿期、自身免疫病、糖尿病及外伤为HIV阴性老年人侵袭性新型隐球菌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康唑、5-氟胞嘧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起效时间,治疗前后颅内压、脑脊液生化指标、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_8~+T淋巴细胞计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及脑脊液蛋白含量、氯化物含量、葡萄糖含量、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脑脊液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_8~+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_8~+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热、呕吐、肾损伤、低血压、低钾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能加快药物起效时间,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颅内压并控制隐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在结核性脑膜炎(TBM)与隐球菌性脑膜炎(CM)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西京医院2009—2013年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CM患者30例(隐脑组)和TBM患者30例(结脑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生化指标及CSFc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颅内压及脑脊液、糖、蛋白质、氯化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脑组患者单核细胞分数高于结脑组,中性粒细胞分数低于结脑组(P0.05)。结论 CSFc在CM与TBM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有限,临床因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确诊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肺隐球菌病共29例,免疫低下组9例,免疫正常组20例。免疫低下组仅3例(33.3%)无症状,而免疫正常组有12例(60%)无症状。免疫低下组有6例(66.7%)累及双肺,而免疫正常组仅6例(30%)累及双肺。两组病例共随诊22例,均未发生隐球菌全身播散。结论肺隐球菌病起病隐匿,临床及影像学不特异,诊断主要依赖病原学及病理检查。治疗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免疫状态采取合理的方法,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外表现及免疫功能情况。方法选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儿为病例组,120例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外表现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病例组患儿心血管受累、消化道受累及肝脏受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_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患儿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C_3和C_4水平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外表现以心血管系统、肝脏及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导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及CD~+_8CD~+_(28)T细胞表达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健康非吸烟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ECOPD患者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均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CRP,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抽取健康对照组空腹血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CD~+_3、CD~+_4、CD~+_4/CD~+_8比值均显著下降,CD~+_8CD~+_(28)T淋巴细胞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治疗后1个月AECOPD组患者外周血CD~+_8CD~+_(28)T淋巴细胞及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且T细胞亚群失衡,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慢性过程。CD~+_8CD~+_(28)T淋巴细胞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的气道炎症反应,与CRP可作为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道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应用血清隐球菌抗原筛查隐球菌感染的结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348例HIV/AIDS病人进行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查,同时检查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病人进行血培养、脑脊液(CSF)隐球菌抗原检查、墨汁染色及培养。结果 348例病人中,男256例,女92例,年龄19~77岁,平均(40.50±13.05)岁。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34例,阳性率9.77%(34/348),CD4细胞计数为0~1097个/mm3,中位数56个/mm3。CD4细胞计数≤50个/mm3组146例,50个/mm3组202例。CD4细胞计数≤50个/mm3和50个/mm3组病人阳性例数分别为24例和10例,阳性率为16.44%(24/146)和4.95%(10/2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6,P0.01)。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病人血培养阳性3例,CSF隐球菌抗原阳性27例,墨汁染色阳性22例,CSF培养阳性15例;34例病人中最后确认隐球菌感染33例。所有诊断隐球菌感染的病人血清隐球菌抗原均为阳性。结论 HIV/AIDS病人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高,血清隐球菌抗原筛查有助于及时诊断隐球菌病,特别是CD4细胞计数≤50个/mm3的病人,推荐普遍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4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NK)细胞分数、T细胞亚群(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K细胞分数、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K细胞分数、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正常宿主患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病的早诊、早治率。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8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47例免疫正常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好发于40~60岁(85.10%)中老年人,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单发结节肿块型(48.94%),多发结节肿块型(19.15%),肺炎型(23.40%),混合型(6.38%)和不典型者(2.13%)。典型CT征象常伴"晕征"、"边缘平直征"、"胸膜凹陷征"、"细小毛刺征""蘑菇兄弟征"和"近端支气管充气征";在单发结节肿块型、多发结节肿块型和肺炎型三者中,"晕征"、"边缘平直征"、"胸膜凹陷症"和"细小毛刺征"多见于前两者,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26%、66.67%、27.27%,P=0.019;82.61%、77.78%、18.18%,P=0.001;56.52%、44.44%、0%,P=0.003;39.13%、33.33%、0%,P=0.037);"近端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后者,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8%、33.33%、81.82%,P=0.029);"蘑菇兄弟征"主要见于多发结节肿块型(77.78%)。与HIV感染等免疫抑制宿主相比较,免疫功能正常宿主肺隐球菌病CT征象伴空洞和胸腔积液者少见。 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宿主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其影像学表现与HIV感染等免疫抑制宿主不尽相同,但易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混淆,其中"晕征"、"蘑菇兄弟征"和"近端支气管充气征"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 C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确诊并治疗的AIDS合并C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资料。结果?共纳入63例AIDS合并CM的病例。患者平均年龄(37.22±10.95)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2个/μl。总病死率为15.9%(10/63)。63例患者中,死亡(死亡组)10例,中位生存时间5 d,正常出院(正常出院组)53例。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的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合并隐球菌菌血症、颅内高压、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生率高于正常出院组(P均<0.05)。死亡组临床表现包括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受累、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出院组(P均<0.05)。结论?AIDS合并CM患者病死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加强宣教及隐球菌筛查,保持良好依从性,及时发现耐药,避免自行停药,便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确诊的2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结果男性15例,女性6例。有基础疾病4例,无基础疾病17例。肺部症状不典型,有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等;其影像学表现常见结节影、块影、片影等,可伴有空洞、毛刺等;孤立结节影6例,病灶累及双肺15例。初期误诊为肺癌行手术切除7例,误诊为结核4例,误诊为普通肺炎7例。17例抗真菌治疗有效,4例抗真菌治疗后行肺叶切除。结论肺隐球菌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无明显免疫缺陷者也可发病,常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肺炎,确诊多依赖病理活检。多数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Fcγ受体(FcγR)基因多态性与隐球菌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非HIV相关隐球菌病患者198例作为病例组,门诊体格检查者19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隐球菌病患者中颅内感染者117例,颅外感染者81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多重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对4种FcγR基因多态性FCGR2A 131H/R、FCGR3A 158F/V、FCGR3BNA1/NA2和FCGR2B 232I/T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颅内感染者与颅外感染者Fcγ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CGR2B 232I/I基因型在所有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比例(65%比53%,x2 =4.27,P=0.039,OR=1.652,95%CI:1.02~2.67)及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比例(69%比53%,x2=4.53,P=0.033,OR=1.958,95%CI:1.05~3.66)均明显增加;FCGR2B 232I/T基因型在所有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比例(27%比40%,x2=5.77,P=0.016,OR=0.542,95%CI:0.33~0.90)及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比例(24%比40%,x2=5.14,P=0.023,OR=0.467,95%CI:0.24~0.91)均明显减少.与颅外感染者比较,颅内感染者FCGR2A 131R/R基因型比例明显升高(19%比6%,x2=6.48,P=0.011,OR=3.52,95%CI:1.27~9.73);在免疫功能正常颅内感染者中FCGR2B 232I/I基因型比例明显升高(69%比47%,x2=5.47,P=0.019,OR=2.479,95% CI:1.15~5.34);FCGR2B 232I/T基因型在所有颅内感染者中比例(27%比46%,x2=7.56,P=0.006,OR=0.431,95%CI:0.24~0.79)及免疫功能正常颅内感染者中比例(24%比51%,x2=8.66,P=0.003,OR=0.307,95%CI:0.14~0.68)均明显降低.结论 隐球菌病患者中的颅内感染与FCGR2A 131H/R、FCGR2B 232I/T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提示FcγRⅡA、FcγRⅡB这两种受体在隐球菌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HIV感染者隐球菌抗原血症和相关隐球菌病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17例HIV感染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特征、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胸部CT检查、治疗以及对治疗的反应。采用新型隐球菌抗原侧流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隐球菌抗原(serumcryptococcalantigen,sCrAg)。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517例HIV感染者中,sCrAg阳性51例,男49例。共342例(66.2%)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个/L,而sCrAg阳性者中,46例(90.2%)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个/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个/L是隐球菌抗原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5%CI:1.8~12.5,P〈0.01)。51例sCrAg阳性者中,39例(76.4%)存在至少一种临床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CM)、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PC)、隐球菌败血症以及隐球菌性淋巴结炎者分别为28例(56%)、27例(52.9%)、16例(44.4%)和1例(2.o%);单纯隐球菌抗原血症11例(21.6%)。CM与无CM患者的sCrAg滴度分别为1:1280(1:10~1:2560)和1:15(1:2~1:2560)。sCrAg滴度≤1:5、1:10~1:320和≥1:640的患者合并CM者分别为O/lO、10/20和18/20。当隐球菌感染局限在肺部时,7/8患者sCrAg滴度≤1:20。10例sCrAg滴度≤1:5的患者中,3例存在PC。隐球菌败血症以及单纯隐球菌抗原血症的sCrAg滴度分别为1:1280(1:10~1:2560)和1:5(1:2~1:320)。结论住院HlV感染者隐球菌抗原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多数sCrAg阳性患者存在临床隐球菌病,sCrA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隐球菌感染状态,sCrAg滴度≥1:640是预示CM的危急值。sCrAg滴度≤1:5时,合并隐球菌败血症或CM的可能性不大,但尚需要警惕PC。  相似文献   

17.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特征 ,为该病的进一步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 2 0 0 1年收治的 11例肺隐球菌病合并隐脑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  9例患者是先有隐脑 ,后发现肺隐球菌病 ;另 2例先发现肺部占位性改变 ,经手术证实后 ,再发现隐脑。此外 ,11例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有肉芽肿型 72 7% (8/11)、多发小结节型 36 4 % (4 /11)、浸润型 2 7 3% (3/11)、空洞型 4 5 5 %(5 /11)、胸腔积液型 18 2 % (2 /11)。其中 3例空洞及肉芽肿同时出现 ,在非艾滋病患者中少见。结论 隐脑患者应常规行肺部影像学检查 ,以明确是否合并肺隐球菌病 ;而肺隐球菌病患者也应常规脑脊液检查及颅脑影像学检查 ,以明确有无隐脑发生。此外 ,肺隐球菌病术后应常规抗真菌治疗 ,以免并发隐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分析临床确诊肺隐球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中,非免疫缺陷患者17例,免疫缺陷患者15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18例,56.3%)、咳痰(10例,31.3%)、胸痛(9例,28.1%).影像学特征主要以孤立的单发结节(18例,56.3%)与多发结节(12例,37.5%)多见,根据结节影的大小进行分类,以10~50 mm的结节影最为常见(19例,59.4%).本组18例孤立性结节病例中11例发生在右肺中、下叶,并且病变局限.疗效:治愈21例(65.6%),好转7例(21.9%),恶化2例(6.3%),死亡1例(3.1%),不能评价1例(3.1%).结论 肺隐球菌病多发于中年男性,可罹患于免疫功能正常与免疫缺陷人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CD_4~+CD~+_(28)/CD_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NK(Natural killer)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低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而CD_8~+CD~+_(28)/CD~+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与无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_3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5),与无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8)/CD_3~+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其中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比例与肺结核的进展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非HIV感染低淋巴细胞血症肺隐球菌病(P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低限值将104例PC患者分为低淋巴细胞组(32例)与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白蛋白水平、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临床特征方面,低淋巴细胞组年龄、头痛、肺外播散、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无症状比例低于对照组;影像学特征方面,低淋巴细胞组病灶类型为结节肿块型比例低于对照组,伴随征象为空洞及胸腔积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方式及预后方面,低淋巴细胞组手术+抗真菌及单抗真菌治疗、完全缓解及治疗有效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稳定及死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淋巴细胞的PC患者年龄大、临床症状多,容易发生肺外播散,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型的比例较低,出现空洞及胸腔积液的比例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