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老年人肺结核CT表现的比较,观察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方法随机选取老年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80例为观察组,单纯性老年人肺结核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部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发生于基底段、中叶、舌段较对照组多,分布范围较对照组广,厚壁空洞、干酪性肺炎、支气管播散均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两肺病灶分布范围广,支气管播散多,厚壁空洞多,病情重,易形成干酪性肺炎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特点.方法 采用抽签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收治的97例肺结核空洞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CT诊断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菌学,以及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特征,根据并发真菌感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曲霉菌组(61例)、念珠菌组(48例)、隐球菌组(3例),总结比较组间CT表现特征。结果肺结核并发常见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曲霉菌组54.4%0(61/112)、念珠菌组42.9%(48/112)、隐球菌组2.7%(3/112)。其中曲霉菌组与念珠菌组比较,各项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发热、咯血丝痰、胸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CT表现常见斑片影96例(85.7%)、结节影95例(84.8%)、空洞影93例(83.0%)、树芽征改变74例(66.1%)、磨玻璃样密度影60例(53.6%)。念珠菌组与曲霉菌组肺部感染病灶累及肺叶较广,且曲霉菌组累及3个肺叶以上者(98.0%,47/48)明显多于念珠菌组(80.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P=0.005)。曲霉菌组在斑片影(93.4%,57/6i)、空洞影(93.4%,57/61)、磨玻璃样密度影(63.9%,39/61)表现上较念珠菌组(77.1%,37/48;72.9%,35/48;39.6%,19/48)多见,而念珠菌组以树芽征(79.2%,38/48)、段性或大叶性实变影(39.6%,19/48)较曲霉菌组(59.0%,36/61;3.3%,2/61)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14;X^2=8.60,P=0.003;X^2=6.40,P=0.011;X^2=5.00,P=0.025;X^2=22.76,P=0.000)。曲霉菌组中93.4%(57/61)的感染者可见曲菌球表现,其中37例为典型曲菌球。隐球菌组仅3例,均可见结节影,多位于胸膜下,且1例结节内可见内壁光滑的空洞。结论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有一定CT表现特征,CT扫描显示的图像特征有助于提示真菌感染的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病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88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研究组)的胸部CT表现,并与同时期86例经临床确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对照组)的胸部CT进行比较,总结研究组CT影像特点。结果 (1)病变性质与形态: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常见的表现有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少见的表现有斑片状影、树丫征、空洞性病变、干酪性病变、纤维条索影、钙化、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等(P0.05)。(2)病变分布:研究组较对照组更易在肺结核的非好发部位出现病变(P0.05)。(3)病变范围:研究组较对照组病变范围更广泛(P0.05)。(4)肺外结核:两组肺外结核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D~+_4T淋巴细胞计数:研究组平均82.27±61.09个/μL,对照组平均392.09±175.86个/μ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胸部多层螺旋CT表现不典型且表现形式多样,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是其常见表现,尤其是双肺弥漫结节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坏死,高度提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呈现的病灶分布与形态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2例,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32例,列为对照组;全部进行CT扫描,然后观察并对比其病灶分布与形态特点。结果观察组病灶分布及病灶形态特点的具体程度、病变面积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CT造影检查,可明确其病灶的病变面积和具体形态分布,比普通肺结核患者的成像更清晰、明显,也说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AIDS合并肺结核CD_4~+T细胞、病原菌分布及其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90例肺结核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患者是否合并AIDS状况,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将观察组分为典型肺结核组(8例)和不典型肺结核组(32例)。观察患者的CD_4~+T细胞、病原菌分布及其CT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条索阴影、粟粒阴影、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分布率无显著差异变化(P 0. 05);而结点阴影、斑片阴影、粟粒阴影等其他指标分布率则差异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CD_4~+T细胞100区间内,典型肺结核组明显低于不典型肺结核组;而在 200范围内,典型肺结核组显著高于不典型肺结核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D_4~+T细胞在50范围内,CT影像学表现分布率明显高于在50-100范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革兰阴性菌(16. 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IDS患者胸部CT影像多表现为不典型,主要因为CD_4~+T细胞减少所致。了解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特征与CD_4~+T细胞的关系,可有效预防并治疗AIDS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诊断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分院影像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5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35例,给予两组患者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结核的好发部位的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形成空洞、干酪样病变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8.529、6.284,P=0.011、0.035);对照组患者出现纤维性增生病变的发生显著高于观察组(χ~2=10.15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浸润性的情况差别不显著(χ~2=2.931,P=0.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变部位与对照组患者结核的发生部位比较(χ~2=3.063、2.859,P=0.077、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检查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其具有较高的空洞形成以及干酪样病变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广东省高州市慢性病防治站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61 ~81岁,平均年龄(71.5±10.5)岁.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史长,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生素.入院时行常规真菌检测,收集老年结核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所见及与疾病的关系、使用抗生素情况、真菌培养及耐药情况.结果 75例老年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8.0%(51/75);光滑念珠菌占10.7%(8/75),热带念珠菌占6.7%(5/75),克柔念珠菌占5.3%(4/75).以白色念珠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好.肺内病变占据≤1个肺野10例(13.3%,10/75)、2个肺野13例(17.3%,13/75)、≥3个肺野52例(69.3%,52/75).真菌感染易发生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占78.7% (59/75).75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6例(88.0%),好转7例(9.3%),2例(2.7%)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老年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后累及病变广泛,往往会破坏多个肺段或肺叶.同时随着肺内病变的增多,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应尽量避免真菌感染,降低耐药率,以利于结核病的控制及减少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展开CT扫描检查,观察并分析其CT表现。方法将46例于2015年4月—2017年5月来该院影像科接受检查的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展开CT检查,对比并分析其结核病变部位及CT表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出现病灶的肺段共有95个,其中常见部位及少见部位的肺段分别有58个(占61.1%)与37个(占38.9%);对照组中,患者出现病灶的肺段共有70个,常见部位及少见部位的肺段分别有43个(占61.4%)与27个(占38.6%),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征象表现方面,观察组患者空洞形成及干酪样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多发生在常见部位,其胸部CT表现相比于单纯肺结核患者更为多样性,且呈不典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CT检查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7例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47例并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范围累及双肺的发生率、病变范围累及两叶及两叶以上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病变范围累及单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渗出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参照组,结节病变比例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时观察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表现为斑片状大片状融合的比例、多发空洞形成和多发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灶比例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在病变分布上累及双肺或多叶以及片状融合和合并多发空洞的特征性病变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继发性肺结核和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部分(排除病案资料不全者)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7例和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32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 结果 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相比:(1)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起病急者(<1 d)较多(占87. 5%,28/32;继发性肺结核占7.5%,5/67)(χ2=62.3898,P<0.01);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占68.8%,22/32;继发性肺结核占3.0%,2/67)、头痛(占28.1%,9/32;继发性肺结核占6.0%,4/67)、咽痛(占50.0%,16/32;继发性肺结核占4.5%,3/67)]明显者较多(χ2=51.1830,χ2=9.2565,χ2=30.8682,P值均<0.01);多数患者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占53.1%,17/32;继发性肺结核占13.4%,9/67)(χ2=17.6145,P<0.01)。(2)成人支原体肺炎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样影(占71.9%,23/32;继发性肺结核0例)(χ2=62.7398,P<0.01),以两肺中下野多见(占70.0%,14/20;继发性肺结核占34.2%,13/38)(χ2=9.5139,P<0.01),病灶呈游走性者较多(占9.4%,3/32;继发性肺结核0例)(χ2=5.9103,P<0.05);抗感染治疗后(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多数患者肺内病灶多在2周内消散吸收(占53.1%,17/32;继发性肺结核0例)(χ2=42.8718,P<0.01)。(3)支原体肺炎红细胞冷凝集试验多呈阳性(占71.9%,23/32;继发性肺结核0例;χ2=62.8571,P<0.01);肺炎支原体抗体IgM也多呈阳性(占81.3%,26/32;继发性肺结核占1.5%,1/67;χ2=67.5228,P<0.01)。 结论 继发性肺结核和成人支原体肺炎鉴别诊断应详细分析病史,注意影像学病灶特征,试验性治疗和多次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病灶的CT特征,以提高对肺结核少见征象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9—2019年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1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11个fGGO病灶),其中7例经临床综合诊断、3例经手术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证实、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同期按照1∶4比例选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癌患者(肺癌组,44个fGGO病灶)。分析两组患者fGGO病灶的CT扫描特征。结果 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患者fGGO病灶分布在上叶[分别为63.6%(7/11)和65.9% (29/44)]、中叶[分别为9.1% (1/11)和11.4%(5/44)]、下叶[分别为27.3%(3/11)和22.7%(10/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608,P=0.106)。肺结核组fGGO病灶呈圆或椭圆形[36.4%(4/11)]、边缘与肺交界面清晰[9.1%(1/11)]、有分叶[0.0%(0/11)]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肺癌组[77.3%(34/44)、93.2%(41/44)、43.2%(19/44)](χ 2=5.114,P=0.024;χ 2=29.974,P=0.000;χ 2=5.473,P=0.019)。肺结核组fGGO病灶内部密度均匀[9.1%(1/11)]、有支气管影或空泡[0.0% (0/11)]、出现增粗或扭曲血管影[0.0%(0/11)]的比率均明显低于肺癌组[分别为54.5%(24/44)、38.6%(17/44)、77.3%(34/44)](χ 2=7.333,P=0.007;χ 2=4.475,P=0.034;χ 2=19.108,P=0.000),而多发结节样病灶[90.9%(10/11)]的比率高于肺癌组[0.0%(0/44)] (χ 2=42.969,P=0.000)。结论 肺结核fGGO病灶分布与肺癌无特异性差别;依据fGGO边缘模糊、无分叶、无胸膜凹陷征、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无支气管影或空泡、无增粗或扭曲血管影、多发簇状分布结节样病灶的CT表现,在与肺癌鉴别诊断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T-SPOT.TB)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55例菌阴肺结核(A组)和36例其他肺部疾病(B组)患者的外周血中Mtb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Mtb-AB)检测。结果A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89.1%(49/55),要明显高于B组的19.4%(7/36)(χ2=44.59,P<0.001)。在A组,T-SPOT.TB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PPD试验[36.4%(20/55)]、Mtb-AB[52.7%(29/55)]及PPD试验+Mtb-AB的阳性率[23.6%(13/55)],(χ2=12.13,χ2=7.08,χ2=21.54,P值均<0.01)。T-SPOT.TB在B组中的阴性率为80.6%(29/36),较PPD试验[86.1%(31/36)]及Mtb-AB阴性(63.9%,23/36)和PPD+Mtb-AB检测方法的阴性率[88.9%(32/36)]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χ2=2.69,χ2=0.41,P值均>0.05)。结论T-SPOT.TB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要优于PPD试验及Mtb-AB的检测,可用于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糖尿病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内科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544例,根据入院后次日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分为2组:HbA1c< 7.0%(Ⅰ组),65例;HbA1c≥7.0%(Ⅱ组),479例.将同期抽取的单纯初治肺结核437例作为对照组(Ⅲ组),对3组患者的痰菌情况及胸部影像学病变特点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当方差不齐时用校正t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量资料的线性依存关系.率的比较应用,检验.结果发现,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存在明显的线性依存关系(P<0.01).其回归方程为:HbA1c水平=4.885 +0.24×空腹血糖+0.204×餐后2h血糖.Ⅱ组患者痰菌阳性424例,痰菌阳性率88.5%(424/479),明显高于Ⅰ组的52.3%(34/65)和Ⅲ组的50.6% (221/437)(χ^2=163.76,P<0.01).Ⅱ组患者干酪渗出性病变422例,干酪渗出性病变发现率88.1%(422/479),明显高于Ⅰ组的50.8%(33/65)和Ⅲ组的47.6% (208/437) (χ^2=180.10,P<0.01).Ⅱ组患者多发空洞病变270例,多发空洞发现率56.4% (270/479),明显高于Ⅰ组的23.1% (15/65)和Ⅲ组的22.4%(98/437)(χ^2=118.07,P<0.01).Ⅱ组患者虫蚀样空洞病变119例,虫蚀样空洞发现率24.8%(119/479),明显高于Ⅰ组的12.3%(8/65)和Ⅲ组的11.2% (49/437)(χ^2=30.34,P<0.01).Ⅱ组患者干酪性空洞病变251例,干酪性空洞发现率52.4%(251/479),明显高于Ⅰ组的21.5%(14/65)和Ⅲ组的26.3% (115/437)(χ^2=74.20,P<0.01).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糖尿病控制程度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复燃患者的CT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09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100例,其中复燃患者40例为复燃组,无复燃患者60例为无复燃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特征,总结陈旧性肺结核复燃患者的CT征象.结果 两组患者肺内病灶累及少于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96例尘肺并发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并发结核病变的发生部位、范围、形态、类型及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96例患者中,尘肺Ⅰ期1例,Ⅱ期23例,Ⅲ期72例。受累范围:多肺叶90例(93.8%)。发生部位:尖后段93例(96.9%),前段48例(50.0%),中叶或(和)舌段49例(51.0%),背段68例(70.8%),基底段53例(55.2%)。病变形态:斑片状影85例(88.5%),大片状影48例(50.0%),空洞64例(66.7%)[其中多发空洞占67.2%(43/64)],树芽征56例(58.3%),胸腔积液36例(37.5%),胸膜增厚72例(75.0%),纵隔淋巴结肿大85例(88.5%),纵隔淋巴结钙化58例(60.4%)。Ⅱ期尘肺患者薄壁空洞发生率为47.8%(11/23),高于Ⅲ期尘肺患者[15.3%(11/72)](χ 2=10.378,P<0.05)。Ⅲ期尘肺患者大片状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9.7%(43/72)、69.4%(50/72)、56.9%(41/72)、83.3%(60/72)、93.1%(67/72)、69.4%(50/72),高于Ⅱ期尘肺患者[分别为21.7%(5/23)、26.1%(6/23)、8.7%(2/23)、52.2%(12/23)、78.3%(18/23)、34.8%(8/23)](χ 2值分别为10.061、13.541、14.489、9.224、4.051、8.808,P值均<0.05)。 结论 尘肺不同分期患者并发肺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以浸润灶为主,常伴有多发空洞、树芽征、胸腔积液、肺外结核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内多发结节影为主要表现患者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影像资料库胸部CT出现肺内多发结节影的53例患者资料,其中肺结核19例、肺转移瘤23例、肺慢性炎症5例、弥漫性淋巴管瘤病6例,总结比较4种疾病的CT表现特征。结果 13例(68.4%,13/19)肺结核及18例(78.3%,18/23)肺转移瘤的结节最大径达10~20mm,3例(3/5)肺慢性炎症与3例(3/6)弥漫性淋巴管瘤病的肺内结节最大径范围为3~8mm。肺慢性炎症的CT表现为结节以无分叶且边缘光滑为主共69个(79.3%;69/87)、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36个(41.4%;36/87),结节无钙化及空洞;肺结核的CT表现为结节以无分叶且边缘光滑为主共128个(82.1%;128/156)、钙化86个(55.1%;86/156)、空洞43个(27.6%;43/156)、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71个(45.5%;71/156);肺转移瘤的CT表现为结节以边缘见分叶及毛刺为主共369个(60.0%;369/615)、钙化23个(3.7%;23/615)、空洞111个(18.0%;111/615)、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114个(18.5%;114/615)。肺慢性炎症、肺结核出现结节边缘无分叶且边缘光滑的比率分别与肺转移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613,P=0.000;χ 2=88.095,P=0.000),肺结核与肺转移瘤出现钙化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0.707,P=0.000),肺结核与肺转移瘤出现空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048,P=0.008),肺慢性炎症与肺转移瘤、肺结核与肺转移瘤出现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3.670,P=0.000;χ 2=49.650,P=0.000)。肺转移瘤空洞类型:空泡样空洞发生率(34.2%,38/111)>囊样空洞发生率(26.2%,29/111)>小环形空洞发生率(22.5%,25/111)>不规则空洞发生率(17.1%,19/111);所有的空泡样空洞仅出现在腺癌肺转移中、78.9%(30/38)的空泡样空洞结节边缘均见分叶、毛刺。5例肺慢性炎症患者均见边缘模糊的结节,边缘见局限的片状浸润影及索条状影。弥漫性淋巴管瘤病的结节常呈弥漫或多灶性分布,累及多个部位并呈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囊性病变,肺内结节均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结论 肺结核、肺转移瘤、肺慢性炎症和弥漫性淋巴管瘤病出现肺内多发结节时,其病灶大小、分布、形态、边缘、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各自具有一定特点,CT扫描对4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差异。方法 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纳入标准(具有治疗前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既往未经过抗NTM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排除并发尘肺、糖尿病、HIV或其他感染,且均伴有直径>10mm空洞者)的全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同期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与观察组相同)的86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检查表现的支气管扩张分类及分布、空洞形态及邻近胸膜增厚、肺体积缩小、肺气肿、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肺部病灶钙化、肺体积缩小、肺气肿、薄壁空洞、空洞邻近胸膜增厚分别占92.3%(24/26)、88.5%(23/26)、57.7%(15/26)、69.2%(18/26)、57.7%(15/26)、73.1%(19/26)、80.8%(21/26),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占60.0%(24/40)、35.0%(14/40)、15.0%(6/40)、15.0%(6/40)、10.0%(4/40)、25.0%(10/40)、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8.29、18.28、13.24、20.03、17.48、14.79、11.90,P值均<0.05);观察组大结节影(直径≥10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及心包增厚者分别占19.2%(5/26)、34.6%(9/26)、7.7%(2/26)、26.9%(7/26)、23.1%(6/26)、7.7%(2/2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占57.5%(23/40)、72.5%(29/40)、37.5%(15/40)、75.0%(30/40)、47.5%(19/40)、3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9.45、9.26、7.32、14.79、3.99、4.69,P值均<0.05)。观察组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占1~2叶的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9.2%(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16/40)、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23、6.34,P值均<0.05);观察组支气管扩张占3~4叶、占≥5叶的发生率分别为30.8%(8/26)、38.5%(10/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2/40)、5.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值分别为6.26、9.72,P值均<0.05);观察组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占3~4叶的发生率为26.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值为4.70,P<0.05)。 结论 伴有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CT表现中薄壁空洞、肺体积缩小、肺气肿、双肺广泛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多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大结节影(直径>10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少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上特征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与未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 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案电子化管理系统》,搜集2012—2017年经改良罗氏培养基痰培养及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且符合排除标准的660例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并发糖尿病将患者分为并发糖尿病组(159例,并发组)、未并发糖尿病组(501例,未并发组)。采用数字表法从两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由2名影像科经验丰富医师在不知患者是否并发糖尿病的情况下重新阅读CT片,以记录胸部CT表现及病变分布范围。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曼-惠特妮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并发组患者中的段或叶性实变[48.3%(29/60)]、大结节[26.7%(16/60)]、任何形式空洞[93.3%(56/60)]、胸腔积液[40.0%(24/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患者[分别为28.3%(17/60)、11.7%(7/60)、76.7%(46/60)、20.0%(12/60)](χ 2=5.08,P=0.024;χ 2=4.36,P=0.037;χ 2=6.54,P=0.011;χ 2=5.71,P=0.017),而支气管扩张[45.0%(27/6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并发组[70.0%(42/60)](χ 2=7.67,P=0.006);且并发组患者中的段性或叶性实变累及叶数[(0.78±0.96)个]、大结节累及肺叶数[(0.48±0.96)个]和任何形式空洞累及叶数[(2.05±1.43)个]明显多于未并发组[分别为(0.38±0.72)个、(0.13±0.39)个、(1.58±1.43)个](U=1380.50,P=0.011;U=1511.00,P=0.027;U=1432.00,P=0.046),而支气管扩张累及肺叶数[(0.97±1.37)个]明显少于未并发组[(1.58±1.57)个](U=1335.50,P=0.010)。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CT扫描出现段以上肺实变的频率及分布范围、出现大结节和空洞的频率及累及范围、并发胸腔积液的频率均较未并发糖尿病患者高;而支气管扩张多见于未并发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非活动性肺结核与活动性肺结核CT表现。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8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活动组)和 16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 非活动组病变累及1叶者[19.9%(36/181)]和2叶者[25.4%(46/181)]均明显多于活动组[分别为10.8%(18/166)和13.3%(22/166)](χ2值分别为5.392、8.128,P值分别为0.020、0.004),而5叶均受累者[21.5%(39/181)]明显低于活动组[48.2%(80/166)](χ2=27.283,P=0.000);病变在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下叶者[分别为38.7%(70/181)、45.3%(82/181)、46.4%(84/181)]均明显少于活动组[69.9%(116/166)、77.1%(128/166)、68.7%(114/166)](χ2值分别为33.903、36.657、17.520,P值均为0.000)。非活动组中小片状实变影、干酪性病变、空洞、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树芽征等CT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22.1%(40/181)、0.6%(1/181)、16.6%(30/181)、0.6%(1/181)、18.8%(34/181)、18.2%(33/181)]均明显低于活动组[分别为80.1%(133/166)、7.2%(12/166)、27.1%(45/166)、31.9%(53/166)、53.6%(89/166)、66.9%(111/166)](χ2值分别为116.598、10.703、5.671、64.868、45.906、84.365,P值分别为0.000、0.001、0.017、0.000、0.000、0.000),但边缘清楚的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胸膜钙化、钙化结节、硬结性病变、纤维条索影的发生率[分别为61.3%(111/181)、12.2%(22/181)、10.5%(19/181)、34.8%(63/181)、37.0%(67/181)、91.7%(166/181)]均明显高于活动组[分别为44.0%(73/166)、4.2%(7/166)、3.6%(6/166)、16.9%(28/166)、0.6%(1/166)、27.7%(46/166)](χ2值分别为10.464、7.124、6.135、14.403、70.576、149.222,P值分别为0.001、0.008、0.013、0.000、0.000、0.000)。结论: 非活动性肺结核病变分布较少累及下叶,CT表现以纤维条索影、边缘清楚的支气管扩张、硬结性病变、结节和胸膜钙化更常见。CT检查对肺结核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