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丹露 《全科护理》2015,(4):347-348
[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对留置气管插管病人加强气道湿化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留置气管插管的145例病人停机拔管前使用呼吸过滤器,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留置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通畅,气道湿化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运用呼吸过滤器可提高气管插管病人气道湿化、加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积极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较好地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大多在保留自主呼吸下实施,给常规的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带来很大困难,有时难以成功,而采用逆行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同时可以减少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本院对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试行逆行气管插管,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收集2002-2004年呼吸科、综合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95例,平均年龄73.2岁,…  相似文献   

3.
临床危重及重症患者挽救生命中,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患者和治疗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基本、最普通的操作术[1]。经口气管插管是呼吸抑制、气道分泌物多,重大手术后危重、呼吸及心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等为保持呼吸道通畅而建立的人工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在我  相似文献   

4.
气管插管是急症抢救、麻醉手术及临床治疗中气道建立的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气管插管过深或过浅都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气管插管过深入右主支气管将增加导致低氧血症、气胸、肺不张的危险[1-3].《2005版CPR指南》建议导管在气管内的最佳位置为:气管内导管尖端位于隆突上2~4 cm,气囊位于声门下2 cm.有研究证明,头颈轻度移动可使导管向内或外移1.9 cm[4-5].导管尖端在隆突上2~4 cm,可以保证患者头部移动时,导管尖端不会接触隆突或误入一侧主支气管[1~3],导管气囊不会脱出声门外或置于喉室内[6].听诊双肺呼吸音是目前普遍确认插管深度的方法.但有报道在听诊双肺呼吸一致的患者中有60%插入了右主支气管[7].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全身麻醉拔管后二次气管插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 2007年1 月-2009年12 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后再次插管病例的原因及其处理过程.[结果]PACU 收治的15 256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中17例需重新插管行呼吸机治疗,造成二次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有上呼吸道梗阻、麻醉药物残余作用、低体温、延迟性呼吸抑制.[结论]预防是减少全身麻醉拔管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关键.拔管期间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全面考虑病人病情,拔管前备好急救物品,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麻醉用药及病人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并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拔管指证个体化,有效地减少二次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从而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感,保留患者说话、吞咽功能[1] .NIPPV 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适用于多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2-4] .现将我院6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 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温敏  郑凤梅  李桂贤  徐佳卿 《全科护理》2011,(15):1324-1325
[目的]观察连续雾化器置于呼吸机回路不同位置工作时对病人气道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行机械通气、雾化治疗病人分为3组。A组雾化器置于呼吸回路吸气端离气管插管约50 cm处,B组置于Y型接头吸气端,C组置于气管插管处。[结果]A组和B组、A组和C组雾化后评分及评分改善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道疗效有效率最高(P〈0.05)。[结论]连续雾化器置于呼吸回路离气管插管约50 cm处行雾化治疗气道疗效的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改善呼吸功能的一种技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分为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两种。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危重患者抢救和复苏中必需掌握的技术。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是指气管导管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气管导管滑脱是指气管导管从气管内滑出甚至滑出体外。意外拔管是留置人工气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普通喉镜下气管插管进入声门是判断气管插管成功的金标准,但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容易发生误入食管、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同时也存在着暴露声门不满意而导致气管插管失败,严重影响麻醉效果及治疗效果[1]。研究[2]表明,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应用HC可视喉镜引导,可明显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4]。本研究探讨HC可视喉镜引导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连续雾化器置于呼吸机回路不同位置工作时对病人气道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行机械通气、雾化治疗病人分为3组.A组雾化器置于呼吸回路吸气端离气管插管约50 cm处,B组置于Y型接头吸气端,C组置于气管插管处.[结果]A组和B组、A组和C组雾化后评分及评分改善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道疗效有效率最高(P<0.05).[结论]连续雾化器置于呼吸回路离气管插管约50 cm处行雾化治疗气道疗效的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利多卡因胶浆作气管插管润滑剂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插管术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大多在保留自主呼吸下实施,给常规的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仅为78%[1]。为了减轻患者多次插管时的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对38例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在气管  相似文献   

12.
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的措施^[1]。然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容易引起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2]。国内VAP发病率为30%~55%^[3]。机械通气期间,镇静剂的使用抑制了患者的咳嗽反射,插管刺激黏膜大量地分泌影响了黏膜纤毛的正常功能,这些都有利于口咽部细菌定植^[4]。研究表明,口腔定植菌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在VAP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5]。  相似文献   

13.
1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留置70天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 ,建立人工通气道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 ,迅速恢复呼吸并供氧 ,并随时从气管及支气管吸出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的有效抢救措施[1 ] 。住院患者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最长达 98天在文献上已有所报道[2 ] ,但气管插管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尚未见有报道。现将 1例经口腔气管插管 70天的高危患者的家庭护理报道如下。在护理过程中 ,我们注意了严格无菌操作、环境空气消毒净化、气道湿化 ,及时清理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了气管插管移位或滑脱 ,在护理 70天里 ,患者多次检查痰细菌培养加药敏都为阴性 ,双肺听诊无干、湿罗…  相似文献   

14.
正重症监护病房(ICU)承担着各种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救治工作[1],紧急气管插管技术是患者心肺复苏抢救的重要措施,然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口腔吞咽功能以及自我清洁能力降低,口腔内部会形成越来越多的分泌物,容易滋生诸多致病细菌,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状[2-3]。因此,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治疗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参考现阶段口腔内外部护理方式、护理频次和护理药液的选择等报道[4-6],比较分析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不同口腔护理液的使用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呼吸道梗阻且通气困难时,环甲膜穿刺通气是应急处理的重要手段[1-3]。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纤支镜气管插管等通气方式需要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设施。目前已有环甲膜穿刺针的文献报道,但都是自制的,不规范的,临床上国内尚无成熟的产品[4-5]。国外的穿刺套管针需要高频喷射呼吸[6-7]。根据简捷、有效、安全的原则[8-9],作者就环甲膜穿刺的器材作出改进设计——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  相似文献   

16.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主要收住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如COPD伴发呼吸衰竭等,患者常多次住院,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且以高龄患者居多,营养状况常较差,加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以及其他生命支持导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1],使RICU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不断攀升,其耐药率也逐年增加[2-3]。  相似文献   

17.
全身麻醉通常需要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为2%~3%,特别是口腔手术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更高[1]。因此,对经口明视气管插管难以顺利进行的患者,须行清醒气管插管。清醒气管插管不仅需要有完善的黏膜表面麻醉,而且更要求患者充分镇静、全身肌肉放松,这样插管容易成功,也可以避免患者术后不愉快的回忆[2]。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行表面麻醉联合小剂量麻醉药物是保证插管成功、预防气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陆永妹 《护理研究》2007,21(9):2424-2424
机械通气是各种呼吸衰竭、心肺脑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病人重要抢救、治疗措施之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性小而使用最多^[1]。经口气管插管破坏了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了口咽部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的危险性^[2]。口腔中牙垫和插管,增加了口咽部细菌的定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病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加强术前访视评估、完善术前准备、默契医护配合、密切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结果]本组46例病人均插管成功,无一例发生呼吸道梗阻,操作过程中病人氧饱和度均保持在90%以上,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结论]细致护理配合可保证OSAS病人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近来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已在处理自发性气胸[1-3]、肺结节[4]方面得到应用,但可能因长时间自主单肺呼吸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手术操作刺激支气管引起难以抑制的咳嗽、肺移动干扰手术[5].有台湾学者用胸段硬膜外麻醉、迷走神经阻滞加适量镇静[6]实施手术,结果较满意.但胸段硬膜外麻醉存在全脊椎麻醉、呼吸抑制、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导管拔出困难或折断等风险.我科近期选择心肺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采用喉罩全麻,适量镇静、镇痛,小量肌松,小潮气量通气行VATS治疗多汗症、肺大疱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