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健  杨琦  吴翠晖  段鸿露 《浙江医学》2022,44(12):1261-1267,1272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2-α(TOP2A)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其对LUAD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Oncomine、TIMER数据库获取TOP2A在不同类型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Oncomine、GEPIA、GEO、Ualcan数据库获取TOP2A在LUAD中的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TOP2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LUAD中的表达差异。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TOP2A表达对LUAD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利用HPA数据库分析TOP2A在LUAD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获取TOP2A基因突变信息及对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LUAD中TOP2A表达与免疫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利用TISIDB数据库分析TOP2A的表达与趋化因子及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的关系。结果TOP2A在肺癌、膀胱癌、乳腺癌、胆管癌等多种癌组织中高表达(均P<0.05)。TOP2A在LUAD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在不同人种、性别、年龄、吸烟史等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P2A蛋白在LUAD组织中高表达。TOP2A过表达组的LUAD患者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TOP2A突变组LUAD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TOP2A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和多种趋化因子、免疫增强剂基因及免疫抑制剂基因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TOP2A是LUAD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可能通过肿瘤免疫机制影响LU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样激酶1(CDKL1)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其对LUAD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等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CDKL1基因在LUAD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CDKL1基因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预后的关系;收集78例行手术切除的LUAD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UAD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K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DKL1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培养LUAD细胞系NCI-H1975,并将CDKL1过表达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染至NCI-H1975细胞中,分别为空白对照(blank)组、空载(Vector)组和CDKL1过表达(oe-CDKL1)组。然后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胞质分裂蛋白调节因子1(PRC1)的表达及其对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PRC1mRNA在33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结果验证PRC1蛋白在LUAD中的表达。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获得PRC1在LUAD中的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特征参数,分析PRC1mRNA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PRC1相关的基因通路。结果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17种肿瘤组织中PRC1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织。TCGA数据库、GSE31210和GSE75037数据集结果提示,LUAD组织中PRC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或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RC1蛋白在LUAD组织中呈高表达。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RC1mRNA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的性别、吸烟、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1)。TCGA数据库、GSE31210和GSE68465数据集结果提示,除GSE68465数据集中的PFS外,其余PRC1高表达组患者PFS和OS均差于低表达组(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表明,PRC1mRNA表达水平是影响LUAD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GSEA结果提示,PRC1高表达样本富集在有丝分裂纺锤体、G2M检查点、E2F信号通路、DNA修复等基因集中。结论LUAD中PRC1mRNA表达水平上调,PRC1高表达提示LUAD患者的预后差,可作为LUAD患者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乳酸脱氢酶A/B(LDHA/LDHB)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使用R语言和韦恩图从GEPIA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和HPA数据库中筛选出LUAD的潜在遗传生物标记物并验证,使用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LDHA/LDHB在LUAD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通过富集分析LDHA/LDHB影响LUAD预后的潜在分子机制及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结果:LDHA和LDHB在LUAD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低表达;LDHA/LDHB表达与LUAD发生、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LDHA和LDHB在LUAD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生存曲线显示LDHA/LDHB表达较高的患者常存在预后不良;富集分析表明,LDHA和LDHB与LUAD的许多恶性肿瘤相关通路有关;LDHA和LDHB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具有相关性(p<0.05),与Th2细胞呈显著正相关(cor>0.4, p<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表明LDHA和LDHB在LUAD中表达增加,可能成为LUAD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基因家族的表达,并分析其在LUAD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HMG基因家族在LUAD中的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病理参数,并对HMG家族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 Cox回归分析HMG基因家族与总生存期(OS)的关系,并构建HMG基因家族预后风险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最后利用临床病理参数和风险评分构建预后列线图。结果 HMGA1、HMGA2、HMGB2、HMGB3、HMGB4、HMGN1在LUAD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样本,HMGB1和HMGN5在LUAD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样本(均P<0.05),大多数HMG基因之间呈正相关,但HMGN3的表达与HMGA1、HMGA2呈负相关。4个HMG基因与OS相关(P<0.05),其中HMGA1、HMGA2、HMGB2是危险基因,HR> 1;而HMGN3为保护基因,HR<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OS比低风险组OS更差(P&...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肺腺癌(LUAD)患者生存相关的可变剪接(AS)事件,构建剪接因子(SF)-AS调控网络,为LUAD患者的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 方法 由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从SF表达和RNA靶点(SpliceAid2)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AS数据。对LUAD患者生存相关AS事件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LUAD患者预后风险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每种AS事件的风险评分,采用 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的可靠性。通过Cox 回归分析风险模型、临床参数与LUAD患者独立预后的关系。采用Pearson检验对SF和与预后相关的AS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SF-AS互作网络。 结果 筛选获取与生存相关的AS事件43 948个,共7种类型,主要以外显子活跃(ES)事件和可变终止子(AT)事件为主。构建AS事件预后风险模型,基于该模型风险评分将LUAD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M生存分析,高风险组LUAD患者总生存(OS)率较低风险组低(P<0.05)。ROC曲线分析,LUAD患者预后风险模型预测性良好,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SF-AS调控网络,12个与预后相关SFs正向或负向调节AS事件,可预测LUAD患者的不良预后。 结论 筛选了与LUAD患者预后相关的AS事件和上游的调控因子SF,构建了SF-AS网络,为进一步研究AS事件与LUA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影响肺腺癌(LUAD)的关键基因,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对LUAD预后的影响。方法: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GSE118370和GSE136043芯片数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LUAD相关数据。采用R软件分析共同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clusterProfile R包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筛选连接度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GEPIA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分析正常肺组织和LUAD组织中关键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及不同分期LUAD组织中关键基因表达情况。关键基因免疫浸润分析和生存分析获取关键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关系。结果:共筛选DEGs 428个。GO分析,LUAD的DEGs在主要富集于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生物过程(BP)方面、细胞基部等细胞组分(CC)方面和细胞外基质(ECM)结构形成等分子功能(MF)方面。KEGG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乳酸代谢相关基因以及基于乳酸代谢基因构建LUAD预后评分模型,阐明其预测LUAD预后的能力。 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LUAD相关乳酸代谢基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及LASSO回归分析获得关键基因并构建LUAD的乳酸代谢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TIMER法评估该模型与患者临床特征和免疫细胞浸润丰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成功筛选出16个乳酸代谢基因并构建评分模型;生存分析,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明显高于高风险组(P< 0.01),且有较高的预测预后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23个乳酸代谢基因是LUAD患者的独立的预后基因;乳酸评分与B淋巴细胞(r=-0.326,P<0.001)、CD4 T淋巴细胞(r=-0.196,P<0.001)、CD8 T淋巴细胞(r=-0.094,P=0.036)、巨噬细胞(r=-0.198,P<0.001)和树突状细胞(r=-0.119,P=0.008)百分率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乳酸代谢评分模型可以很好评估LUAD 预后与肿瘤微环境(TIMER)的状态,可作为LUAD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腺癌(LUAD)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细胞蜡块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蛋白(KCa3.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利用 GEPIA、Kaplan-Meier plotter 数据库分析 KCa3.1 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期、总生存期(OS)的关系。选取 2019 年 6 月 1 日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LUAD 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72 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胸水细胞蜡块KCa3.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资料分析提示,LUAD 患者KCa3.1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KCa3.1 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T 分期、N 分期、肺外转移情况、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KCa3.1 高表达患者 OS 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 结论 KCa3.1在LUAD患者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提示KCa3.1可作为LUAD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圣草次苷(Eriocitrin)对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细胞系A549和H1299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圣草次苷对LUAD细胞系A549和H1299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评价A549和H1299细胞的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分别检测EMT相关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GPX4、FTH和EMT标志分子E-cadherin、N-cadherin、Snail的mRNA水平,及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观察圣草次苷对LUAD细胞系铁死亡的影响。结果:圣草次苷可以明显抑制LUAD细胞系A549和H1299的增殖能力,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圣草次苷作用24和48 h后均明显降低划痕愈合率,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PLA2G1B基因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特征、预后特征、免疫特征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案影响。  方法   通过对TCGA以及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患者RNAseq表达谱数据以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对比PLA2G1B高表达和低表达在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并通过CIBERSORT计算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对比PLA2G1B高低表达组之间的浸润程度差异。并通过pRRophetic算法分析2组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  结果   PLA2G1B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相比癌旁表达量显著降低,且表达量越低其患者的预后总生存越差,在TCGA以及2个GEO的独立验证数据集中均表现出一致的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校正之后证明PLA2G1B低表达为差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且在预后较差的样本中其免疫浸润水平更低,主要表现为Bcellmemory,Tcell CD4+ memoryresting,Monocyte,Myeloiddendriticcell,Mastcellactivated细胞类型。但差预后的样本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要显著更好。  结论   PLA2G1B低表达为肺腺癌独立的差预后风险因素,且低表达患者中整体免疫浸润水平显著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别与肺腺癌预后相关的免疫与基质细胞基因。方法:501例肺腺癌基因表达数据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肺腺癌样本的免疫和基质评分从ESTIMATE数据库中获取。χ2检验分析基质、免疫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以及Cytoscape中的Mcode模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基质细胞评分与M分期显著相关(χ2=6.391,P=0.011)。免疫评分与M分期(χ2=4.769,P=0.029)、T分期(χ2=11.672,P=0.009)和总生存期(χ2=6.334,P=0.009)显著相关。基于免疫评分的DEGs有262个,基于基质评分的DEGs有391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表明,DEGs参与调节免疫应答、抗原结合、免疫应答和受体结合。生存分析表明POSTN(P=0.0181)、PLEK(P=0.0434)、LY86(P=0.0136)、HCK(P=0.0487)对肺腺癌患者具有预后价值。结论:基质细胞相关基因POSTN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细胞相关基因PLEK、LY86、HCK高表达预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鉴定肺腺癌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亚型,构建肿瘤干性评分模型以预测肺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疗效。 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RNA测序数据,使用“limma”包分析肺腺癌(535例)与癌旁组织(59例)中329个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FDR<0.05, |log2 Fold Change|>2),利用差异基因鉴定肺腺癌肿瘤干细胞相关亚型,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肿瘤干细胞相关亚型之间对预后有意义的共同差异基因。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利用123个预后有意义的共同差异基因对TCGA与GEO合并后的630例肺腺癌患者进行肿瘤干性评分,利用Kaplan-Meier 曲线分析确定最佳截断值,将肺腺癌患者分成高、低肿瘤干性评分组(截断值为-1.91)。探究不同肺腺癌肿瘤干细胞相关亚型和肿瘤干性评分组在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方面的差异。 结果 鉴定出了36个差异表达基因和3个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肿瘤干细胞相关亚型(CSC-A、 CSC-B、 CSC-C)(P=0.033),其在免疫细胞浸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与抗原递呈、细胞毒性作用等多条免疫通路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123个对预后有意义的共同差异基因,构建了肿瘤干性评分模型。低肿瘤干性评分组各类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普遍上升,PD1、PD-L1、CTLA4表达显著升高。无论是单独的抗CTLA4或抗PD1治疗,亦或是二者联合治疗,低肿瘤干性评分组的疗效都优于高肿瘤干性评分组,无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时,高、低肿瘤干性评分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在抗PD-L1和抗PD1的两个独立免疫治疗队列中,低肿瘤干性评分组的反应率均高于高肿瘤干性评分组(抗PD-L1治疗队列反应率:50% vs 20%;PD1治疗队列反应率:23% vs 0%)。 结论 肿瘤干性评分模型在预测肺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疗效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有望为肺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g20657709位点甲基化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30例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和4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EPIC BeadChip检测,获得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肺腺癌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以及候选差异甲基化位点(DMP)。进一步采用焦磷酸测序,在35例肺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中,对该DMP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验证。最后,基于多重目的区域甲基化富集测序,在50例肺原位腺癌和50例健康对照者中,评估该DMP对肺原位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EPIC BeadChip检测结果显示,肺腺癌组具有基于PBMCs的特异性甲基化图谱,肺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以∣Δβ∣≥0.06且校正P<0.05为标准,初步筛选出1 345个DMPs。经过多步骤筛选,确定cg20657709为候选位点。cg20657709位点甲基化水平在肺腺癌患者中高表达(Δβ=0.097,校正P=0.004)。焦磷酸测序显示,cg2065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两种亚型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 生物学标志物运用于临床诊断,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获取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数据集,使用R语 言处理,t检验分析鉴定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转录组差异,并通过维恩图显示所鉴定的基因差异表达。从GEO获得差 异表达的基因,用DAVID及IPA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潜在可用于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几种信号通路和生物标记。利 用TCGA数据和临床肺癌样本中的生物标记表达,验证Osteoarthritis pathway和LXR/RXR分别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 因差异表达;挑选miR-181b-5p及其靶基因WNT5A和MBD2进行验证,收集23例肺鳞癌患者的肺肿瘤组织(23例肿瘤组织,实 验组)及其邻近肺组织(23例癌旁肺组织,对照组),检测miR-181b-5p和其靶基因WNT5A和MBD2的表达差异用于鉴别肺腺 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结果GEO数据分析结果揭示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差异表达基因:肺腺癌中有851个DEGs(276个上 调,575个下调),而肺鳞状细胞癌中有885个DEGs(406个上调,479个下调)。DAVID和IPA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白细 胞迁移和炎症反应在肺腺癌中比肺鳞状细胞癌富集程度更高,Osteoarthritis pathway在肺腺癌中是抑制状态,而在肺鳞状细胞 癌中显示是激活状态。IPA对重要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和miRNA的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转 录因子(GATA4,RELA,YBX1,TP63 和MBD2);细胞因子(WNT5A和IL-1A)和microRNA(miR-34a,miR-181b 和miR-15a)。 其中miR-34a 和IL-1A、miR-15a 和YBX1、miR-181b 和WNT5A和MBD2 可作为鉴别非小细胞肺癌亚型的成对microRNA和 mRNA靶点。临床样本实验结果支持miR-181b-5p 的表达上升和WNT5A的表达下调可视为诊断肺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标记 物。结论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了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候选基因、成对的microRNA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 为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肺腺癌(LUAD)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家族(CDCAs)的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GEPIA、Kaplan-Meier、cBioPortal、GeneMANIA、String和TIMER2.0等数据库对肺腺癌患者CDCAs的差异表达、预后价值、临床肿瘤分期、基因改变和免疫细胞浸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LUAD组织中CDCA1~8 mRNA水平较正常组织升高,CDCA1、2、3、4、5、7、8蛋白表达水平也较正常组织升高,但CDCA6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下降。CDCA1、3、4 mRNA与LUAD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呈正相关,CDCA2、5、8仅与OS呈正相关。CDCAs的功能主要与染色体位置、着丝粒、 染色体分离调控和赤道板集合等有关。CDCAs的表达与肺腺癌中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B细胞、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等6种免疫细胞的浸润呈显著相关。结论CDCAs可能对LUAD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调控作用,CDCA1、2、3、4、5、8有望成为LUAD预后生物标志物与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揭示POU结构域第4类转录因子3(POU4F3)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索POU4F3对肺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人肺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样本量均为118)中POU4F3的表达水平。利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POU4F3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的关联性。以肺腺癌株为实验对象,构建稳定过表达(Lv-POU4F3)及其对照(Lv-control)或敲低POU4F3(shPOU4F3)及其对照(control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分别转染至SPCA1和A549细胞系,Western blotting验证POU4F3过表达或敲低转染效率。运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鬼笔环肽荧光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118例肺腺癌组织中POU4F3的表达评分低于118例癌旁组织评分(1.5 vs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POU4F3低表达肺腺癌患者相比,POU4F3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HR=2.04,95%CI:1.158~3.607,P=0.028)。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有效构建了过表达或敲低POU4F3的稳定转染肺腺癌细胞株。过表达POU4F3后,划痕实验表明,Lv-POU4F3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低于Lv-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PCA1处理=69.86,PSPCA1=0.001;FA549处理=492.10,PA549<0.001);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SPCA1-Lv-POU4F3组穿膜细胞数少于SPCA1-Lv-control组(599.0±11.36 vs 806.3±18.72,t=16.40,P<0.001),A549-Lv-POU4F3组穿膜细胞数少于A549-Lv-control组(181.0±18.68 vs 314.7±23.46,t=7.72,P=0.002);鬼笔环肽荧光实验表明,过表达POU4F3后,SPCA1细胞微丝变细、伪足较少,Lv-POU4F3组的平均荧光强度低于Lv-control组(23.30±1.34 vs 33.4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P=0.002)。敲低POU4F3后,划痕实验表明,shPOU4F3组细胞划痕愈合率高于control sh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PCA1处理=114.60,PSPCA1<0.001;FA549处理=1 710.00,PA549<0.001)。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SPCA1-shPOU4F3组穿膜细胞数多于SPCA1-control shRNA组(970.00±14.53 vs 585.00±25.53,t=22.70,P<0.001),A549-shPOU4F3组穿膜细胞数多于A549-control shRNA组(528.00±29.14 vs 185.30±9.50,t=19.37,P<0.001);鬼笔环肽荧光实验表明,敲低POU4F3后,SPCA1细胞微丝变粗、伪足增多,shPOU4F3组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control shRNA组(48.53±3.30 vs 31.07±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P=0.002)。 结论 POU4F3在人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OU4F3高表达者预后较佳,且POU4F3能够抑制肺腺癌细胞迁移。POU4F3可能是LUAD的抑癌基因并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LUAD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索中药金水宝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雄激素患者的疗效,为制订合理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可以选择的方法。方法选择在北京妇产医院诊断为PCOS并伴有高雄激素的患者30例,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用法:每天3次,每次3粒(0.33g/粒),连用3个月。监测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全身脂肪含量(BF%);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内分泌激素:患者于月经周期第2。5天或B超检测无优势卵泡时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结果研究对象治疗后BMI、WHR、BF%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用药前为(2.43±0.74)mmol/L,用药后为(2.14±0.5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用药前为(48.20±17.60)mmol/L,用药后为(55.80±1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血常规、CRP及肝功能无明显异常,ISI有增加趋势,雄激素(T值)用药前为(80.20±32.51)ng/dL,用药后为(64.50±24.90)n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金水宝胶囊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降低高雄激素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