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01—2017-12上报到输血科的不良反应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回顾性分析近4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 996例输血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135例(0.47%)。其中红细胞悬液输注发生93例(68.89%),血浆输注发生35例(25.93%),血小板输注发生4例(2.96%),其他3例(2.22%)由洗涤红细胞和冷沉淀输注导致。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最常见,占所有不良反应的60.00%,其次为过敏反应,占34.81%,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TACO)占1.48%,疑似输血不良反应占3.70%。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显著性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P0.01)。血液成分与不良反应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主要由红细胞悬液输注导致的FNHTR和血浆输注导致的过敏反应组成,除了2例诊断为TACO的严重不良反应外,没有溶血性及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和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根据不同血液成分或不同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有利于减少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的培训,建立积极血液预警系统,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漏报,保障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内科》2021,(3)
目的探讨以护理管理-护理技能-护理服务-护理安全(1M3S)模式为导向的戴明循环管理在输血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21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22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流程的输血治疗和质量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以及以1M3S模式为导向的戴明循环管理。比较两组输血治疗患者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返库率。结果观察组输血治疗患者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0.33%)、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28%)、血液返库率(1.34%)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2.19%、6.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治疗患者进行以1M3S模式为导向的戴明循环管理能显著提高血液样本的质量,降低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返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烧伤的儿童患者的血液成分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01—2018-08收治的烧伤儿童(0~14岁)患者病历资料2 113份,对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烧伤程度、是否手术、是否休克、是否输血、输血量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调查的2 113例患儿中有89例患儿进行过输血,共输入悬浮红细胞116 U,血浆322 U。患儿是否输血与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输血与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是否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输注量与烧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输注量与烧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及特重度烧伤、多个部位烧伤、手术患者输血率明显高于轻中度、单个部位、非手术患者。随着烧伤程度增加血浆输注量也明显增加。针对14岁以下的烧伤患儿用血,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合理输注成分血,杜绝血液滥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患者在输血发生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输血12 446人次中发生FNHTR的输血患者21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抽取发生疑似细菌性输血反应的8例患者及其对应的供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并采用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FNHTR发生率0.17%(21/12 446),其中女性、有输血史、受血者年龄60岁、输注悬浮红细胞、使用的血液失效期≤5d时,FNHTR的发生率上升明显;3例发生疑似细菌性输血反应患者血培养标本阳性率33.3%(1/3),其中,2015年1例受血者血培养阳性,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菌,其他2例标本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FNHTR的发生与受血者年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血液有效期、输注的血液成分有关,血站和医院应加强血液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监管力度,采取持续改进措施降低FNHTR的发生率;一旦发生FNHTR,需按照相关输血流程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5.
《内科》2021,(5)
目的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分级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PICU收治的危急重症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32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给予基于PEWS分级管理的32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6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65例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研究组中42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对照组28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研究组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64.62%高于对照组43.08%,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中度狭窄的发生率54.76%高于对照组25.00%,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的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64.29%(P0.01),两组重度与闭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与狭窄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观察。方法对该院儿科治疗的78例儿童糖尿病患儿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3年3月—2017年4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例患儿为观察组和対照组。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糖尿病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儿童糖尿病血糖水平,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估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10日—2017年5月10日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各项体征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既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各项体征恢复时间,又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于需输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能否通过应用去白细胞的输血技术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方法:随机选择2008-01-2012-01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除去M3)需要输血的患者,去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将19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95例)及对照组(96例),在患者需要输血时,分别输注普通血液成分及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最后比较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89%∶52.08%,P0.05)。结论:对于需输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去白细胞的成分输血技术能减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观察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先心病患儿、60例普通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对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先心病患儿积极行药物治疗,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先心病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71.7%vs 31.7%),P0.05,有统计学意义;先心病组经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先心病患儿的呼吸道感染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儿,应当积极采取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对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实施卡托普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74例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分为观察组(37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血压水平、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8.38%),P0.05。观察组治疗5d后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18.92%),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实施卡托普利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血压,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下降原因,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接受输血治疗的7 526例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7 526例输血患者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21例,不良反应率为1.61%,其中发热反应率为35.54%(43/121),过敏反应率为64.46%(78/121),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7.102,P0.05);2各种血液制品以冰冻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09%(34/832),以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81%(29/3 596)。各种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0,P0.01);3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χ2=18.07,P0.01)。结论:提高输血工作者对输血的认识、输血前检查以及应用滤除白细胞技术等是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148例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评估两组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具体包含是否合并口腔疾病、口腔清洁习惯、饮食偏好等。结果观察组龋齿、牙周疾病、牙龈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规律刷牙率、规律运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喜食甜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儿童健康状况较差,做好糖尿病儿童的口腔健康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具有一定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比较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数发生次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数发生次数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洛四联症患儿围术期临床资料,探讨快通道麻醉管理相较于传统麻醉管理方式是否具有优势。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12岁以下患儿,选择所有快通道麻醉患儿(快通道组),通过倾向性评分方式匹配非快通道的传统麻醉患儿(常规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预后。结果快通道组共纳入226例患儿,常规组452例患儿,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与常规组相比,快通道组围术期输血(P=0.004)和血浆总量(P<0.001)明显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01)、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P<0.001)、术后住院时间(P<0.001)、住院总费用也明显减少(P<0.001)。结论快通道麻醉应用于法洛四联症患儿,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血液制品用量、降低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9月—2020年4月收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患者190例,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旋门冬酰胺敏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FPG、2 hPG以及HbA1c血糖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0、6.478、5.058,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例数2.11%(2/9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7%(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9%)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30)。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该院进行静脉输液的糖尿病患者2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2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5%,患者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3.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26.8%(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鲍玉侠  毛国顺  朱影 《传染病信息》2021,34(4):316-319,341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235例EBV感染所致的IM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期组(4~6岁)、学龄期组(7~13岁),对3组儿童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发病季节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5例IM儿童中,发病年龄以4~6岁多见,占发病总数的46.0%;男女性别之比为1.9:1,男性发病多见;发病季节以春夏为发病高峰,冬季发病少.各年龄组儿童临床症状以发热、咽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为主,学龄期组脾脏肿大发生率、谷丙转氨酶升高率均高于婴幼儿组(P均<0.05),婴幼儿组皮疹、腹泻和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2组(P均<0.05),学龄期组打鼾及张口呼吸发生率均高于其他2组(P均<0.05),学龄期组和学龄前期组腹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婴幼儿组(P均<0.05).结论 儿童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学龄前期儿童为高发人群,婴幼儿发病也不少见.儿童IM部分临床特征和年龄相关,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IM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对于提高儿童IM诊断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90例医院收治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头孢他啶治疗,B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治疗,C组患者采用头孢噻肟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B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均低于C组(P<0.05),且A、B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头孢他啶与头孢曲松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低于头孢噻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阿仑膦酸钠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随机筛选110例展开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设置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各部位骨密度变化,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血糖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显著增加,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效果明显优于阿仑膦酸钠单纯用药,有助于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骨质疏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