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VTIQ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在CTS患者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与MRI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扁平率(median nerve flattening ratio MNFR) 相关性,以探讨SWV在诊断CT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TS 40例患者(67只腕关节)及20例健康对照组(40只腕关节)进行VTIQ检测及二维超声检测。评估指标是SWV及CSA。比较两指标CTS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绘制两指标诊断CTS的ROC曲线。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CTS患者MRI资料,测量MNFR。评估SWV及CSA与MNFR相关性。[结果]CTS组SWV、C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SWV诊断CTS最佳截值3.30m/s,计算SWV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CSA。两指标联合诊断效能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单一指标。SWV、CSA与MNFR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CSA及SWV两指标的改变反映了CTS患者正中神经形态学增粗,组织学变硬。VTIQ技术与MRI测量结果有较好一致性。遵照规范及指南条件下应用VTIQ技术在诊断CTS患者正中神经病变中有较好的可行价值。VTIQ技术及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漏诊率,可为患者正确规范化治疗CTS提供更丰富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正中神经卡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TS患者49例(72腕)为CTS组,健康志愿者23例(46腕)为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检查测量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并应用VTIQ技术测量正中神经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绘制ROC曲线计算正中神经CSA及SWV诊断CTS的效能。结果 CTS组正中神经CSA[(0.131±0.041)cm2]较对照组[(0.073±0.019)cm2]大,SWV[(3.857±1.029)m/s]较对照组[(2.542±0.368)m/s]快(P0.05);正中神经CSA诊断CTS最佳截断值为0.095cm2,AUC为0.894(95%CI:0.839~0.949,P=0.001),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6.4%、89.1%和81.4%;正中神经SWV诊断CTS最佳截断值为3.020m/s,AUC为0.930(95%CI:0.886~0.975,P=0.001),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3%、91.3%和86.4%。结论应用VTIQ技术检测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SWV值和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CSA,在CTS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患者正中神经跨腕关节感觉传导参数在腕关节中立、极度背伸、极度屈曲位时的变化。方法 69例CTS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CTS患者29例,中度CTS患者23例,重度CTS患者17例;3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均于腕关节中立位、极度背伸位、极度屈曲位分别测定跨腕关节感觉传导参数。结果观察组腕关节中立位时正中神经感觉传导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波幅、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极度背伸位、极度屈曲位时的潜伏期[(3.53±1.07)、(3.64±1.09)ms]较中立位[(3.12±1.13)ms]延长(P0.05),传导速度[(37.54±8.49)、(31.15±7.71)m/s]较中立位[(40.76±8.61)m/s]减慢(P0.05),波幅[(18.81±13.58)、(17.53±13.72)mV]与中立位[(19.29±13.49)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立位时比较,轻、中度CTS患者在极度背伸位及极度屈曲位时正中神经感觉传导的潜伏期延长(P0.05),传导速度减慢(P0.05),波幅与中立位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TS患者不同体位下的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腕关节极度背伸位或极度屈曲位进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检查有助于早期CTS患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效能研究。方法选取我院CTS患者25例(CTS组,共28个异常手腕)和同期健康志愿者15例(对照组,共30个正常手腕)。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其腕管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走行、内部回声、粗细情况,同时测量腕管入口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1)、旋前方肌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2),计算面积差(ΔCSA)和面积比(WFR);CDFI观察正中神经内血流信号的情况;运动试验测量腕管入口水平腕关节屈曲时正中神经的运动形变系数(MDC)和压缩时正中神经的压缩形变系数(CDC)。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上述各超声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超声各参数诊断CTS的截断点及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TS组28个异常手腕的正中神经超声表现:腕管入口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水肿增粗,回声减低,平行线样回声和网状结构模糊或消失;对照组与CTS组各超声参数(CSA1、ΔCSA、WFR、MDC、CD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A1及ΔCSA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为10.40 mm~2、3.95 mm~2,诊断CTS的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3.3%、98.1%;WFR诊断CTS的截断值为1.95,诊断CTS的敏感性(96.4%)高于其他各超声参数,但特异性(60.0%)低于其他各超声参数;MDC及CDC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1.45、0.95,MDC诊断CTS的敏感性(86.7%)高于CDC(67.9%),而CDC诊断CTS的特异性(99.8%)高于其他各超声参数。对照组30个正常手腕的正中神经内均未检出血流信号,而CTS组71.4%(20/28)异常手腕的正中神经内可检出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多参数可提高CTS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许惊飞  王劲松  何成奇 《华西医学》2011,(12):1839-1841
目的比较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对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设置CTS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共29例受试者纳入研究。CTS组为14例CTS患者,对照组为15例健康受试者。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包括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sensory latency,D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跨腕关节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先测感觉传导,再测运动传导。正中神经压迫试验5min后再次测量上述指标。结果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前后电生理检查考虑诊断CTS分别为22侧和24侧。压迫正中神经后,CTS组正中神经DSL较压迫前显著延长(P〈0.05)。CTS组尺神经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各参数在压迫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压迫试验前后CTS组的正中神经DSL和DML均明显延长(P〈0.05),尺神经DSL和DML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正中神经压迫试验5min能使CTS患者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时明显延长,有助于提高神经传导测定对早期CT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是否有助于提高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效能。方法以临床症状及神经肌电图结果,对35例CTS患者(45根神经)及23例(46根神经)健康对照者进行HFUS及VTIQ检测,作为制定标准。绘制两种不同方法诊断CT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并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比较上述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与HFUS诊断CTS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差别。结果 (1)CTS组正中神经腕管入口横截面积(CSA)较对照组显著增大(14.11±2.73)mm~2 vs (9.26±1.56)mm~2(P0.01),而且横向剪切波速度均值(SWV_(mean))也显著增高(3.19±0.15)m/s vs (2.74±0.36)m/s,(P0.01)。(2)分别以腕管入口CSA和SWV_(mean)比作ROC曲线,前者曲线下面积为0.94 (95%CI,0.89~0.98)。以CSA的诊断阈值为≥11.5mm~2,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91.3%,后者曲线下面积为0.84 (95%CI,0.76~0.93)。SWV_(mean)的诊断阈值为≥3.13m/s,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3.9%。VTIQ和HFUS检查的灵敏度相似(P=0.59),但特异度比HFUS检查显著降低(P=0.03)。(3)两种方法的串联实验诊断CTS,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显著改变(P0.05);而并联试验时,特异度显著降低(P0.05),灵敏度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诊断CTS方面,VTIQ与HFUS检查有相似的灵敏度,但总的精确性不如HFUS检查;VTIQ和HFUS联合VTIQ检查未能提高CTS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超声检查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腕管综合征患者146例(共180只手腕)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64例(共128只手腕)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两组腕管钩骨钩截面和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的左右径、前后径和腕横韧带厚度,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测两组的正中神经弹性模量。结果 CTS组与对照组比较,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诊断指标灵敏度分别为:86.5%、93.5%、95.0%,特异度分别为:73.0%、65.0%、92.0%;正中神经WEmean、FEmean、FRatio CTS组的弹性成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TS组正中神经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及腕横韧带厚度诊断价值较高,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组织的硬度,二者结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CTS患者(CTS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先应用二维超声观察其正中神经结构、形态、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记录腕部豌豆骨水平及腕横纹以上5 cm处正中神经的直径(D_W、D_F)和横截面积(CSA_W、CSA_F),再应用SWE测量腕部豌豆骨水平及腕横纹以上5 cm处正中神经的弹性模量均值(W_(Emean)、F_(Emean))及同一感兴趣区正中神经与指浅屈肌的弹性模量均值比(F_(Ratio));绘制ROC曲线分析D_W、CSA_W、W_(Emean)诊断CTS的效能。结果 CTS组D_W、CSA_W、W_(Emea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_F、CSA_F、F_(Emean)及F_(Rati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_W、CSA_W、W_(Emean)诊断CT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654、0.942,W_(Emean)较CSA_W和D_W诊断效能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WE可以准确反映正中神经硬度,为临床诊断CTS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74侧)CTS患者正中神经的神经电位、传导速度测定,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肌电图(EMG)检查,并与30例(60侧)正常者对比分析。结果42例(74侧)CTS患者做神经电生理检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异常100%,其中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85.1%,感觉电位潜伏期(DSL)延长89.2%,感觉电位波幅(SNAP)降低24.3%,感觉动作电位未引出4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异常97.3%,其中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5.4%,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延长83.8%,运动电位波幅(CMAP)降低20.3%,运动动作电位未引出3侧。CTS组患者正中神经SCV、DSL、SNAP、DML、CAM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TS组74块拇短展肌57块(77.0%)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早期诊断CTS、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价值,是临床诊断CT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屈肌腱滑膜切除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德济医院诊治的CTS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接受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屈肌腱滑膜切除治疗)和对照组(43例,接受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前后握力、捏力、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上肢功能指数量表(UEFI)评分、Levine CTS问卷调查表结果,以及拇短展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中环指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5.9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握力、捏力、UEFI评分、拇短展肌CMAP波幅、中环指SNAP潜伏期和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DASH评分、症状评分、功能评分、钝痛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拇短展肌CMAP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握力、捏力、UEFI评分,以及拇短展肌CMAP波幅、中环指SNAP潜伏期和波幅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症状评分、功能评分、钝痛评分、夜间症状评分,以及拇短展肌CMAP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屈肌腱滑膜切除治疗CTS疗效显著,能够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非典型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CTS患者测定双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其中14例用微移法(inchingtechnique)检测腕部正中神经,13例行肌电图(EMG)检查。结果:16例CTS患者中,15例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4.5ms);14例SCV减慢(<46m/s);14例微移法检测患者均有腕部正中神经传导阻滞(≥0.5ms/cm);13例肌电图检测患者中8例有神经源性肌电改变。正中神经微移法检测是4项检查中最为敏感的指标。结论:在临床症状不明显时,神经电生理检查是发现和诊断CT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CTS患者53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其特点。结果: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44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未引出电位7例,正中神经传导正常2例;正中神经SCV测定消失17例,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26例,SCV减慢10例。拇短展肌可见正峰及纤颤自发电位18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尺神经-大鱼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正常值,以定量分析尺神经共同刺激所致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大鱼际潜伏期的误差。 方法正常组112例,记录224侧正中神经-拇短展肌(APB)和224侧尺神经-大鱼际的CMAP潜伏期和波幅。另对其中10例20侧正中神经,分别记录以正中神经-APB最大波幅之刺激强度的30%、50%、70%、100%刺激时的CMAP潜伏期和波幅。其中4例分别予以120%、150%和200%的超强刺激,记录CMAP潜伏期和波幅。CTS组16例,记录到正中神经-APB的CMAP最大波幅后,继续增大刺激强度,记录尺神经共同刺激效应后的正中神经-大鱼际CMAP。 结果①正常组:尺神经-大鱼际远端潜伏期为(3.17±0.25)ms,波幅为(6.60±1.07)mV;正中神经-APB远端潜伏期为(3.45±0.31)ms,波幅为(6.47±1.08)mV。当正中神经刺激强度从引出最大CMAP波幅之强度的30%、50%、70%增加至100%,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相应缩短0.1~0.3ms;达到最大波幅后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至120%、150%和200%的超强刺激,则潜伏期不再继续缩短。②CTS组:尺神经共同刺激所引起的正中神经-大鱼际CMAP潜伏期缩短范围为0.5~8.7ms,导致正中神经-APB的错误潜伏期范围为(2.9~4.1)ms。 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检测时,若正中神经-APB CMAP潜伏期随刺激强度增大而缩短超过0.3ms,并且达到2.9~4.1ms的范围,则提示可能发生了尺神经共同刺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MN)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7例中度CTS和30例重度CTS患者腕管内MN行高频二维超声、微血流成像(SM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测量豌豆骨水平MN横截面积(CSA)、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卡压部位杨氏模量(E);同时记录MN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等电生理指标。另测量57例患者健侧腕管内MN的CSA、E作为对照。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TS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09±0.01)cm2、(0.17±0.06)cm2;E分别为(49.69±24.98)kPa、(97.03±21.22)kPa, CSA、E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14±0.04)cm2、(0.19±0.07)cm2;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分...  相似文献   

15.
评价应用正中神经压迫试验 (themediannevercompressiontest,MNCT)提高潜伏期诊断腕管综合征 (carpaltunnelsyndrome,CTS)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作用。将 18例受试者分为CTS组和对照组各 9例。在MNCT前后分别测量 3次远端感觉潜伏期和 1次远端运动潜伏期。结果表明应用MNCT后潜伏期在组间 (P =0 .76 )和个体间 (P =0 .74 )差异均无显著性 ,且潜伏期灵敏性的增加不足 10 % ,提示MNCT不能提高潜伏期诊断CTS的灵敏性或特异性 ,MNCT作为延长标准潜伏期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6.
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爱萍  刘辉 《中国康复》2005,20(2):102-102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50例CTS患者(病例组)的肌电图进行分析,并与68例正常肌电图(正常组)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正中神经远端传导速度减慢,感觉潜伏期延长。结论CT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电生理检查,早期肌电图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尺神经的横切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的大小在对照组与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组中有明显差异,且这个差异与临床体格检查及电生理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从而评价高频超声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诊断CTS的真实性.方法 对80例健康志愿者160只肘和经临床及电生理诊断为CTS的30例30只肘,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横切面积,病例组的CSA与电生理检测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尺神经的平均CSA为(6.9±1.4)mm2,CTS组为(18.6±6.2)mm2,两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CTS组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827.结论 高频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的肘管内尺神经的成像技术,它可对CTS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超声与肌电图对比检测正中神经,观察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后的疗效。方法 25例(32腕)中度CTS注射PRP后3、6个月,进行CTS功能评分、肌电图以及超声检查,分析神经形态参数和功能参数与CTS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注射3、6个月后,正中神经面积比(R-CSA)、面积差(△-CSA)、感觉传导速度(SCV)和CTS评分密切相关。结论 R-CSA、△-CSA是超声评估CTS恢复程度的良好指标,PRP可以良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常见的外周神经卡压性疾病,常由正中神经在腕部水平的卡压和(或)牵拉所致~([1])。CTS多数为特发性,常见于40~60岁的女性,50%~60%为双侧~([2])。CTS的临床诊断及评估主要依据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因神经电生理检查只能对神经功  相似文献   

20.
叶爱萍  刘辉 《中国康复》2005,20(2):102-102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50例CTS患者(病例组)的肌电图进行分析,并与68例正常肌电图(正常组)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正中神经远端传导速度减慢,感觉潜伏期延长。结论:CT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电生理检查,早期肌电图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