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硝酸钠联合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实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红色毛癣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中亚硝酸钠的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采用分数抑菌浓度(FIC)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0.54,两药为拮抗作用。结果亚硝酸钠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以及伏立康唑不同浓度联合,0.54所占比例较高,主要为拮抗作用。亚硝酸钠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FIC≤0.5所占比例较高,最高可达100%,协同作用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硝酸钠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PCR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传统鉴别主要依据培养形态、生理生化等方法,但红色毛癣菌的菌落产红现象受培养基类型、 pH、培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我们应用 PCR方法,以微小卫星 DNA引物,对这 2种癣菌的基因组 DNA进行扩增,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它们区分开来。 泳道 1为 Markerλ DNA/EcoRⅠ+ HindⅢ,泳道 2、 7、 8、 9为红色毛癣菌,泳道 3~ 6为须癣毛癣菌 图 1 (GACA)4作引物的 PCR扩增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菌株:本研究采用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 23株 ,须癣毛癣菌临床分离株 11株。红色毛癣菌中 11株来自上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98~2004年我院5例播散型红色毛癣菌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播散型红色毛癣菌肉芽肿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案。5例均口服伊曲康唑治疗,4例随诊未见复发,1例经常复发,与其疗程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盐酸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红色毛癣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中盐酸小檗碱的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采用分数抑菌浓度(FIC)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0.54,两药为拮抗作用。结果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伊曲康唑联合,主要为无关作用。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特比奈芬、伏立康唑联合,均为拮抗作用。16.0μg/mL氟康唑组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时FIC≤0.5所占比例为83.33%,协同作用最强;2.0~8.0μg/mL卡泊芬净组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时,FIC≤0.5所占比例最高,均为63.33%,协同作用最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盐酸小檗碱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红色毛癣菌表型的稳定性,所有菌株采用沙堡琼脂试管培养基(SDA)培养。菌株鉴定及分型依据菌落的特征及色素,大小分生孢子的形态,尿素酶试验和毛发穿孔试验。对近期临床分离的10株红色毛癣菌和1株标准株,间隔4周传代1次,共传4次。207株红色毛癣菌共分离出4个表型,其中绒毛型占首位(45.4%),沟纹型(24.1%),羊毛型(20.8%),粉末型(9.7%),未见颗粒型。保存1年后207株有54株发生形态变异,变异率为26.1%,沟纹型变异最小,相对稳定。11株红色毛癣菌传代后菌落形态或色素发生变异。红色毛癣菌表型不稳定,保存和传代后的菌落形态或产色均易发生变异;沟纹型变异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对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其基因型与来源地区的相关性。方法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法提取DNA,以皮肤癣菌的特异性引物NS5[5′-AACTAAAGGAATTGACGGAAG-3′]与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为引物,以红色毛癣菌的标准菌株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其rDNA部分18S区,ITSI区,5.8S区和ITSⅡ区为探针,用随机引物法将探针标记^32P,用EcoRI酶切基因组DNA,采用DNA印迹的标准流程将酶切的基因组DNA与探针杂交;显示的不同带型,以此作为红色毛癣菌基因分型的依据。结果 所试49株红色毛癣菌(南京21株,大连26株,北京2株)分为20型(A-T型),其中A-C型占48.98%。南京株绝大多数为3条带,大连株大部分为4条带。结论 用ITS区域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对红色毛癣菌基因组分型敏感性强,分辨力高;南京与大连两地区红色毛癣菌DNA分型具有明显差异,DNA分型对红色毛癣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疗效的判定以及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深在型红色毛癣菌病: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色毛癣菌基因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随机引物PCR法和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以CTAB法提取DNA。随机引物为OPAA11[5-′ACCCGACCTG-3′],印迹法以NS5和ITS4(真菌的特异性引物)为引物,以红色毛癣菌的标准株为模板,扩增出rDNA的部分18S区、ITSⅠ区、5.8S区和ITSⅡ区为探针,并用随机引物法将探针用P32标记,与EcoRⅠ酶切的基因组DNA杂交。结果①AP-PCR法:红色毛癣菌扩增的主要带型是2.2,1.7,1.3,0.9,0.7 kb,所试红色毛癣菌传代前后扩增带型均无变化。②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原代(1代)与传代后的(2,3,4代)杂交带型一致,11株红色毛癣菌均表现为3条带,分两型(分子量分别为2.4,3.9,5.9 kb和2.4,4.4,6.5 kb)。结论红色毛癣菌基因型稳定。  相似文献   

9.
水合肼作用后红色毛癣菌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石膏样毛癣菌(石毛)和红色毛癣菌(红毛)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1],因菌落形态及显微结构相近,常不易鉴别。我们用尿素-吲哚培养液对医学真菌中心保藏的3个属17种皮肤癣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的3个属7种138株皮肤癣菌进行实验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菌种标准株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保藏的菌种,分别是:毛癣菌属:红毛(ID00001),石毛(ID00012),许兰氏毛癣菌(许兰:ID00002),紫色毛癣菌(紫毛:ID00004),断发毛癣菌(断毛:ID00018),猴类毛癣菌(猴毛…  相似文献   

11.
深部红色毛癣菌病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干预下分离自不同部位的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不同部位红色毛癣菌共20株,其中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各5株,采用(NCCLS)M38-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含地塞米松与含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影响下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当地塞米松的浓度为0.05%、0.1%、0.2%时,红色毛癣菌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081μg/mL、0.092μg/mL和0.109μg/mL,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其浓度为0.4%、0.8%时,红色毛癣菌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196μg/mL、0.319μg/mL,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自四个不同部位的红色毛癣菌MIC几何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地塞米松浓度为0.4%、0.8%时可显著降低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不同部位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红色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癣菌可以引起毛发、表皮和甲板感染,一般不侵犯皮下或深部组织,但在一定情况下可侵犯不含角蛋白的皮下组织,由于比较少见,常被忽视。可引起深在型感染的皮肤癣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深在型皮肤癣菌病临床分为蜂窝状毛囊类型、脓癣型、Majocchi肉芽肿型、皮下组织脓肿型、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HaCaT细胞采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5%CO2环境下,37 ℃孵育至80%融合时,弃去培养液,加入用无血清DMEM配制的菌丝段悬液共孵育(浓度0.1×105/mL~1.0×105/mL),并以菌丝段悬液作为阴性对照.分别于4 h、8 h、16 h和24 h制备共孵育后的菌丝段悬液,进行台盼蓝染色计数和菌落计数,对真菌生长状况进行评价并计算真菌生长抑制率.结果 在细胞和菌丝段共孵育4 h、8 h、16 h和24 h,台盼蓝染色法测得的菌生长抑制百分数分别为46.8%±8.0%、64.0%±5.5%、76.3%±7.7%和39.5%±4.9%;菌落计数法测得菌生长抑制百分数分别为39.7%±4.9%、58.0%±8.9%、68.3%±7.4%和39.9%±5.5%.结论 HaCaT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红色毛癣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和儿童皮肤癣菌病临床分离菌株中红色毛癣菌基因型的差异,基因型与发病部位、基因型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随机引物OPAA11 5′-ACCCGACCTC-3′,OPD18 5′-GAGAGCCAAC-3′分别对来自成人及儿童皮肤癣菌病的红色毛癣菌菌株进行任意引物PCR,根据产物电泳带型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利拉萘酯、布替萘芬、益康唑、联苯苄唑进行体外敏感性分析。结果 两组的主要致病菌都为红色毛癣菌,两种随机引物扩增出的红色毛癣菌不同株带型均稳定清楚,按随机引物 OPAA11的扩增结果,其基因型分为4型。成人中Ⅰa、Ⅲa型分别占41.94%,儿童中Ⅰa型为65.96%,基因型构成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体癣、足癣中基因型的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甲癣和股癣中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基因型对8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均较低,特比萘芬的MIC最低,氟康唑的MIC值相对较高,酮康唑和氟康唑对Ⅰa、联苯苄唑对Ⅱa的活性高于其他基因型,伊曲康唑对Ⅲa型的活性略低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结论 红色毛癣菌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儿童及成人皮肤癣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成人感染以Ⅰa、Ⅲa型为主,儿童感染以Ⅰa型为主。8种抗真菌药物对各基因型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酮康唑、氟康唑、联苯苄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对各基因型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红色毛癣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是皮肤癣菌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检出率在30%以上[1],传统的表型分型法将其分为五型,但是,由于红色毛癣菌大多数为不典型株,而且传代过程中表型特征可发生转变或丧失,因此,表型分型的不稳定性导致它不能准确反映红色毛癣菌的遗传特征。我们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析法对46株分别从广州、香港、雅加达(印尼)3个城市浅部真菌感染患者获得的红色毛癣菌进行DNA分型,对三地红色毛癣菌的表型特征与基因型别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订的M38-A方案,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稀释法测定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制率.将亚硝酸钠作用前、后的红色毛癣菌制成标本.分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浓度为160、80、40、20、10、5、2.5、1.25mmol/L时,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3.62%±9.7%、71.93%±1.47%、73.53%±1.14%、70.80%±1.50%、68.67%±1.27%、41.76%±1.53%、29.59%±1.90%、16.98%±1.82%.随药物浓度减小,细胞抑制率逐渐降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硝酸钠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扫描电镜下菌丝表面变粗糙,菌丝萎缩、皱瘪、粗细不一.出现多处破损、断裂和小的破坏性孔洞.透射电镜下细胞变形,呈不规则形;细胞壁粗糙,厚薄不均;细胞质结构模糊,细胞核凝固、破碎.结论:亚硝酸钠可以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生长并使之发生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伊曲康唑治愈泛发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 ,4 8岁。 34年前在左前臂出现小片状浅红斑 ,略高出皮面 ,自觉瘙痒。数年后头顶、面部、躯干及四肢相继出现红斑、丘疹 ,逐渐增多并融合成斑片。近1年来皮损加重 ,红斑增生呈浸润性斑块 ,并出现结节。面部肿胀 ,眉毛脱落。 2个月前在左腋下、双侧腹股沟出现溃疡 ,渗出结痂。多年来未系统治疗。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 :头顶部散在分布黄豆大小结节 ,上覆白色鳞屑 ,质较硬。双面颊部红斑、肿胀 ,有浸润感 ,鼻部肥大 ,双眉稀疏 ,呈狮面状。躯干、四肢大片弥漫浸润性红斑 ,相互融合 ,形状不规则 ,…  相似文献   

19.
大连地区红色毛癣菌表型与皮肤癣菌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毛癣菌从形态学分5型[1],对表型及其致病性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在我科门诊就诊的红色毛癣菌病临床分离培养出的274株红色毛癣菌的表型以及与临床所致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动物毛发的降解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液体培养红色毛癣菌,加入数根小鼠或豚鼠毛发,以低浓度的酵母浸膏提供菌株生存所必需的营养,菌株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由菌株分解动物毛发获得,培养2周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动物毛发结构的改变,须癣毛癣菌作为阳性对照.结果:2周后,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在豚鼠和小鼠毛发上均能生长,菌落生长后,光镜下可见动物毛发正常结构破坏,横纹变模糊消失.结论:红色毛癣菌能在体外分解豚鼠或小鼠的毛发作为营养,维持菌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