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早期肝硬化结节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发现肝硬化合并小结节样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小肝癌组(46例)和良性病变组(3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血清AFP、GPC3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分析三者单独或联合诊断小肝癌的价值。结果:小肝癌组的超声造影特征与良性病变组显著不同(P<0.05),小肝癌组大多呈“快进快出”表现,而良性病变组大多呈“慢进慢出”表现。小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C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超声造影结合血清AFP、GPC3水平联合诊断HCC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血清AFP、GPC3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肝硬化结节状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种肿瘤标志物在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PHC组90例,肝硬化组30例,良性肝病组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血清中AFP、GPC3、TGF-β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FP、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PHC患者血清AFP、GPC3、TGF-β1水平与AFP阳性PHC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PHC患者血清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与TGF-β1联合检测对AFP阴性PHC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GPC3与TGF-β1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AFU)早期诊断肝硬化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肝硬化肝癌患者156例(肝癌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增强时间(ET)、达峰时间(TTP)、廓清时间(WT)、峰值强度(PI),以及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FP)、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造影定量参数ET、TTP、WT、PI及血清学指标AFP、PIVKA-Ⅱ、AFU单独和联合应用对肝硬化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癌组ET、TTP及W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I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组血清AFP、PIVKA-Ⅱ、AFU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ET、TTP、WT、PI及血清学指标AFP、PIVKA-Ⅱ、AFU联合应用诊断肝硬化肝癌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2、89.41%、95.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3(GPC3)与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肝细胞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9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GPC3与GP73水平,并用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其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以56例肝炎后肝硬化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三项指标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做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值评价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GPC3、GP73及AFP在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水平分别为(4.715±2.781)、(28.591±18.584)、(1 051.203±655.833)ng/mL。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到的ROC曲线表明GPC3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2,GP73次之为0.830,APF最小为0.77。通过ROC曲线对三项指标选取最佳诊断截断值,GPC3的截断值为1.41ng/mL,GP73的截断值为18.2ng/mL,AFP的截断值为13.8ng/mL,根据所得截断值得出GPC3、GP73、AFP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检验符合率,结果以三者联合检测最高,分别为81.32%(74/96)、89.28%(50/56)、92.5%(74/80)、74.63%(50/67)、84.35%(124/147)。结论GPC3与GP73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较AFP好,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中将AFP、GPC3与GP73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磷脂酰肌醇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6例肝硬化患者和44例HCC患者的血清GPC3和AFP水平,血清GPC3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AFP测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统计分析GPC3和AFP单独使用及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的血清GPC3和AFP浓度分别为611.09 ng/L和958.37 ng/ml,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90.53 ng/L和55.12 ng/ml)(P<0.05).GPC3和AFP的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AFP阴性的HCC患者15例中GPC3阳性者6例,GPC3阴性的HCC组患者17例中AFP阳性者8例.AFP联合GPC3检测用于HCC诊断的灵敏度(79.54%)优于AFP(65.91%)及GPC3单独使用(61.36%).GPC3浓度与HCC病灶大小、PVI浸润和HBV感染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GPC3对于HCC具有与AFP相似的诊断价值,GPC3可以协同AFP的诊断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HCC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水平联合检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早期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我院34例HCC患者为HCC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CHB组,并选取3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GPC3;以蛋白印迹法检测检测GP73水平;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分析对比GP73、GPC3、AFP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GP73、GPC3、AFP水平高于CH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AFP、GP73联合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均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PC3、AFP、GP73联合检查的特异性与单独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GPC3、GP73、AF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HCC患者早期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62份PHC血清标本(PHC组),48份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肝炎组)、50份肝恶性肿瘤患者(肝恶性肿瘤组)和10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体检组)。分别检测各组标本PIVKA-Ⅱ和AFP水平,分析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单独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在PHC组、肝硬化肝炎组、肝恶性肿瘤组和体检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的阳性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单独检测PIVKA-Ⅱ的灵敏度为88.7%,单独检测AFP的灵敏度为74.2%,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的灵敏度为96.8%,单独检测PIVKA-Ⅱ和单独检测AFP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VKA-Ⅱ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与AFP相比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二者联合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AI-UADS)联合超声造影对ACR 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共92个结节,均为ACR TI-RADS 4类,其中恶性结节17个,良性结节75个,比较AI-UADS与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对ACR TI-RADS 4类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准确诊断恶性结节14个,良性结节61个,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81.33%、81.52%、50.00%、95.31%;AI-UADS准确诊断恶性结节15个,良性结节62个,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82.67%、83.70%、53.57%、96.88%;二者联合准确诊断恶性结节14个,良性结节70个,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93.33%、91.30%、73.68%、95.89%。AI-UADS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泛素耦联酶2C(UBE2C)蛋白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6月到2022年6月81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和血清UBE2C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和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单独血清UBE2C检测、单独超声造影检查、血清UBE2C检测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于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1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38例为乳腺恶性病变,43例为乳腺良性病变。单独血清UBE2C检测中36例患者诊断为阳性;单独超声造影检查中37例患者诊断为恶性病例;血清UBE2C检测联合超声造影检查中40例患者诊断为恶性病例。血清UBE2C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灵敏度97.56%明显高于单独血清UBE2C检测(P<0.05),血清UBE2C联合超声造影检查阳性预测率97.36%明显高于单独血清UBE2C检测和超声造影检查(P<0.05),血清UBE2C联合超声造影检查阴性预测率93.02%明显高于单独血清UBE2C检测(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患者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小肝癌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诊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8例为对照组。均开展CT灌注扫描,且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参数变化,比较两组的AFP与CE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BF、BV与HA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FP、CEA高于对照组(P<0.05)。CT灌注、AFP、CEA检查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三者联合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CT灌注参数、血清AFP、CEA联合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疾病,且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39例肝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EA、AFP、CA125、CA199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计算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肝癌组血清CEA、AFP、CA125和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癌组血清CEA、AFP、CA125、CA199检测阳性率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特异度为89.87%,与单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CEA、AFP、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检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48例PHC患者、73例肝硬化(LC)患者、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8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P73、GPC3含量,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GP73、GPC3、AFP血清水平分别为346.9±208.7、143.1±66.9和(690.3±402.5)μg/L,与LC组、CHB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为95.9%,准确性为89.2%。结论血清AFP、GP73、GPC3联合应用能弥补单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不足,对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疑为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均早期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出小肝癌127个,肝良性肿块60个。对比病理结果,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8.39%、92.06%、96.26%、0.93、12.39、0.017。小肝癌超声造影特征以"快进快出"为主(89.52%),肝脏良性病变以"慢进同出"为主(87.30%)。高分化癌灶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均明显比低分化癌更长,达峰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均明显比中分化癌灶更长(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明显,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及其病理分化程度的评价及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与甲胎蛋白比值(AFP-L3/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等)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采用德国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AFP-L3水平,采用日本富士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IVKA-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FP、AFP-L3/AFP、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64.00%,特异度为48.00%;AFP-L3/AFP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90.00%;PIVKA-Ⅱ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4.00%;AFP、AFP-L3/AFP、PIVKA-Ⅱ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78.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1、0.843、0.770、0.905.结论 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二者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肝癌、32例肝硬化病人及25例正常人血清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标本GPC3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AFP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肝癌组GPC3值为22.014±36.930ng/ml,与正常对照组及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2)GPC3对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83%和50.00%;AFP对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62.50%,GPC3与AFP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3%和46.88%,敏感度有所提高。(3)肝癌组GPC3与AFP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GPC3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GPC3与AFP联合诊断更能提高肝癌的检出率,但二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癌术后患者肝内微小占位病变(直径≤2 cm)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常规超声不能确定的48例肝癌术后患者肝内的54个微小占位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48例患者均有近期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果,对AFP不高的患者同时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最终将超声造影结果与治疗前后AFP的变化、增强CT或磁共振诊断、随访6个月以上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正确51个病灶,其中复发病灶37例43个,硬化结节8例8个.3例3个超声造影诊断为复发,治疗前AFP升高,治疗后未下降.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94.4%(51/54).结论 超声造影对复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肝癌术后患者的动态随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肿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AFP、AFU、CA199、GP73水平,与50例肝硬化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对照,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AFP、AFU、CA199、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监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GP7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2)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腹水、肝硬化、复发、转移明显相关(P<0.05);(3)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4)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6.00%、93.71%、89.80%,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AFP、AFU、CA199、GP73联合动态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漏诊,并对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复发转移及预后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PHC患者、7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其它原因致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类患者的血清GPC3和AFP水平和PH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中的GPC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破裂患者的血清GPC3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的血清GPC3水平显著低于PHC患者(P0.05);应用血清GPC3和AFP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为90%,显著高于单独应用血清GPC3检测或血清AFP检测(P0.05);肿瘤组织的GPC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旁组织的GPC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具有不同Edmondson病理分级或TMN临床分期的PHC患者的肝组织GPC3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HC患者的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的GPC3均呈现高表达状态,其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患者病情的进展具有相关性,应用血清GPC3和AFP水平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HC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甲胎蛋白异质体百分比(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肝癌患者154例(肝癌组),肝硬化患者78例(肝硬化组),健康对照者56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出GP-73、GPC3、AFP-L3的浓度。然后分别按照检测项目统计分析。结果 肝癌组中GP-73、GPC3、AFP-L3%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癌组中GP-73、GPC3、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66.2%、72.1%、53.2%。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达到97.9%。高于任何单项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肝癌组中GP-73、AFP-L3%在AFP不同水平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GPC3、AFP-L3%三者联合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鉴别诊断早期肝癌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肝硬化患者31例,以及健康对照者30例,运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FER、AFP水平,运用酶循环法检测TBA水平,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的AFP、FER和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检测FER、AFP和TB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8%、91.80%、85.70%和88.90%,较以上指标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40、5.110、7.309,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血清AFP水平与FER、TBA呈正相关,有较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23、0.626,P0.05)。结论血清AFP、FER和TBA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可以弥补单一检测指标的不足,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