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姜又名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是姜科植物,药用部位为地下块茎。该属植物全球有60种,分布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我国约12种,分布西南部至台湾。中国是姜的故乡,世界著名的栽培品种大都从中国引种培育而来。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味辛性温,有活血化淤、提气开窍、润肤养颜等功效,为祛风、散寒湿、发表要药。药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比《神农本草经》还早几百年。  相似文献   

2.
姜科山姜属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姜属(AlpiniaL.)为姜科植物,全世界约25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6种,广西是主产地之一。该属植物入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中高良姜、大高良姜、山姜、节鞭山姜、艳山姜、箭杆风、小草蔻、建砂仁、益智、草  相似文献   

3.
生姜防治恶心呕吐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刘成梅  涂宗财  李积华  彭洋兴  刘伟 《中成药》2005,27(11):1324-1326
1前言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iber officinale Rose.)的新鲜根茎,多年生草本宿根.全世界约有80种姜属,中国约有14种,在许多热带、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中国的中部、东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都有栽培.  相似文献   

4.
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淡根茎。姜流浸膏、姜酊以不同提取物方式分别被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姜蒸馏姜油、姜乙醇提取物、姜超临界提取精姜油、姜油树脂、啤酒姜汁、高辣姜油、姜酚等也以姜不同提取物的方式作为药用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2003-  相似文献   

5.
闫丽霞  陈祥  李彤 《中草药》2006,37(8):1190-1191
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cs.的根茎。中医根据临床应用把姜分为生姜、干姜、炮姜、煨姜和姜炭等品种。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烷基酚类、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酯苷类等,其中烷基酚类成分为姜属植物中所特有的成分,且量较高,约0.1%~2%。《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了姜流浸膏、姜酊用于健胃驱风。姜酊作为含醇量高的药品直接口服刺激性较大,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含醇量高的药品,加之浸膏剂中含有姜辣素等成分,姜酊中含醇量高达88%,就更增加其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另外,它还有不便携带、贮存等缺点。为此,本实…  相似文献   

6.
光叶闭鞘姜是姜科 Zingiberaceae闭鞘姜属Costus.在我国已发现的五个种中的一个种[1] ,分布于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根茎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无名肿毒等症[2 ] 。由于光叶闭鞘姜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而与其同属的闭鞘姜 ,国内外学者则做了较多的研究 :已从中分得薯蓣皂苷元、谷甾醇苷等多种甾体皂苷类成分 ,及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 [3 ,4 ,5,6,7]。并因其是薯蓣皂甙元的主要来源而认为其可作为合成激素原料生产的廉价新资源[8,9] 。基于上述情况 ,作为与闭鞘姜同属的植物 ,光叶闭鞘姜亦可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密叶新木姜植物中茎和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密叶新木姜茎和叶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别鉴定了叶中28种和茎中15种化学成分。结论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在密叶新木姜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欧阳胜  谢平  杨世林  冯育林  阎彦 《中草药》2007,38(10):1470-1471
密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Hemsl.)Merr.为樟科新木姜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广东、湖北、贵州等地[1]。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其叶或果实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痛经及食积气胀等,对该属其他种植物,台湾省及国外曾分离得到了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黄酮类和有机酸类等化合物[2,3],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密叶新木姜果实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在对密叶新木姜果实中活性及其质量标准研究中,为进一步寻找和确证有效活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密叶新木姜果实中…  相似文献   

9.
蔡明招  卢志毅 《中草药》2005,36(5):788-790
大高良姜为姜科良姜属植物大高良姜A lp in ia g a lang a(L.)W illd.的根茎,又名大良姜。大高良姜是生长在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为白色的有芳香性气味的大串花。市面上有几种混淆品:一种是高良姜A.off ici-narum H ance,它是生长在中国的一种多年生的天然草本植物,广东省徐闻县有专门的种植基地,其花是白色的具有玫瑰叶纹的锥状花序;另外还有益智A.ox syphy lla M iq.、草豆蔻A.ka tsum ad a i H ayata和距花山姜A.ca lcara taR osc.。大高良姜根茎的外表和味道与生姜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表皮呈淡棕红色,水分含量少,纤维…  相似文献   

10.
欧阳胜  冯育林  陈凯峰  谢平  杨世林 《中草药》2008,39(12):1794-1795
密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Hemsl.)Merr.为樟科新木姜子属Neolitsea Merr.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广东、湖北、贵州等地[1].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民间常用其根治疗脘腹冷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痛经及食积气胀等疾病.对该属其他种植物,中国台湾省及国外曾分离得到了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黄酮类和有机酸类等化合物[2,3],但到目前为止,有关密叶新木姜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曾对密叶新木姜叶[4]、茎[4,5]和果实[6]部位进行过挥发性成分研究,对根部非挥发性成分也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为了全面比较密叶新木姜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也为进一步寻找和明确有效活性成分,笔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密叶新木姜根部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密叶新木姜植物中茎和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密叶新木姜茎和叶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别鉴定了叶中28种和茎中15种化学成分。结论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在密叶新木姜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a.的块茎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是有毒中药之一 ,内服必须经过严格炮制。半夏所含成分 β-谷甾醇 ,具有止咳、抗癌抗炎及降低血中胆固醇等药理作用 ,可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方法炮制的姜半夏与蒸制法炮制姜半夏所含成分β-谷甾醇的变化 ,为姜半夏蒸制提供实验数据。1 样品制备《中国药典》法姜半夏 :取生半夏适量 ,按照《中国药典》1 995版半夏项下姜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广东法姜半夏 :取生半夏适量 ,按照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姜半夏…  相似文献   

13.
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Pers.)Burtt.et Smith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芳香植物,在民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作者采用雄性Swiss小鼠研究了该植物精油(EOAz)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骨碎补在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强 《中医正骨》2003,15(11):59-59
骨碎补 (RhizomaDrynariae)又名毛姜、猴姜、申姜、石岩姜、爬岩姜〔1〕。可供药用的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多年生附生植物槲蕨的根茎〔2〕,以体肥大、质地轻脆、形状扁平、色棕者为佳。中国药科大学周荣汉教授曾深入产区收集样品 ,发现全国有 3科 6属 12种植物可作为药用。其中以槲蕨为主要品种。骨碎补的主要成份〔3、4〕 是柚皮甙(Naringin) ,水解后得柚皮素、D 葡萄糖、L 鼠李糖 ,尚有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二黄酮类化合物。骨碎补盛产于湖北、浙江 ,此外 ,…  相似文献   

15.
<正> 红豆蔻又名大良姜、良姜子、红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近年,在广西的河池、南宁、百色地区发现个别基层医药单位有将与红豆蔻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华山姜(A.chinensis Rosc.)或多花山姜(A.polyantha D.Fang)的干燥果实或种子团误作  相似文献   

16.
江西细辛属药用植物的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辛属(Asarum)为马兜铃科植物,根据《中国种于植物科属词典》记载本属全球共有7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30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据笔者调查硬查阅省内各标本室的标本,江西分布共有10种.细辛属植物在我省各地的别名甚多,如马蹄香、马辛、土细辛、马蹄细辛、薯叶细辛、土里开花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莴笋花C.lacerus、光叶闭鞘姜C.tonkinensis根茎中总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分析柱为C8柱(5μm,4.6mm×250mm),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nm。结果闭鞘姜、莴笋花、光叶闭鞘姜含薯蓣皂苷元分别为1.4734%、0.3128%、0.4911%。薯蓣皂苷元平均回收率102.3%,RSD为3.8%(n=5)。结论三种闭鞘姜属植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差异较大,应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mata(Thunb)Breit的干燥根茎。半夏的传统炮制有姜制、水煮、微火炮、制曲、矾制、姜矾制、姜萝卜制、姜甘草制、酒姜制,法制半夏等,《中国药典》收载有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等。现将半夏不同制品的临床应用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当归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伞形科(Umbelliferae)当归属(Angelica)植物是一个温带性属,全球约9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和新西兰[1].当归属植物大都具有祛风除湿,补血活血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药理和化学成分有很多研究报道.本文对该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本草考证认为:我国古代有多种山姜属Alpinia植物用作高良姜,唐《新修本草》中生岭南、形大者为大高良姜A.galanga,《本草图经》中的儋州高良姜为高良姜A.officinarum,《植物名实图考》所述滇产高良姜为喙花姜Rhynchanthus beesinanus。古人认为红豆蔻即高良姜子,主要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本草纲目》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之红豆蔻可能是艳山姜A.zerumb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