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蒸馏水+氯化锌灭活、抗菌素骨水泥填充、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临近膝关节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3例临近膝关节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患者,入院后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后采取上述手术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7.2年,平均随访5.1年。随访时评估受试者HSS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现复发,无骨水泥及内固定失效问题,且HSS评分、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病灶刮除、瘤壁蒸馏水+氯化锌灭活、抗菌素骨水泥填充、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临近膝关节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的一种有效、复发率较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并总结1例肝脏颗粒细胞瘤的初步诊治经验。方法:对近期本院收治的1例肝脏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术前、术中临床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均未发现卵巢及附件病变,术后病理确诊为肝脏颗粒细胞瘤。结论:肝脏颗粒细胞瘤是罕见的肝脏肿瘤类型,术前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病理。以手术切除肿瘤加局部及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1年收治的19例结直肠原发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或探查病理活检证实。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类似于同部位的结直肠癌。术前确诊率为57.9%(11/19),19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切除率为89.5%(17/19),其中根治性手术为68.4%(13/19)。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 ⅠE期4例,Ⅱ E期9例,Ⅲ E期6例。15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采用CHOP方案为基础的化疗方案,CD20阳性患者加用利妥昔单抗,化疗加放射治疗4例。结论结直肠原发性NHL术前诊断困难,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窥镜检查结果,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CHOP为基础的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2例原发性精囊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术前经 CT 检查可见盆腔巨大囊性肿物,未见正常精囊结构。1例术前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精囊穿刺活检确诊为精囊癌;另1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精囊癌。2例均于术中行膀胱、精囊、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诊断为精囊腺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分别随访3年及6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精囊癌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切除范围应足够广泛。术后应定期随访,注意复发。  相似文献   

5.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多发生于中青年 ,6例女性患者均无服用避孕药史 ,全组患者肝功能、AFP水平均正常 ,86.7% (13 / 15 )的患者血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指标水平正常 ;术前综合影像正确诊断率为 3 3 .3 % (5 / 15 ) ;13例为单发病灶 ,其余 2例各有 2个病灶。 11例行不规则肝切除术 ,4例行肝段切除术。 2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 1例为术后肝创面活动性出血 ,另1例为切口感染。结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 ,综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能提高术前确诊率。确诊病例无需手术治疗 ;疑为肝腺瘤、恶性肿瘤以及病灶发展迅速者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椎管内脊膜瘤患者,其中男15例,女79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脊膜瘤,术后随访2—10年,4例复发,均再行手术切除。统计随访结果显示89例恢复良好,2例效果一般,3例效果不佳。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和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原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40例采用棘突间Coflex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4例,年龄39~77岁,平均58.3岁;后路单纯开窗减压+Coflex固定15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Coflex固定25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随访均拍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及椎间隙高度指数变化.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行腰椎MRI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ODI和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3.88±16.34和5.94±1.39降至末次随访的14.63±6.84和1.13±0.9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活动度8.32±3.56,术后3.64±2.7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指数有明显提升(P<0.05),随访末期椎间隙高度指数逐渐下降,与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例行单节段减压、椎间盘切除+Coflex固定患者术后6个月内原有症状加重,MRI检查提示有椎间盘再突出,再突出率7%;1例患者行翻修手术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棘突间Coflex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近期疗效显著,但术后有再突出风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需慎重,术后指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schloffer瘤16例诊疗结果.方法:回溯性研究2000年-2013年本院根据病理学及影像学确诊并治疗的患者.结果:其中发生于阑尾炎术后9例,癌肿切除后4例,妇科节育手术术后1例,剖腹产术后1例,斜疝手术术后1例.B超例行检查可见特征性表现:瘢痕附近的大小不一低回声,其内有液体状回声不均.CT检查:16例中仅5例行此检查,表现为于腹壁脂肪层和/或肌层内可见片状高密度影,不与腹膜相连.结论:所有病例均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全部16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本病为炎性良性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如及时手术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9.
骨感染     
成人颈椎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中期疗效评价;临床症状轻微型重度结核性脊髓压迫症;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二期翻修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抗生素使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姚春  徐栋  茹融融 《肿瘤学杂志》2012,18(8):636-63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vacora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病灶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经超声及针吸细胞学诊断为良性的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采用vacora旋切系统予以切除,所有切除的组织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病灶均准确、完整地切除;所有切除的组织均经病理学确诊为良性病灶.各组间切割次数和耗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2例术后1周内出现少量血肿,术后3个月复查血肿完全消失,余病例均无术后血肿及感染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vacora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病灶的诊断及治疗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方面结合针吸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肿块的病理性质,治疗上具有安全、微创、美观、术后并发症少、不需住院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4岁。一期行颈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应用AO颈前路钛板内固定4例,Depuy颈前路钛板3例,枢法模颈前路钛板3例。所有病例术后佩戴颈托4~6周。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术后颈椎后凸畸形得以矫正,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颈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以恢复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受压,有利于结核病灶的清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平均年龄42·3岁,平均病程5·6个月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后配合正规化疗,根据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时间,手术前后后凸角度变化以及按照Frankel分级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全部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6个月。后凸平均矫正度数为11·7°,7例术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1级。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骨结构重建可靠,治疗过程相对简化,住院周期缩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腰椎间盘多节段突出导致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选择性开窗﹑"责任"椎间盘摘除﹑椎板切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108例胸腰椎间盘多节段突出导致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77例,女31例;年龄43~81岁.病程6个月至18年,平均1.5年.经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腰椎X线片、CT、MRI检查,确定"责任"椎间盘及狭窄间隙.胸椎间盘突出11例、腰椎间盘突出84例、胸腰椎间盘突出13例.术中摘除腰椎间盘髓核153个﹑胸椎间盘髓核8个,椎间植骨融合78个间隙,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20例.手术疗效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判断.结果 108例获随访1-2年,平均13个月.优62例,良25例,可21例,无差级病例,总的优良率为80.6%.未出现断钉、松动及骨不融合现象.术后复查X线片所有患者均于6-12个月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 选择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准确切除"责任"椎间盘﹑必要时椎板切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间盘多节段突出导致椎管狭窄,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术治疗儿童骶骨骨折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7月至 2020年4月收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骶骨骨折患儿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10.2(3.6~15) 岁。根据 Denis 分型分为:Ⅰ区4例,Ⅱ区2例,Ⅲ区3例,受伤原因:车祸伤 4例,高处坠落伤5例。患儿均合并其它损伤:四肢骨折、骶神经损伤、腹部损伤以及休克等。术前按计划完善X线片及三维CT检查明确骨折分型,若合并有神经损伤患儿,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完善MRI检查。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手术主要方式有切开复位腰骶固定术、单侧骶髂关节固定术、外架外固定术等,根据患儿情况选择不同术式或联合术式。结果所有患儿最终均获平均 17.1(6~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骶骨骨折患儿获得骨性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合并有骶神经损伤患儿,行减压神经松解术后3~6个月骶神经功能完全康复,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依据 Gibbons 评分:1 分。其中1例患儿术后发生伤口深部感染,最终提前行内固定取出;1例发生皮肤坏死合并感染,行多次清创后保留内固定至术后骨性愈合良好。结论术前仔细评估,个性化手术治疗儿童骶骨骨折,初步临床效果良好,但需要注意局部组织条件及手术时间把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老年髋关节结核的认知意识和诊治水准,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11例老年髋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5例;年龄55~78岁,平均67岁;左侧7例,右侧4例。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诊治体会。结果11例患者入院时均误诊为其他疾病,5例行髋关节病灶清除术,2例行髋关节翻修术,1例行内固定取出、病灶清除术,3例口服抗结核药物,均治愈。结论老年髋关节结核因解剖及年龄特点容易出现误诊、误治,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意识,了解其发病特点,做好鉴别诊断是防止其误诊、误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收治脊柱结核患者51例,其中胸椎10例、胸腰段16例、腰椎25例。胸椎、胸腰段结核采用I期病灶清除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腰椎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观察术后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年零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2个月切口破溃,换药2个月愈合。2例多发结核复发,分别行保守和手术治愈,其余病例无复发现象。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结论I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突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 )用于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17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单节段病变患者进行了后路椎板开窗减压, Dynesys 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3岁。手术节段分布:L3/4间隙3例,L4/5间隙10例,L5/S1间隙4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和功能障碍指数( ODI )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术前及随访时 X 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比及椎间活动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5.4个月。VAS 腰痛评分:术前5.9±2.7,末次随访1.8±1.2;VAS 腿痛评分:术前3.1±2.4,末次随访1.2±0.9。ODI 指数:术前(39.4±17.3)%,末次随访(14.8±11.2)%。术前及随访时所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椎体间高度比:术前2.5±1.2,随访时2.8±1.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椎间活动度:术前(4.6±1.5)°,随访时(1.8±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Dynesys 系统内固定是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的一种早期疗效满意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腰椎椎间撑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lO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采用腰椎椎间隙撑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78例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6例,年龄41。69岁,平均为52.4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38个月。病变节段:L3峡部裂3例,L4峡部裂28例,k峡部裂47例。按Meyerding分度:I度滑脱25例,II度滑脱47例,III度滑脱6例,滑移程度为(39.3±10.9)%。术后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VA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18min,术中出血平均540ml。随访24~83个月,平均41个月。VAS评分术前为6.7±1.5、末次随访为1.7±1.3;ODI指数术前为(60.7±9.8)%、末次随访为(24.1±4.9)%;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移程度末次随访为(9.8±4.1)%,滑脱复位率为75.1%,2年融合率为97.4%。结论应用椎间隙撑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实,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病变明显压痛点的上或下一个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注入15~20ml复合镇痛液,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液体自身的物理作用,减轻椎间盘神经压迫及组织黏连,缓解水肿,从而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发的不良症状。结果治疗76例,治愈28例,好转48例。每人治疗1疗程(3~4次,1周1次),平均随访14个月。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确切、缓解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化疗基础上,一期手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脊柱结核并脊髓损伤患者42例。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学国际标准(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评分进行ASIA残损分级,B级14例,C级19例,D级9例。在标准化疗基础上根据脊髓损伤发展情况,24例化疗后3~4周手术,18例化疗未达2周,但脊髓损伤症状进行性加重或脓肿较多而进行手术。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严格强化四联抗结核治疗,术后3个月改三联化疗9~15个月。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ASIA神经功能评价,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病灶愈合及内固定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40个月,平均24个月。经X线、CT或MRI检查,病灶无残留,后凸角度矫正满意,随访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例ASIA神经功能评价最终随访均得到明显好转,术前感觉评分(90.93±35.59),运动评分(51.04±11.86);末次随访感觉评分(185.58±30.41),运动评分(85.21±11.48),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灶治愈,骨性愈合,无1例结核复发;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窦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伴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症状持续时间越长、瘫痪越重,预后越差,应在标准化疗基础上尽早手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