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心血管内科用药的观察及护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分析其内科用药情况和护理质量,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总结出相关不良因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有护士对药物禁忌的掌握、副作用、用药注意事项等了解的不够全面;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能按时、按量用药,对药物作用及其效果也不够清楚。结论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复杂,护士对内科用药要仔细、严谨,且熟悉药物的禁忌、副作用、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清楚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物不正确使用以及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4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心绞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心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增高,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心绞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心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心绞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缓解心绞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李晓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170-171
在医疗活动中,心血管内科病情极为复杂多变,其护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许多护理问题易引起医患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是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和用药的各方面安全,以预防和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李士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8):229-231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情况进行综述,找出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发展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方法本文搜集整理出了近年来我国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加以分析探究,分别从心血管内科目前用药的现状、用药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合分析了心血管患者的用药的安排实施,如何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降低用药事故的发生率等。结论以此优化临床用药的发展策略,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医药学同道提供些参考、借鉴的资料,对临床治疗研究更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9,(14)
目的本次研究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并且针对常见用药问题探究其合理用药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心血管内科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临床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对常见用药问题探究其合理用药策略。结果根据研究得知,在本次研究中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用药当中,其用药常见问题主要分为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7例,占据比例7%;药物配伍不合理5例,占据比例5%;用药方法不合理2例,占据比例2%;用药禁忌证不明确1例,占据比例1%;用药剂量不合理6例,占据比例6%;用药疗程不规范2例,占据比例2%;用药针对性不强3例,占据比例3%;总体用药不合理率为26.0%。结论从本次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存在着较多的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常见问题为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方法不合理、用药禁忌证不明确、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疗程不合理以及药物针对性不强等方面,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以及用药剂量不合理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它起病迅速,复杂多变,随时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抽调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9月~2017年9月实施常规用药管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分析常见问题并提出对策,均抽取120例患者,观察实施前后用药不合理、退药情况。结果:实施后用药不合理情况5.00%均低于实施前的20.00%,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退药情况上均为修改医嘱发生率最高,两组在退药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用药情况来说,仍存在较多不合理问题,需要提出对策,并积极落实,保证用药安全,改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心血管内科中对个性化护理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心血管内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将在上述条件下施加个性化护理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受护理后可取得96.7%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的76.7%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心血管内科患者提供积极的个性化护理,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满意情况,建议临床加强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次研究尝试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心绞痛病症的临床药物使用效果.方法 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在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收集患者资料4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观察药物对患者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本次收集的40例患者资料中生存的几率为100%,其中发生心血管病症情况5例,其中存在心绞痛病症复发患者3例,发生急性的冠脉综合病症患者1例,非致死性的心肌梗死患者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症的几率为12.5%.结论 通过研究结果证实,针对患者治疗阶段采取的临床药物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病症,在患者治疗后具有良好的预防复发效果,选择综合药物干预,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少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99-9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舒适度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环境舒适满意度、心理舒适满意度及身体舒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舒适度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9,(2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提高依从性,减少跌倒、用药错误等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29例(46.8%),原发病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30例(48.4%),其中并发症(均为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1例,合计治疗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本组病例的住院时间为2~7个月,平均(4.2±0.5)个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表现满意58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3.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7,(4)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60例,随机的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以及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以及护理的结果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在临床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患者的满意程度上均有差别,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增加适当的舒适护理以及风险管理才可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指南》2019,(11)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护理前后差异更大,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病痛,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缩短治疗周期,提升生存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现阶段的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为后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性意见,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来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96例患者的具体用药情况以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196例心血管患者中出现了40例(20%),由于不合理的用药所造成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患者为11例(5.6%),内科临床用药患者并未出现一例死亡情况。结论作为临床用药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理论知识以及经验总结,在不断的实践工作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9,(10)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35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临床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患者数量以及用错药物的比例等情况。结果用法用量不恰当为15例(4.29%);临床诊断导致用药不合理为13例(3.71%);忽略禁忌的为12例(3.43%);抗菌药使用不当为12例(3.43%);用药配伍不当为11例(3.14%)。结论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较为复杂,在执行给药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核对患者的病情,熟悉药物的作用于禁忌,谨慎为患者选择最佳的用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分析心血管内科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开展合理用药管理后的效果。方法 针对某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4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展开分析,某院心血管内科自2022年7月1日起实施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分析后的合理用药管理,以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前后作为分组原则,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前)收治的370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同时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后)收治的37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的药物管理质量评分、医护人员药物安全意识评分、用药安全问题考核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为了提高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基于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分析基础上合理用药管理干预,减少不合理用药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加速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稳定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刘言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3):123-125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临床工作的情况,探讨临床药师的工作特点和成效,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性整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参与2020年的工作记录,对医嘱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医护患咨询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临床药师在院医嘱审核中发现并干预问题82例,医师接受78例,接受率为95.12%;发现不良反应41例,新的、严重的共9例,占比21.95%;接受医护患问题咨询43例,满意度为100.00%。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不仅可降低临床用药差错率,促进合理用药,还可提高与医护患的沟通技巧,为后期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调查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80例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疏导干预方法。最后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在临床上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患者其紧张焦虑的心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