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风后偏瘫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针对偏瘫的恢复过程,Brunnstrom提出了6阶段理论[1],即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的恢复经历了弛缓(无反射),轻度痉挛、出现联合反应,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协同动作,痉挛减弱、出现分离性运动,自主性运动,运动接近正常的6各阶段.此理论符合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自然病理演变过程及其恢复的规律,但此理论是中枢性瘫痪恢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病人的完整经历.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丽 《河南中医》2008,28(1):85-87
综述10余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本病的研究要深入,筛选并确立针灸选穴及针刺方法的原则,以提高针灸临床的指导性;设立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参照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定,建立统一的评定标准;设立严格的对照组,使其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比方法观察单纯调和阴阳法针刺和其配合早期拮抗肌群针刺干预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探讨早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60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共治疗4周后,观察其Ashworth评分、CS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DL—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上述四项评分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表明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和阴阳法针刺配合早期拮抗肌群穴位针刺与单纯调和阴阳法针刺对于脑卒中偏瘫均有疗效。与单纯调和阴阳法针刺组相比,其配合早期拮抗肌群穴位针刺对偏瘫肢体痉挛的发生和程度,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对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针刺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住院病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修改的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等做指标,在醒脑开窍法的基础上,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醒脑开窍针法加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疗效(有效率90.0%),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有效率66.7%);针刺锥体组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在运动功能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锥体区能明显缓解卒中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是对醒脑开窍针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中风痉挛性偏瘫是由于脊髓中枢失去大脑高级中枢的抑制调节作用,患侧肢体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失去上位中枢抑制作用后表现出脊髓活动增强,特别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导致肢体痉挛的发生.本研究拟通过对符合条件的20名中风偏瘫痉挛期患者治疗前后H反射的测定检查,观察针刺阴经及阳经穴位对H/Mmax值、H波潜伏期及H波波幅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比较不同取穴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观察指标,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在缓解中风患者肢体痉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针刺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腧穴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1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9.
许静  李蕾  韦玲  梁雪玲  张捷 《中医药研究》2011,(11):1402-1403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4例)和针刺组(16例),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分别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对照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后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SI评分亦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颈、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星期。结果治疗组对痉挛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水平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刺颈、腰部夹脊穴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拮抗肌群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主动肌配合推拿与针刺拮抗肌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Bfurlnstrom分期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两组前后及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针刺主动肌配合推拿与针刺拮抗肌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均有一定疗效,但二者相比,针刺拮抗肌疗效配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刺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中凤偏瘫痉挛状态6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偏瘫患者存在最常见的残障表现,也是治疗中最棘手的后遗症,笔者2004—12-2006—12月采用针刺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人由于脑高级运动调控中枢受损,使其对脊髓等低位运动中枢的调控及抑制作用中断,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使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近年来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检测和中医治疗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勇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2):38-39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患因偏瘫出现肌肉痉挛后误治、失治,可使肢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而致残。笔运用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能明显减少致残率,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电针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胡智慧  顾晓园 《中国针灸》1999,19(4):205-206
大部分中风患者在经过1~3周的“脊休克”(软瘫期)后,就进入偏瘫的痉挛期。表现为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踝阵挛阳性,动作缓慢,协调异常,甚至不能运动,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因此,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尽早打破中风偏瘫的痉挛模式对于偏瘫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针刺下肢足三阳经腧穴对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优化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选择75例中风偏瘫下肢痉挛病人,随机分为3组:阳明经穴组25例,少阳经穴组25例,太阳经穴组25例.针刺治疗3周,通过临床痉挛指数CSI和Fugl - Meyer评分,观察病人针刺前后的下肢肢体痉挛状态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3组病人疗前与疗后比较,CSI评分均降低,但阳明经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太阳经穴组下降的幅度最大,与足少阳经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病人疗后Fugl - Meyer分值均增高,与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增高的幅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阳明经穴组、少阳经穴组、太阳经穴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治疗中,足太阳经穴疗效最好,其次是足少阳经穴,足阳明经穴最差.  相似文献   

17.
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刺灸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18.
针刺推拿治疗中风偏瘫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 ,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64岁 ;病程最短 1 5天 ,最长半年。都伴有偏瘫 ,左侧瘫 2 0例 ,右侧瘫 1 0例。其中患侧下肢Ⅰ级 1例 ,Ⅱ级 1 5例 ,Ⅲ级 6例 ,Ⅳ级 8例。1 .2 疗效标准 痊愈 ,可以单独行走 ,上肢可高举及握物 ,生活自理 ;显效 ,可以单独行走 ,上肢可握物但无力 ,生活基本自理 ;有效 ,肢体肌力增强但功能恢复不佳 ,生活不能自理 ;无效 ,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头针 :取患肢对侧头皮的运动区 ,斜刺不提插 ,要求捻转每分钟 2 0 0次左右 ;体针 :头面部…  相似文献   

19.
中风偏瘫的针刺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羽  邢素洁 《河北中医》1989,11(1):37-37
我所开设治疗偏瘫门诊,4年来收治300多例偏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资料完整者200例,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导如下。一临床资科本组病例大部分经过CT检查而确诊的。200例中男116例,女84例。属脑出血者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例,脑血栓形成者79例,脑梗塞者95例,脑萎缩者5例,脑血管痉挛者2例。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偏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为政 《河南中医》1997,17(1):19-19,21
针刺治疗偏瘫的体会顾为政江苏省大丰县大桥中心卫生院(224131)中风病证除昏仆不知人事,长时间不能苏醒,汗出如油为中风入脏之危症外,其余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都是经络间病。风中于络或痰瘀阻滞经隧,除药物治疗外,针刺(灸法一般不用)确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