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特殊体位对胎方位不正的影响.方法 在临产后对诊断为枕横位和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产妇实施特殊体位护理.结果 实施了特殊体位的产妇,90.6%经阴道娩出胎儿.结论 实施特殊体位可以纠正胎方位不正,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 相似文献
2.
产程中特殊体位对胎方位不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辉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2):229-230
目的观察特殊体位对胎方位不正的影响。方法在临产后对胎位不正的产妇实施特殊体位护理。结果实施了特殊体位的产妇,74.1%纠正了胎方位,81.0%经阴道娩出胎儿。结论实施特殊体位可以纠正胎方位不正,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娩球在产妇活跃期纠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效果研究.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分娩方法,而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娩球.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总产程及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为86.3%,高于对照组58.8%,而剖宫产率为13.7%低于对照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度疼痛发生率为43.8%高于对照组3.8%,I I度疼痛发生率为7.5%小于对照组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I度疼痛发生率为48.7%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娩球在产妇活跃期纠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顺产率,产后出血量少,产程短,疼痛也较少,进而促进患者分娩后康复,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活跃期停滞的相关因素,制定防治活跃期停滞的有效措施。方法:对产妇活跃期停滞200例进行潜伏期、产力、胎儿大小、胎方位、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活跃期停滞者潜伏期长,宫缩乏力、头位异常发生率高,新生儿高体重及并发症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结论:潜伏期长、宫缩乏力、头位异常、新生儿高体重是活跃期停滞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第一产程活跃期通过体位干预矫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住院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宫口开大6 cm)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活跃期采取胎背对侧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跃期时长、第二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缩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程活跃期通过体位干预可以矫正异常的胎方位,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对110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行阴道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分析旋转时机、胎儿体重对转位成功的影响。结果 110例中89例成功转为枕前位经阴道分娩,旋转成功率达80.91%;枕横位79例,成功68例,成功率86.08%;枕后位31例,成功21例,成功率67.74%。宫口扩张5~7 cm时的转位成功率最高,为57.30%(51/89);胎儿体重对转位成功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方位不增加母体及新生儿并发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娩出胎头方位与胎头径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头的最佳方位。方法 对 118例剖宫产胎头娩出方位的难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以枕横位娩出 76例 ,枕前位娩出 3 2例 ,枕后位娩出 10例。结论 剖宫产术中以枕横位娩出胎头最佳 ,枕前位次之 ,枕后位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我院胎头方位异常86例临床资料,提示头方位异常占位难产93.48%,其中以枕横位和枕后位为最多占73.26%,除严重头方位异常必须采用剖宫产术以结束分娩外,临床产后进行试产是必要的,包括严密观察,给予静滴催产素,人工破膜及徒手旋转异常胎方位等。本资料观察示:采用取适当措施可使79.07%的异常胎头位方转为正常而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抬头纠正胎方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胎方位异常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产妇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徒手旋转抬头纠正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操作治疗,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以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分娩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对提升产妇顺产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能缩短产妇阴道分娩时间,提高新生儿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程中活跃期改变产妇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活跃期早期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在活跃期被指导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收缩力的合力作用,使胎头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研究组12例(48%)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13例(52%);对照组经阴道娩出仅3例(12%),剖宫产22例(88%);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中活跃期早期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矫正胎头枕后位为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住院初产妇124例,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察组产程中进行特殊体位矫正胎位,照组只采用传统助产方式助产.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3%,照组为77.4%,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先露下降速度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位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短第一次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并发症少,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头位难产与胎方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为头位难产,其发生率高,对母婴危害均大。本文就我院4年来对胎头方位异常与头位难产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头位难产的认识,探讨诊断处理方法,以改善母儿预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7年12月分娩3065例,其中头位分娩2969例,占分娩总数的96.86%;臀位94例,占3.06%;横位2例,占0.06%。发生头位难产465例,为头位分娩总数的15.66%,占难产总数的82.88%。其中因胎头位置异常发生难产356例,占头位难产的76.56%(356/465)。1.2 头位难产的原因 发生头位难产的原因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大因素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的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期间,潜伏期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1例(91%)胎儿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88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2例(12%).对照组经阴道分娩56例(56%),剖宫产44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能有效地矫正胎头枕后位,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1],为了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做好优生优育,促进自然分娩率,解决头位难产已成为产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占头位难产之首位,手术率极高,给母儿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在产程活跃期及时纠正,将之转为枕前位可以使部分难产产妇变为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方位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分析2年来30例第一产程中胎方位异常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上正常阴道分娩16例,产钳产2例,剖宫产12例。结论强调第一产程中,早期诊断胎方位异常,尽早进行处理,可减少母婴损害,增加正常阴道分娩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头位难产占难产的 2 / 3以上 ,而胎头位置异常 (多为枕后位 )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极大 ,直接增加剖宫产率及难产发生率。如果在产程中能够利用产妇体位的变化及胎儿自身重力、羊水浮力、子宫收缩力的作用使异常胎方位逐渐旋转至枕前娩出。将使可能发生的难产转化为顺产 ,提高分娩的质量 ,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1 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 ,腹部B超提示枕后位或腹部检查触及胎儿肢体2 / 3,且肢体侧胎心听诊遥远或于下腹偏外侧闻及胎心者12 0例。随机分为观… 相似文献
18.
万咏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2):168-169
宫颈水肿多见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发生,多因临产后胎头位置不正,产妇过早屏气或宫缩不协调,致使宫颈组织受压,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在产程中其发生率10%左右,易造成宫颈难产,及时诊断和处理宫颈水肿可以增加阴道分娩的发生。本文应用地西泮10 mg+阿托品封闭宫颈,地西泮静推,阿托品肌肉注射联合应用,阿托品肌肉注射单用治疗活跃期宫颈水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本院分娩中的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268例实施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术,分析其转位时机、胎儿体重对转位成功率的影响及母婴并发症等。结果转位成功率为77.61%,自然分娩率为65.67%;宫口扩张6—8cm时的转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宫121近开全和第二产程时的转位成功率(P〈0.01);先露在+1-+2时的转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先露≤0和先露≥+3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胎儿体重增加,转位成功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不需要器械,只要头盆相称,旋转时机恰当,成功率较高,能有效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产程观察及产程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胎头位置异常,尤其是枕后位在头位性难产中占首位[1],其阴道助产率、手术产率较高,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因此,在临产初期准确地判断胎方位,并采取适宜措施纠正头位异常是预防头位性难产最主要的措施.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对140例产妇分娩期实施导乐陪伴与体位护理,观察其产程进展情况,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难产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