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煌福  林伟民  林志刚 《海南医学》2000,11(3):19-19,12
目的 总结1988~1998年间124例胸部肿瘤手术的经验,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分析124例围术期胸部肿瘤病人资料。结果 ≥60岁老年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低氧血症、低钾、低镁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结论 胸部肿瘤病人术后心律失常与高龄、术后心电图异常、低钾、低镁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麻醉及严谨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气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4 d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手术组与食管手术组围手术期Pa O2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正常患者、Pa O2〉8 k Pa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胸部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血气监测措施,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尽早采取措施改善低氧血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食管癌、肺癌手术患者体内是否缺镁及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 食管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手术后血清镁离子浓度、补镁后24h尿镁含量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与肺癌患者相比食管癌患者体内普遍缺镁,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癌患者。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前或术中适当补镁可预防术后低镁血症及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治疗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34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低血钾伴有心血管病史,手术时间>3 h及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比例明显增高.结论 术前低血钾、心肺伴发病、手术时间长、术后低血氧血症是高龄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经积极治疗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颈椎术后患者早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与改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采用全身麻醉行择期颈椎手术治疗的95例患者,依据术后1 h内的氧合指数评估患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比较低氧血症患者(低氧血症组)和无低氧血症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指标,并分析全身麻醉颈椎术后患者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观察低氧血症患者术后第2天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比较改善者和无改善者的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分析围术期液体管理与低氧血症改善情况的关系。结果术后1 h内共23例(24.2%)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创伤性颈髓损伤是患者术后1 h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低氧血症组的住院费用为高于对照组(P<0.05)。23例低氧血症患者中,共8例患者术后第2天氧合指数改善;与氧合指数未改善者比较,氧合指数改善者的体质指数更低,手术时间及术后鼻氧管给氧时间更短,术后12 h补液量更少(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颈椎手术的患者在术后1 h可出现低氧血症,其中合并糖尿病和创伤性颈髓损伤的患者更易发生低氧血症;手术时间短、体质指数低的患者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90例手术患者 ,监测围手术期SpO2 的变化 ,分析其发生率及治疗措施。结果 :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 5 0 % (4 5 90 ) ,老年人及胸部手术患者易发生低氧血症。氧疗及术后镇痛能提高缺氧患者SpO2 。结论 :围术期低氧血症常见原因与患者本身情况、麻醉及手术因素等有关 ,氧疗及术后镇痛能有效治疗围术期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高龄肺癌患者(≥70岁)363例,术后全部于ICU室进行持续监护至少3天,记录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234例。结果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64.5%(234/363)明显高于同期非高龄(22~69岁)肺癌患者34.6%(325/938)(P〈0.05);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73.8%(177/240)明显高于术前心电图正常者46.3%(57/123)(P〈0.05);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9.6%(60/67)明显高于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和剖胸探查者58.8%(174/296)(P〈0.05);术前有重度吸烟史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77.8%(168/216)明显高于无重度吸烟史者44.9%(66/147)(P〈0.05);术前有心血管病史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71.2%(203/285)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病史者39.7%(31/78)(P〈0.05)。剖左胸与剖右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2.9%(112/178)和65.9%(122/185),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及术后刀口疼痛、低血容量和肺部并发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吸氧及加强护理预防肺部炎症等是防治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现高血压12例(63.2%),心动过缓10例(52.6%);术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6例,低钾血症8例,低氧血症3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除死亡1例外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前应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术后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避免或降低围手术期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追踪检索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电图异常,分析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结果640例手术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16%,构成比为术前24.2%,术中42.4%(p<0.05),术后33.4%。结论心电图对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闽  崔岭  刘苏  赵琦  王建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526-1528
目的:探讨离子镁水平测定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意义。方法:选择心脏外科8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预充液加入25%硫酸镁,术前、术后补镁,对照组预充液中不加镁,术前、术后不补镁。对比观察两组离子镁、血清镁在术前24h,术中开放主动脉后,术后2、6、24、48h各时点的变化,记录各组体外循环(CPB)时间,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围手术期血清镁水平未低于正常水平,但对照组病人术后离子镁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体外循环(CPB)时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前血清镁水平正常,但离子镁浓度明显降低。围手术期使离子镁浓度处于正常水平能明显降低CPB时间,降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6例(72只眼)年龄/〉60岁伴有心血管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摘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24hDCG监测,观察术前2h、术中以及术后2h的心律失常变化,所得DCG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6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为87.9%,以房性心律失常最高(86.2%),室性心律失常次之(72.4%);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和短暂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24.1%和3.4%。术中和术后2h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2h(P=0.000);而术中和术后2h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低于术前2h(P=0.000)。23例(34.8%)有眼心反射的发生。术后出院视力脱残率为86.1%,脱盲率为93.1%。手术中无严重全身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前应予全面综合分析和评估,针对其变化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不同民族患者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99例不同民族患者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年龄和民族分布及其与手术前心电图表现和不同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113例,总发生率为16.2%,其中不同年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之间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心电图异常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心电图正常组(P<0.01),不同手术方式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并非少见,其发生率与病人年龄、术前心电图表现和手术方式有关,与民族及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施行食管切除术的6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69例食管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者有228例,发生率为34.08%,最常见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占80.70%),术后心律失常多见于年龄≥60岁;手术持续时间≥4.5小时;主动脉弓上(包括颈部)吻合及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处理组心律失常平均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非处理组。结论食管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多数在短期内可以恢复,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吻合部位、术前心电图表现等因素有关。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及其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197例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2例,选择相关因素如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时间、吻合位置、术后是否镇痛、术后低血钾、术后低氧血症等因素作为分析证据。结果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时间长、吻合位于弓上、术后低血钾、术后低氧血症等因素是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因素,术后镇痛是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低氧;术中采用合理的术式,尽量减轻对肺组织及心脏的挤压;术后吸氧、雾化吸入、保持良好的胃肠减压、胸管引流、注意补充电解质以及良好的镇痛是防止发生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呼吸力学的变化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6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三组,每组20例,ASA Ⅰ~Ⅲ级.Ⅰ组75 ~ 89岁,Ⅱ组60 ~ 74岁,对照组45 ~ 59岁.监测食管内压、肺顺应性、呼吸功、P0.1等,监测的时间点为术前、拔管前、拔管后20 min、术后6 h和24 h.并用24 h脉搏氧饱和度仪记录术后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病人拔管后20 min呼吸力学改变最明显,以后逐渐恢复,恢复速度为Ⅰ组<Ⅱ组<对照组.Ⅰ组及Ⅱ组术后24 h内共发生低氧血症9例,对照组无低氧血症发生.低氧血症组肺顺应性在术前、拔管后20 min、术后6 h和24 h明显低于无低氧血症组.结论上腹部手术病人在拔管后20 min呼吸力学变化最明显,老年人术后24 h呼吸力学仍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肺顺应性可作为评估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或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35例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8例,发生率为8.7%;死亡13例,死亡率34.2%,主要相关因素有术前低氧血症、病期、吻合方式、贫血。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与患者术前身体状况及手术方式有关,通过加强围术期管理,改进外科技术,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麻醉手术后低氧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崇法 《医学综述》2009,15(5):769-771
术后低氧血症是麻醉手术后患者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可能涉及的因素:术前因素包括年龄、吸烟、肥胖以及术前心肺功能障碍等;术中因素包括麻醉中高浓度吸氧、术中输液和输血过量等;术后因素包括术后伤口疼痛、胸廓运动受限、气道不畅和机体氧耗增加等。术后低氧血症对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有很大的临床副效应,并可导致严重的围术期意外发生,有效的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丁洁  朱涛 《医学综述》2014,(2):268-270
围术期脑卒中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H型"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等。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者,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H型"高血压患者的两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上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由于心房颤动患者快速心律失常及低血压引起脑血流低灌注或者心源性脑栓塞,因而围术期心房颤动存在引起脑卒中的风险。脂质代谢异常也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颈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避免或降低围手术期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追踪检索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电图异常,分析各种心律失懒的发生因素。结果640例手术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16%,构成比为术前24.2%,术中42.4%(p〈0.05),术后33.4%。结论心电图对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前心理状态对低氧血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入住本院心血管外科的成年患者,根据术后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当任一子量表评分大于7分时即认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纳入心理障碍组,反之则纳入心理正常组。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8例患者,其中45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0.4%。术前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共有70例,占47.3%。心理障碍组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0%(28/70),显著高于心理正常组的21.8%(17/78)(P<0.05)。术后24 h心理障碍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显著低于心理正常组(P<0.05)。年龄、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术前焦虑抑郁、手术时间被发现与低氧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进一步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证实术前合并COPD、术前焦虑抑郁、手术时间是低氧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CABG患者术前出现焦虑抑郁后,其机械通气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