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不孕的病因及证治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女性不孕的病机是肾虚皿瘀 《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是女子具备生殖能力的前提,而“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则是女性不孕的主要条件。因此,与女性不孕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天癸、冲任、月经。  相似文献   

2.
“太冲脉”一词,语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段经文,说明在肾气的作用下,以“天癸至”、  相似文献   

3.
释“天癸”     
“天癸”一词,始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该篇载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  相似文献   

4.
妇女以血为本 ,其生理病理与血有密切关系 ,故活血祛瘀法在妇科临床的应用颇为广泛。笔者近 2 0年来 ,使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妇女闭经、崩漏、月经先期、脏躁等病证 ,深感只要辨证得当 ,可起异病同治之效。现结合临床作初步探讨如下。1 血与妇人生理血源于水谷之精微 ,入心化赤而成 ,是营养全身的物质基础 ,藏于肝 ,下注血海。妇女有别于男子的最大特点是行经与孕产 ,而二者皆有赖于血液的正常濡养。《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妇女生理的论述有 :“二七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  相似文献   

5.
月经健康女子,一般14岁左右月经来潮,名为“初潮”。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说明女子月经的产生,其先决条件必须是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而后月事才时下。由此可见,“天癸”是促使性机能发育成熟的一种重要物质。而冲任二脉并起于胞中。冲脉与足阳明经合于宗筋,会于气街,与足少阴经相并行。它既受先天肾精之资生,又受后天胃气之充养,十二经气血皆汇于冲,故有“经脉之海”、“血海”之称;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  相似文献   

6.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这说明肾为藏精之脏,为生殖之本,天癸之源。且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二脉隶属于肝,肝肾又精血同源,故不孕症的产生与肝肾二脏及冲任失调关系甚为密切。但四者之中,肾为根为本。故笔者验证于临床,治疗不孕症多从治贤入手而获良效。今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一、补肾填精法适用于肾精亏虚、冲任失充之不孕  相似文献   

7.
《素问·上古通天论》云:"女子七岁,肾之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而下,故有子。"少女青春期月经初潮,经来或先期而至,或延后而来,或先后无定期、经期延日不止、崩漏皆为月经失  相似文献   

8.
<正> 祖国医学对妇科病的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仅就补肾法在妇科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不揣浅陋略谈如下。月经病治宜补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经文主要叙述了妇女生理的全过  相似文献   

9.
1冲任二脉的生理特性冲任二脉皆起于下焦,二脉属于经络系统中的奇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说道:“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同其它奇经一样,冲任二脉也有着蓄溢气血,调节十二正经气血运行,并将蓄藏的气血输送给有关脏腑、组织的作用。但冲任二脉还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在妇女的生理功能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女子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肾气开始充盛,使得“任脉通,太冲脉盛”。并由肾精气化产生了天癸,天癸通过任脉而至胞宫,促使胞宫开始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同时冲任二脉还将蓄…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关于“天癸”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  相似文献   

11.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五脏六腑之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这就指出了女子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天癸至,而产生了经、孕、产、乳的生  相似文献   

12.
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及其与妇科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妇女最主要的生理、病理特点是月经和妊娠,而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肾气、天癸、冲任。了解其相互关系,掌握其机括,洞悉其本源,对于妇科各种疾病乃可治病求本,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肾气、天癸、冲任的涵义和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的生长、发育、妊娠以及衰老,均与肾气、天癸、冲任有密切关系。从胚胎期的先天已禀有的肾气,经过后天之培育,到七岁以后便开始逐渐旺盛,至十四岁左右则初步达到充实的水平,促使天癸这种物质的出现,从而导至冲脉盛满,任脉流通。月经因而来潮,并有受孕的可能。到四十九岁左右,性机能衰退,冲任二脉逐渐衰少,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对妇科病的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仅就补肾法在妇科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浅陋略谈如下。1月经病治宜补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天癸与月经产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调作用于子宫,使之定期藏泻的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此说明月经潮止与肾气盛衰,冲任盛通与否直接相关,然进一步推敲优可看出,月……  相似文献   

15.
<正>1中医病因病机《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明确  相似文献   

16.
经者血也,血者阴也,冲任二脉主之。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俱通于肾,肾主蛰,有藏精、系胞的作用,故妇女的月经病变,凡属虚证者,多与肾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临床上治肾与治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月经的盛衰盈亏与五脏都有关系,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女科经纶》也说:“况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千涸”。  相似文献   

17.
明代医家张景岳,寝馈于《内经》、《难经》数十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命门阴阳学说,强调真阴真阳;辨证论治以脾肾为重,用药偏于温补,对温补学说有极大的创见和发挥。本文就《景岳全书·妇人规》有关月经病的论述和治疗学习总结如下,以就正于同道。1月经本源在脾胃,久病不调终损肾《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张景岳认为天癸乃后天之阴气,阴气足而月事通,是谓之月经。月经本为阴血,冲脉为五脏六腑之血海,脏腑之阴血皆归冲脉,由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血气之化生来源于水谷,水谷盛则血气…  相似文献   

18.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十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放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知,妇女生长、发育、衰老的全过程,均与肾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在妇科经、带、胎、产诸疾中,由肾虚引起的为数不少。本文仅就临床所见,举隅于后。  相似文献   

19.
调经关系着生育,它在妇科中占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女子月经生理和月经不调的病因与治疗,使妇女的月经恢复正常和保持生育的机能。古人云:“女子天癸是肾间动气,先天天癸禀自父母,后天经血是水谷之化,女子一七而肾气动,二七天癸至。”又云:“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如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按时而下,故能有子。”古人又云:“女子七七天癸竭”,是妇女到了四十九岁就到了闭经期,但不是固定的。闭经期谓之更年期,妇女因生理变化易发生疾病。妇女诸病,首先调经,经者常也。如潮之有信,月之盈亏,应期而至即为无病,若六淫外感,七情内伤以及饮食劳倦,皆可使气血不畅,而经水之来失常,有不调者,有不通者,有兼疼痛者,有兼发热者.  相似文献   

20.
日本仁和寺卷子抄本《太素》卷二《寿限》有:“二七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其中的“伏冲脉盛”、“伏冲衰少”,王冰次注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作“太冲脉盛”、“太冲脉衰”。林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太素》、《甲乙经》俱作‘伏冲’。”林亿校语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正合。“伏冲脉”与“太冲脉”是否为一脉,《太素》为何作“伏冲脉”?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试予以探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