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的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年日本Kita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因而在国内外逐步得到开展。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用于早期胃癌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多。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固,也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1997年Goh等首次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由于该手术包括肿瘤根治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三个技术环节,手术难度大,特别是腹腔镜下能否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这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开展伊始众多学者疑虑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清除与胃癌转移密切相关的淋巴结是胃癌根治术的主要内容,也是胃癌外科治疗由简单的胃切除术发展为胃癌根治术的主要标志.可以说,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胃癌治疗的进步,除了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外,主要得益于对胃癌淋巴转移规律的认识与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9):1016-1020
目前,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进行D2淋巴结清扫已是共识,但对于D2根治术清扫范围,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已经发布的各胃癌诊治指南对此也并未达成一致。合理的淋巴结清扫对改善病人的预后及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对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外转移风险较高的淋巴结,是否需要选择性进行D2+淋巴结清扫,也是目前胃癌外科研究的热点。为了指导广大外科医生对于LAGC淋巴结清扫的规范实施,《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特邀请国内胃癌治疗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手术经验探讨腹腔镜胃癌D2淋巴结各区域清扫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外科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传统胃癌根治术无论从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都已建立规范。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机械工程技术等的发展和融合,外科治疗模式向微创化不断发展。微创外科目前并没有停留在“匙孔外科”这一解剖概念为主的微创技术上,而是逐渐向减轻应急反应的功能学微创转变。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范围内,胃癌的总体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外科手术是唯一有希望治愈胃癌的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东西方对胃癌根治性手术时进行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规范开展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目前讨论的焦点。本文回顾胃癌外科治疗研究进展,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胃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上部胃癌易发生脾门淋巴结转移,脾门淋巴结清扫是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重要部分。脾门结构及血管分布复杂,一定程度限制了保脾淋巴结清扫的应用。随着外科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逐渐受到认可及应用。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防控术中出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有望成为胃癌根治术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前列。自1992年Kitano等完成世界第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 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亦取得长足进步。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不亚于传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逐步取代开腹手术, 成为胃癌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随着胃癌手术治疗理念持续更新, 新兴微创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机器人手术系统和吲哚菁绿示踪技术等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使胃癌外科更加微创、精准, 并提高胃周淋巴结清扫质量, 国内胃癌外科技术进一步精进。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以胃癌微创外科技术为主题, 回顾归纳近年来最新进展, 旨在系统阐述胃癌外科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相信未来, 我国的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必将更为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 必将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进一步深化胃癌诊断与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8.
胃癌外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从Billroth医生第1例胃大部切除至今已有120年余,胃癌外科治疗从一般的胃大部切除术进入以清除淋巴结为目的的根治术;从解剖学为基础的手术走向以解剖学、肿瘤生物学及免疫学为基础的手术;从只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到根治性、安全性及机能性统一;从只重视切除肿瘤到以切除原发肿瘤及受侵器官、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及杀灭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外科治疗;从单一的手术进入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
胃癌根治术中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与脾脏损伤的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以彻底清扫胃周淋巴结为主的胃癌根治术使胃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D2手术已被大家公认为是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手术.脾门(No.10)和脾动脉干淋巴结(No.11)作为U、M区胃癌第2站的淋巴结在相应的D2手术中必须清扫已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2):I0001-I0001
对于胃癌,多数临床医疗中心目前已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但对胃癌外科治疗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仍存分歧与争议。本期“胃肿瘤”专期重点围绕胃癌综合治疗、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淋巴结清扫、胃癌临床分期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以及腹腔镜胃癌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本期“述评”栏目中,朱正纲教授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一步优化胃癌综合治疗的方案与措施。季加孚教授则强烈呼吁“应该重视胃癌根治术后的消化道重建”!他认为,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应该从手术安全、解剖学重建向功能重建方向发展,其功能重建的核心就是在手术安全基础上模拟正常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