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高灌注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而高灌注综合征(HS)是CAS的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应用CAS治疗后出现HS患者1例如下。1病例男,51岁。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清1d于2005年4月15日入院。患者1d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患糖尿病10余年,未正规服药。查体: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言语含糊,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右偏,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Babinski征( )。头颅MRI:右侧额、顶、颞叶、基底节、放射冠异常信号;MRA:右侧颈内动脉未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变细,高度狭窄可能。DSA:左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HS)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2AS)后13例(8.7%)发生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率平均为91%;术后15min~1周(平均2.5 h)均出现头痛(100%),其中伴高血压8例(61.5%)、癫癎部分性发作5例(38.5%)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4例(30.8%).经颅多普勒(TCD)证实为支架侧大脑中动脉的峰血流增加≥100%.CT示有颅内出血4例,脑组织水肿7例,无明显异常2例.经控制血压、神经保护等治疗,7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2例死亡.结论 CAS术后HS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癎发作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等脑出血及脑组织水肿表现,重度动脉狭窄可能是CAS术后HS的发病机制;术后TCD监测脑血流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HPS)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CAS后5例出现HP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HPS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 98例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率为75%~98%,平均89%.HPS发生率为5.1%,术后20min~5d(平均2.5h)出现头痛(100%),其中伴发呕吐3例(60%),高血压3例(60%),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2例(40%),局限性癫痫发作1例(20%)和意识障碍1例(20%).经颅多普勒超声证实5例患者支架同侧大脑中动脉的峰血流速度均增加100%以上(100%),CT提示颅内出血2例(40%),脑组织水肿2例(40%),无明显变化1例(20%).经脱水、降压等治疗后3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HPS是CAS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前评估患者是否有高灌注危险因素,术中、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及控制血压,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处理HP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特点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6例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适度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监护脑血流、镇静机械通气、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伴发脑出血时开颅手术等综合措施。结果 6例患者中,4例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遗留偏瘫失语出院,1例死亡。结论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治疗重点是控制血压、保证适度的脑血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3例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患者的动脉狭窄特点,分析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在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患者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的风险增高;且狭窄部位大于1处,术后血压增高的高灌注综合征的患者预后较差,可能导致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的机率较高,发生后血压控制不良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01―2019-04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径及狭窄率,随访1 a后的脑部、心血管、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径高于对照组,而颈动脉狭窄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2组随访1 a过程中的脑部、心血管、颅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6、12个月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增加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减少颈动脉狭窄率,降低病死率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头晕伴左上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7日收入院。患者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冷感,站立位头晕加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视物成双,无饮水呛咳,持续10余分钟后缓解或症状减轻;类似症状反复出现。期间患者曾多次自行到社区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头晕发作日见频繁,起初每2~3 d发作1次,现加重至每天发作3~4次,门诊就诊时发现患者双侧血压不对称,左侧无脉,血压测不到,右上肢血压130/80 mmHg,诊断考虑后循环缺血,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技术的日渐成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由于其安全、有效、微创及适应症更广泛,故正替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而成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但限制CAS广泛应用的最大原因是缺血性并发症及再狭窄问题,这也是神经科医生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支架输送及释放装置不断进展、新型药物性支架的应用以及手术过程的不断规范和正规抗血小板治疗,故使术中脑梗死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CAS后急性血流动力学紊乱如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及过度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yndrome,HS)也不容忽视,且目前…  相似文献   

9.
脑高灌注综合征(CHS)既往常见于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术后,现报告经皮腔内脑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后并发CHS的2例患者如下。1病例1.1例1男,76岁。因"右侧肢体麻木2 d"于2009年12月12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20年,高血压病4年。查体:血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4岁,主因头晕半月余于2015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头晕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昏沉感,伴自身不稳,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双耳耳鸣、听力下降,无复视、视物旋转,无意识丧失、头眼歪斜,无言语障碍、吞咽困难,无肢体麻木、力量减弱等。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左右。10余年前患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入院查体:血压135/78 mm Hg(左侧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的发病机制及 临床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CH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4例CHS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3~77岁。2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1例行CAS及椎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行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发生CHS症状时间 在术后1 h~3 d。症状为头痛3例,右侧肢体偏瘫1例,视物不清1例,意识障碍1例,头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水肿1例。经降压、脱水等治 疗后,3例均恢复良好,1例死亡。 结论 脑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是一种少见及严重的疾病,需提高认识,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血管狭窄和预防卒中的可选择方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也较多,容易造成如血液动力学异常、血管痉挛、脑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动脉闭塞、高灌注综合征、支架变形、再狭窄等多种并发症。本文将介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高达1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使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病率降低到4.5%,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预防卒中与CEA同样有效。CAS具有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适应证广的特点,而且不损伤脑神经,然而对于术中是否使用脑保护装置尚有争议。我们将我院进行的17例滤器保护下的CAS报道如下,探讨术中注意事项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4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24例颈动脉狭窄并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支架治疗及溶栓+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动脉支架释放成功,术后症状恢复满意.结论 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急性颈动脉血栓形成行动脉溶栓+支架治疗是可行的,但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4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50侧颈动脉狭窄进行支架成形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脑血流值的变化.结果 48例患者中50支颈动脉接受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均成功解除,技术成功率100%, 48例患者术后脑血流值均有明显改善,其中39例(81.2%)临床症状症状消失或好转,术中栓子脱落1例,治疗后恢复.术后30 d随访42例,再狭窄2例,死亡2例.结论 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颈动脉狭窄干预技术的发展,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作为一个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给临床医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高灌注状态是一个病理生理学概念,它是指颈动脉狭窄被去除后,脑血流量发生变化,超出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同侧头痛,血压升高,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认知功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颈动脉起始段狭窄52例,颅外段狭窄8例;狭窄程度50%~70%14例,70%~90%28例,≥90%18例)予以CAS治疗,共释放64枚支架,15例应用保护伞。结果狭窄程度由术前(73.4±9.5)%降至术后(12.5±8.2)%,53例斑块消失;5例保护伞中有碎屑。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在1周内消失,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53例,血压下降48例,血管痉挛5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低灌注综合征、晕厥各1例;随访3个月~2年,无1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20例复查DSA,仅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结论CAS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48例病人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共安置支架52个,其中颈总动脉分又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48个,颈内动脉C1段2个,大脑中动脉M1段2个。手术中使用保护伞2例。结果术中在扩张狭窄部位及安置支架时出现心率、血压下降34例,术后出现心率、血压下降12例;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1例;术中出现右侧髂外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1例,穿刺侧下肢动脉栓塞1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病变血管再狭窄2例。以上并发症经过处理均未遗留明显神经损害症状。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应做好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评价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与过度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收治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CD及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TCD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无交通动脉开放)和对照组(交通动脉开放),观察术前和术后1 m、2 m狭窄处及狭窄远端收缩期峰值流速(PV)、平均血流速度(MV),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2 h、24 h、48 h行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检测。结果术前血管狭窄处PV、MV明显升高,远端血管PV、MV降低,术后1个月、2个月支架内血流速度降低,狭窄远端血流速度升高,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及48 h患者病变侧MCA PV、MV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有效评价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短期疗效,并有利于长期随访;观察组术后脑血流速度增快明显,对血压变化敏感,更容易发生过度灌注,TCD监测对支架术后严格控制血压,预防过度灌注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无死亡病例;3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8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无脑栓塞及脑出血事件发生,1例支架内出现明显斑块。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