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and WBC coun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b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intervention(PCI) and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 after coronary stable angina(SAP), unstable angina(UAP),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types.Another 41 stable angina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70% of coronary artery tenosis who did not receive PCI served as control.Serum Hs-CRP levels and WBC count were determined before intervention, 3 days and 7 days post PCI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y t-test.Results: There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clinic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The serum Hs-CRP level and WBC count was gradually raised in the UAP and AMI group(how about SAP group, andhad no difference in CAG group and SAP group).After PCI serum Hs CRP levels and WBC cou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AP group than in the coronary angiography group(CAG) at 3 days and had no difference at 7 days.In the UAP and AMI group, the serum Hs-CRP level at 3 days and 7 days declined obviously, however serum WBC count did not decrease apparently.Conclusion: The serum Hs-CRP level and WBC count elevate transiently after PCI.There are different inflammatory reaction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procedure.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8例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选取病人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依据患者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08例,其中观察组78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受试对象的支架直径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受试对象血清 TC、TG、HDL-C、HDL-C、LP (α)、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支架直径、TC、TG、HDL-C、CRP 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 CRP 与 TG 呈现正相关,与 HDL-C 呈现负相关。结论:支架直径、TC、TG、HDL-C、CRP 水平升高是引起冠心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三因学说”探讨冠心病PCI术后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因内有劳损,气阴两虚,外感寒湿,风邪直中,还有瘀血、异物、痰浊等不内外因,可以从中医之"三因学说"出发,探讨冠心病PCI术后的特殊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首次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康复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患者于PCI术后开始进行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强度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冠心病知识教育。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6-MWT、BNP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治疗后6-MWT、BNP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治疗后LVEDD及LVEF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
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总结123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91例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及防治策
略。结果术前伴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大剂量使用造影剂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CIN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
死亡率,以及术后1年的心源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非CIN组患者的明显升高。结论慢性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3个独立的CIN危险因素,而且CIN可以影响病人的预后。目前加强冠脉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水化疗法,是目前防治CIN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正常范围内不同浓度梯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1 002例行PCI且TSH处于正常范围内(0.30 ~4.20 μIU/mL)的冠心病患者,将受试者分为3组:TSH正常低值组(0.30 ~ 1.60 μIU/mL,387例)、TSH正常中值组(1.61 ~2.90 μIU/mL,413例)、TSH正常高值组(2.91 ~4.20 μIU/mL,202例),随访时间1年,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并统计出血事件和再入院事件.结果 正常低值组全因死亡事件6例,全因死亡率1.55%;正常中值组全因死亡事件8例,全因死亡率1.94%;正常高值组全因死亡事件10例,全因死亡率4.9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低值组再出血事件13例,再出血率3.36%;正常中值组再出血事件14例,再出血率3.39%;正常高值组再出血事件16例,再出血率7.92%;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低值组再入院事件38例,再入院率9.82%;正常中值组再入院事件27例,再入院率6.54%;正常高值组再入院事件15例,再入院率7.43%;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的TSH(OR=1.48)是PCI术后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正常高值的TSH(OR=1.47)是PCI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也进一步证明正常高值的TSH是PCI术后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SH水平越高,全因死亡事件、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越高;正常高值的TSH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全因死亡和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及介入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组17例,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术前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介入治疗后即刻、术后24h和72h血浆H2S、NO含量,分析冠心病组和造影正常组患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后血浆H2S和NO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远低于造影正常组(P均<0.01);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P<0.01)。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狭窄者NO含量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H2S含量也低于无狭窄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对血浆H2S、NO含量无影响,但PCI治疗术后即刻H2S、NO含量显著降低;H2S含量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NO含量术后24h降至最低水平,72h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H2S和NO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及介入治疗后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的发生,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二科实施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观察,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47例、非出血组177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OR值分别为1.527、1.908、2.246、1.80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PCI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饮酒、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ACS.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评估PCI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32例,其中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12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 PCI术后1个月HRV中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高频均较术前改善(P<0.05),而术后6个月HRV除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P>0.05)外,其余指标均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 PCI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功能、心室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其中24例行PCI术.另选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冠心病各亚组与对照组及PCI术后血清PAPP-A、IGF-1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高于术前(P<0.01);AMI组、UAP组患者血清PAPP-A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PAPP-A、IGF-1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可能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于北京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38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疾病临床资料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进行高危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死亡情况.结果 ①术后随访3个月,384例PCI术后患者中有65例发生MACE,发生率为16.93%,其中主要MACE为心衰、心绞痛、心梗复发、再次PCI及心源性死亡;②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1.27±0.84)mmol/L vs(1.67±0.96)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72±0.33)mmol/L vs(2.11±0.24)mmol/L]、总胆固醇(TC)[(4.42±1.81)mmol/L vs(4.03±1.79)mmol/L]、甘油三酯(TG)[(1.79±0.63)mmol/L vs(1.52±0.46)mmol/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82±0.78)mg/L vs(4.61±0.35)mg/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94±1.02)mmol/L vs(6.32±1.14)mmol/L],肌钙蛋白I(cTNI)[(0.06±0.01)mmol/L vs(0.18±0.05)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PCI支架安装个数及HDL-C、LDL-C、TC、TG、hs-CRP、HbAlc、cTNI是PCI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较多,能够直接影响PCI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工作中应在PCI术前进行相关高危因素筛查,选择积极的控制措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冠心病PCI术后西医规范化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方水煎剂200 mL/次,2次/d,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变化、短期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更为明显( P﹤0.05)。2组治疗后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缺血总时间、缺血最长持续时间、室性早搏个数均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短期预后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西医规范化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50例在其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纽患...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s cells,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PCI手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4 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KDR;相差显微镜下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EPCs数目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4 d开始下降;PCI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明显增强,术后4 d 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PCI术前术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无变化.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可刺激EPCs数量的增加,在术后4 d逐渐回到术前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8~12个月随访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136例,其中男性835例,女性301例,年龄(61.61 ±12.32)岁.根据随访造影结果支架相关病变血管是否狭窄及程度将其分成ISR组(n=72)和非ISR组(n=1 064),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合并症、用药情况以及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分析可能导致ISR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病例资料造影随访显示ISR发生率为6.3%.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术后服药依从性差、长病变和多支病变、支架直径和长度及最小管腔直径(MLD)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大剂量他汀类患者的比例,在非ISR组与ISR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是临床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与未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治疗依从性以及支架治疗病变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清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87例足月新生患儿,其中92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感染组,9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非感染组,检测CRP、PA及WBC分别在两组中所占异常率;比较单项及联合应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观察比较感染组患儿3种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组新生儿的CRP、PA及WB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P<0.05);联合检测CRP+ PA+ WBC较单独检测CRP、PA、WB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治疗后,感染组新生儿CRP水平显著降低,PA水平明显升高,WBC计数恢复正常(P<0.05).结论 CRP、PA及WBC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hs-TNT)升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入选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心绞痛接受PCI治疗的107例患者,根据介入治疗后hs-TNT分为两组: hs-TNT正常组(hs-TNT<0.013ng/mL,n=57)、hs-TNT升高组(hs-TNT>0.026ng/mL,n=50)。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情况探讨PCI术后hs-TNT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血糖、Gensini评分、狭窄血管数、干预血管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置入支架数、球囊扩张时间、分叉病变和弥漫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年龄、血糖、置入支架数是PCI术后hs-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血糖、置入支架数是经PCI术后hs-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使用Angio-eal血管闭合器的并发症及舒适度。方法15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术后是否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分为常规压迫止血组75例和血管闭合器组75例,观察两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舒适度。结果血管闭合器组较常规压迫止血组血肿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腰背酸痛、失眠、烦躁、尿潴留等症状明显减少,舒适度增加(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血肿等的发生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出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10 67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CI治疗。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 =1 479)和无出血组(n = 9 19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随访1、6和12个月的终点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  出血组患者的平均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无出血组患者,出血组患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比例、肌酐清除率均低于无出血组患者,出血组患者出院带药较无出血组阿司匹林比例低,西洛他唑比例高,出血组患者经然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血管内超声的比例高于无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和12个月出血组患者的总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患者,且出血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无出血组作为对照,出血学术研究会≥2级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PCI围术期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PCI围术期出血,以期改善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2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s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使用6F桡动脉专用鞘管,5F桡动脉造影导管和6F指引导管。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19例,成功率为98.3%;造影成功112例,成功率为92.5%,9例失败,其中7例为老年女性患者;14例行PCI治疗。局部血肿1例(0.9%),术后无桡动脉闭塞、出血、夹层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病人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选择病例时对于身材矮小、桡动脉搏动细弱的老年女性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