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的变化,据此探讨此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以阳明经取穴为主的头体针配合的针刺法,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56.3%,对照组29.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型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按时取穴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又名“卒中”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本病具有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 ,致残率高等特点。中风后偏瘫肩也名肩──手综合征 ,多见于中风后 2~ 16周 ,表现为患侧肩关节疼痛、拒按、运动受限 ,甚至肩关节肿胀、僵直伴前臂手指麻木肿胀 ,后期皮肤和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偏瘫肩影响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是中风后遗症之一。近年来 ,我们运用辨证取穴的治疗方法治疗偏瘫肩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5例病人中男 2 8例 ,女 17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9岁 ,平均年龄 56岁 ,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将腕踝针应用于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并观察腕踝针结合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按随机简单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腕踝针结合电针,疗程为14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为73.3%,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结合电针治疗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风偏瘫为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足底全息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本病患者 39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9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50~ 77岁 ,平均 33岁 ;病程 1个月~ 5年。治疗方法足底全息疗法 :清洁双脚后 ,铺好治疗巾 ,将按摩膏均匀地涂抹于按摩反射区 ,用指压法找准敏感点后 ,按照基本反射区 (肾、输尿管、膀胱 )→病变反射区 (大脑、小脑与脑干、额窦、垂体、心、肝、脾 )→相关反射区 (颈项、肩、膝、肘、脊柱、髋关节、降压点、小腿胫骨内侧敏感点 )→基本反射区的顺序进行点按。一般先按左脚再按…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被认为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推算,我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患者数在200万以上;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超过150万;发生卒中后存活下来的患者多达600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与电针、康复训练3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且治疗组ADL能力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9.
提高中风偏瘫针灸疗效的途径和方法(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寿康 《中医杂志》1995,36(3):178-180
3 各种疗法的密切配合各种疗法的配合,在本病治疗过程中至为重要。一般而言,针灸与中药治疗配合,“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内外相扶”(《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可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本文暂且不论中药内服法,仅以针灸范畴的各种疗法以及与之相关者的密切配合,来进行介绍。3.1 灸法的应用:《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对于以气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半身不遂的最佳方法和介入时机。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手足阳明经穴法。同时用简化Fugl-meger(FMA)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偏瘫功能针刺效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下肢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对脑卒中偏瘫本质的认识及其在针灸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滨  丁德谦  杨芳 《中国针灸》2002,22(12):15-23
脑卒中偏瘫是中枢性瘫痪的一种,它的本质是运动模式质的改变,因此它的康复过程也就是运动模式质变的过程。本文将偏瘫康复过程分为3期,探讨了各期针灸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并指出传统的肌力练习并不适合于痉挛期,而应以抑制痉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发展、促进分离运动的形成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群霞  张中成  张怀亮 《中国针灸》2001,21(10):583-585
方法:将1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40例,经治疗60天后,分别对意识状态、运动缺损程度、评议进行观察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85.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疗法对肢体肌力恢复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疗法是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针灸医学与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治疗的切入时机也相同;两者在治疗方法和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针灸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等颇具特色。 它们有机结合将加快针灸医学的现代化和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西医结合酝酿新思路,开辟新纪元。本文认为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手功能障碍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优选脑梗死手功能障碍针刺治疗方案,方法:以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以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积分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脑硬死针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在脑梗死病程3天内,采用头穴加阴阳经体穴交替的针刺方法,可以获得相对最佳的手功能Fugl-Meyer积分效应。结论:对于所考察的因素和水平来说,前述方案即为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的针刺治疗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担截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担截法治疗中风132例,并与传统取穴风池,肩Yu,曲池等44例作对照研究,两组均经20天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结果:担截法与传统取穴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担 截法与传统取穴治疗中风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6.
头穴透刺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脑卒中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穴项颞前斜线透刺120例,头针焦氏运动区治疗60全我为对照①组,体针治疗60例为对照②组。治疗30天后,分别对症状、体征、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对照。结果提示本法对脑卒中症状体征的改善、肢体功能活动恢复、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有一定疗效,治疗组与对照①组、对照②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①组与对照②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运用“清上补下”的方法治疗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32例,与取阳明经腧穴为主32例病人做对照观察,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SIAS法、上田敏偏瘫十二级肢体功能评定及Barthel指数等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清上补下法组较取阳明经为主组疗效好,说明头、体穴合用较单纯取肢体穴位能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从而改善肢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2例和对照组64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方法:将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3例,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52例,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结果:(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10分左右。(2)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亦较明显(P<0.01)。结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针灸可促进损伤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0.
胰腺穴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腺穴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按压及针刺胰腺炎,有于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设立针刺组及西药对照组;系统观察分析胰腺穴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消除腺痛、镇痛持续时间及降低血清淀粉酶作用的比较。结果:胰腺穴组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经统计学处理,P<0.05。在治愈时间上,二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胰腺穴是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特效腧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