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煮丸法是内服药丸法之一。目前大部分病人内服中成药都采用温开水送服法,也就是俗称的吞服法。临床病人内服中成药有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病人一般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大多会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节约药材、便于服用携带和贮存的特点,但由于中成药剂型的固定,临证使用时不能随症加减变化,加之目前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临床上多以温开水送服,致使中成药的疗效受影响。本文综合历代中成药送服法,在服成药时酌情使用药引,有助引导成药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成药的疗效。结合笔者的体会,试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价格便宜,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传统应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近年来发现,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附子理中丸对下列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急性胃肠炎方法是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大蜜丸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4.
有些人服用中成药总是喜欢用白开水送服,其实有许多中成药用药引送服更为合适,忽视药引的作用是不可取的,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服用中成药千万莫“冷落”了药引。 酒 凡治疗体内寒湿痹、跌打损伤及妇女血寒经闭等疾患的中成药,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为佳。酒性辛  相似文献   

5.
健脾止泻散     
<正>性质功效 消导剂。健脾利湿,消食止泻。 主治病证 婴幼儿泄泻。证属脾虚食滞型。 服用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1.5~3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的常用服药方法为温开水送服,这种服用方法简易方便,但它忽略了药引在处方组成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充分发挥。笔者认为,中成药配方固定,为了使中成药更好的发挥药效,可以根据病情辩证加服药引。这样,虽然给病人服药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对病情却有利,也更符合药物正确合理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一般都采用温开水送服,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也可采用特殊服法。一、黄酒送(冲)服酒性辛热,具有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凡属治疗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腿和肩背疼痛、气滞血瘀、中风手足不遂以及步履艰难等疾病的中成药,如跌打丸、七厘散、小金丹、小活络丹、正骨紫金丸、妇女抽筋丸等,均用温黄酒送(冲)服。常用量为每次15—20毫升,并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酒量而定多少,  相似文献   

8.
张筱军  周永学 《四川中医》2006,24(10):107-108
服药方法对组方配伍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方剂配伍的一部分,一般为方剂中的佐使药。本文以历代知名方剂服用方法为例,分析了服药方法对方剂配伍及疗效的影响。最后指出,在方剂配伍的研究中,其服药方法不可忽略。如何选择送服中成药的特定药味,也是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绝不是用温开水送服就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9.
归脾丸是当今常用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心悸、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但剂型固定,临床常常不便加减变化,常选用药引送服,药引具有引药直达病所、增强功效、扩大治疗范围等作用,灵活选用药引送服归脾丸可以弥补中成药不能随证灵活加减变化的不足,且选用药引需遵循归经理论、兼治兼症及灵活使用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大量出现,药物如何服用也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重视。药物有多种剂型,服药方法也是千奇百怪,有的药物需要"一口吞",而有的药物则需要嚼碎之后,用温开水送服。现就本人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到一些药物的服法简单介绍一下。1易嚼碎吃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桑麻丸出自清代医籍.用桑叶500 g,黑芝麻120 g,蜂蜜500 g.桑叶研为细末,黑芝麻捣碎,蜂蜜煎炼至滴水成珠放入桑叶、黑芝麻混合均匀,做成蜜丸.每次服9 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12.
蜂蜜炼制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丸是中成药传统的剂型,它是以炼制的蜂蜜为粘合剂与药物的细粉混合制成的丸剂。时至今日,蜜丸仍是一种重要的中成药剂型,蜜丸的外观质量与蜂蜜炼制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蜂蜜炼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炼蜜的粘度,可根据不同药粉所需要的粘度制定不同的炼制标准。炼蜜目前有...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丸剂包括:蜜丸、水丸、浓缩丸、微丸、蜡丸、胶丸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成药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丸剂在销量上占较大的比例。然而丸剂服用单位至今没有统一标准,有以粒为单位,也有以g为单位。笔者从事中药零售工作多年,发现很多患者在购买丸剂成药时‘往往对服用剂量感到困惑。比如:60g瓶装黄连上清丸,服法要求每次服6~9g,如按每次服9g,约服6.7次。每次按6g服用,约服10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整理和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调经相关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组方、剂型和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逐一录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调经相关中成药,并对功效、剂型、服用方法、用药注意事项进行统计、分类和归纳。同时对纳入中成药组成相关中药进行录入,明确调经相关高频中药,并分析其功能主治、性味归经,以期指导临床用药。结果 共纳入调经中成药142种,根据功效共分为12类,以调经、理血、补益、活血消癥为主,代表中成药分别为八珍益母丸、少腹逐瘀丸、驴胶补血颗粒、桂枝茯苓丸,符合“气血宣行”“调肝理脾”的月经病中医药治疗原则;调经中成药剂型以丸剂和胶囊剂居多,特殊用法有以黄酒或生姜汤送服。注意事项以妊娠禁忌占比最多,其次为经期禁忌、饮食禁忌;高频药物功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频次前3位的是当归、白芍、川芎。性味以温性,甘、苦、辛为主,主归肝、脾经。结论 治疗月经不调用药应以养血活血理气、补肾扶脾、养肝和胃为主,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剂型,辨证应用药引和服用方法,注意用药禁忌,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合理选择调经中成药。  相似文献   

15.
<正> 中成药丸剂包括:蜜丸、水丸、浓缩丸、微丸、蜡丸、胶丸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成药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丸剂在销量上占较大的比例。然而丸剂服用单位至今没有统一标准,有以粒为单位,也有以g为单位。笔者从事中药零售工作多年,发现很多患者在购买丸剂成药时‘往往对服用剂量感到困惑。比如:60g瓶装黄连上清丸,服法要求每次服6~9g,如按每次服9g,约服6.7次。每次按6g服用,约服10次。  相似文献   

16.
胡献国 《气功》2010,(7):660-661
现今,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据说,药引子的来历还与朱元璋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制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用药要求和中药原料的性质,以及生产、储藏、运输、携带、服用等方面的要求,将中药制备成适宜的剂型,并指导合理用药。 中成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而闻名于世,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过去中成药的加工制造是前店后场手工作坊式生产,而且限于散剂、水丸、蜜丸等传统剂型。随着中成药大工业化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  相似文献   

18.
现今,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据说,药引子的来历还与朱元璋有关.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喜欢吃中成药,其内服多以温开水送服,这原则上是对的。如果能辨证并巧妙使用家庭中常用的调料作为药引,往往能更好地发挥中成药的药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蜜丸是中成药较为常用的一种剂型。它具有疗效肯定,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等许多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由于在制剂过程中操作环节多,而且又多为手工生产,加之中草药来源复杂,所以染菌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