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系指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主要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为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者,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肝内胆管结石可广泛分布于两叶肝内胆管,或局限于某叶胆管,其中以左外叶和右后叶多见.  相似文献   

2.
胆结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肝利胆法,辨证论治胆石症,收到了较好效果,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耿建平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66-1266
肝外胆管结石多为胆色素混合结石,常多发,大小及数目不定。比较常见,占胆系结石一半以上,与代谢、慢性炎症和寄生虫病关系密切。由于超声不能严格区分肝总管、胆总管以及胆总管的十二指肠上段和十二指肠后段,因此以胰头上下为界将肝外胆管分为上段、胰腺段和壶腹部对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定位诊断[1]。  相似文献   

4.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改善和平均年龄的增高,本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胆石可以发生在肝内胆管,肝外胆管或胆囊内.也可同时存在于胆囊与胆管内或同时存在于肝内胆管与肝外胆管内.肝外胆管结石可原发于胆管,也可来自胆囊.结石可位于肝总管和胆总管.多数位于胆总管下端.结石多含有胆红质;但来自胆囊者为胆固醇结石或混合性结石.一部分结石比较松软,状似泥沙.胆管结石易于并发感染,且常可累及肝和胰腺.肝内胆管结石中我国比较多见,多数原发于肝内胆管,为胆色素结石.可局限在肝内某个区域的胆管内,亦可广泛分布于肝内肝管.常同时有肝外胆管结石.肝实质易受胆管炎症和淤胆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辨证论治胆石症,收到了较好效果,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00例病人的胆石标本和临床资料,研究了胆石中胆固醇、胆色素、钙、镁、铜、铁和锌等。女性75例,男性25例。胆囊结石45例,胆总管结石30例,胆囊和胆总管结石15例,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36/45),胆总管结石多为胆色素结石(24/30)。胆道蛔虫症和感染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15%~18%的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传统观念认为,胆总管结石是胆总管探查的绝对手术指征.腹腔镜的问世和十二指肠镜技术的进步,给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带来进步.现将本院自2003年1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胆道结石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随着近年来临床外科治疗探究的进步和多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有了较多新进展,腹腔镜和内镜的使用减小了创伤,使得患者得到更为妥善的治疗与处理,显著改善其预后。本文分别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胆石病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总称.结石可单独发生在胆囊、胆总管或肝内胆管,也可同时发生在胆囊、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内.不同部位的胆结石,虽然有很多共同特征,但因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有很大差别,可将其看成相对独立的疾病.胆石病具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同时由于结石的残余和复发导致部分患者接受多次手术,从而给部分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选择合理、有效、规范的诊治策略值得胆道外科医生关注.  相似文献   

10.
胆管结石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钊  王雪磊  储建 《医学综述》2012,18(11):1692-1694
胆石病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按胆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一期手术治疗可选择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等不同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结石可能复发,这将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伤害。胆管结石复发和以下因素有关:胆汁成分异常;胆管感染;胆管动力学异常;前期手术方式的选择;饮食因素;免疫因素等。了解胆管复发与残留结石的形成相关因素对于此类结石的预防和再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4例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胆总管上段结石19例,胆总管中段结石38例,胆总管下段结石7例。单发结石36例,多发结石28例。手术及经ECT(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取石后证实,其中胆固醇结石18例,胆色素结石27例,混合性结石19例。引起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34例。肝内、肝外胆管同时存在结石4例,胆囊及胆总管同时存在结石36例。结石直径最大34mm,最小6mm。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必须使用高分辨率、实时显像设备,细致扫描。还必须重视做加压扫查,特别是从右上腹部做自上而下的连续横纵切面扫查,则较易显示扩张的肝外胆管和其内的结石。本文确诊患者中,肝外胆管上段、中段的结石检出率较高,占89.1%,而下段结石的检出率较低,占10.9%。这是由于肝外胆管下段受肠气干扰显示比较困难的原因。对于肝外胆管扩张,临床怀疑结石而病变未能显示的患者,可试用饮水法、脂餐法或胸膝位法、检查前胃肠道准备等以提高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显示率,从而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短评     
Mirizzi(1948)报告本症,以肝内胆管扩大并感染而不见胆总管扩张为其特点。近些年来,诊断方法进步,误诊已减少。在我国,当前胆道手术正在基层医院推广,故值得注意。胆囊结石嵌顿压迫胆囊颈或胆囊管,再及肝总管,先有炎泣、粘连,再有坏死、穿破,结石可以经过压迫坏死穿破的孔道进入肝总管,造成胆管内的梗阻。部分病例,结石可顺胆总管下降,造成常见的胆管结石,伴胆囊胆管炎,胆总管当然也即扩大。这时,诊断Mirizzi综合征即不再有原来所描述的特点。切除胆囊时发现胆囊很小或已不见,肝总管较粗大,或只是肝总管有一膨大部分,或状如憩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技术效果. 方法 分析30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进行治疗(甲组)及30例同类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乙组)病人资料,对两组中患者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胆瘘出现数量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少于乙组.术后出现胆瘘的并发症情况,两组也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技术优于单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有推广普及价值,可做为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无中转开腹,1例术后4周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T管取净,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残留结石是胆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再次胆道手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胆石症发病率有所增加和基层医院胆道手术的广泛开展,胆道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有增加倾向,因此残留结石的防治是目前胆道外科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发生率为14%~28%,占胆道再次手术的33%~59.5%。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胆道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5例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21~60岁,35~50岁者占74%。残留结石发生部位及种类:肝内胆管泥沙样色素结石9例;肝内胆管和胆总管色素结石9例,肝内胆管和胆总管混合石5例;肝总管色素结石25例,肝总管胆固醇结石24例,肝总管泥沙样石3例。2再次手术术式及疗效见附表。附表再次手术术式及疗效术式n随防结果肝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925例良好,4例有不同症状(2例再次手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43例均以胆管炎再次手术,1例死于败血症肝总管空肠侧侧吻合54例良好,1例术后半年死于胆管炎胆总管空肠端端吻合2良好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16良好左右肝管成型空肠吻合2良好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1良好胆道镜取石16良好讨论1残留结石发生的原因尽管外科技术不断改善,胆道残留结...  相似文献   

16.
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和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外胆管结石指位于肝总管及胆总管内的结石 ,按其来源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 ,大多位于胆总管下段。全国11342例胆石手术病例调查结果表明 :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为 2 0 1% ,这说明我国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很高。因其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手术治疗的结石残留率也较高 ,且容易引起胆道梗阻 ,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变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故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认识。1 诊断1 1 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随肝外胆管局部的病理改变不同 ,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若结石无嵌顿 ,也没有引起胆道梗阻 ,…  相似文献   

17.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1,2]。我院为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分别治疗急性结石性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内蒙地区11个医院连续两年经手术取出的胆石标本共476例,全部胆石均用化学定量法测定了胆石中胆固醇、胆色素及钙的含量,现报告如下:结果分析一、概况:本地区胆石成分:476例胆石分析结果,胆固醇类结石439例,占92.2%胆色素类结石37例,占7.8%,本组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胆固醇类结石与胆色素类结石之比为11.86:1。胆石形成部位:胆囊结石占81.5%,肝外胆管结石占7.4%,胆囊与胆总管结石占10.7%,肝内胆管结石占0.08%,本组以胆囊结石占优势。年龄:本组以40—59岁病人最多,占57.6%,其次为31—39岁18.2%,60岁以上占15.1%,3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与内镜逆行胆管取石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20例患者术前经CT和MRCP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 1~4枚,大小为0.4~1.0cm.全组患者先行LC手术,术后1~3天患者肛门排气后行内镜逆行胆管取石,在B超引导下使用取石网篮取干净总胆管结石,取石后常规放置ENBD管,行鼻胆管造影明确胆总管无结石残留. 结果 全组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 术后造影均无结石残留.结论 LC与内镜逆行胆管取石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传统开放手术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效果确切,创伤性少.  相似文献   

20.
肝外胆管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肝门部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总管下端壶腹部结石,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传统处理方式是开腹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其缺点是创伤大、恢复慢,近年来随着内镜和腔镜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能以最小的创伤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当的效果,尤其是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以其独有的特点及疗效越来越得到外科医师及患者的青睐。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关于微创手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