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循环功能状态紊乱导致的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在危重病、多器官受损患者较为常见,往往需要频繁地同时检测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抽取血标本是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若反复穿刺分别采取动、静脉血,则既可能造成病人疼痛、紧张的情绪及穿刺部位血肿、动静脉栓塞形成等不良反应,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于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达到提高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我市三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情况差。结论: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需开展多途径相关知识培训及各部门间合作,提高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标本在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动脉搏动明显的患者,护士经常能快速准确地采集到动脉血,但如果患者的动脉搏动不明显,则经常出现反复穿刺或误采集到静脉血的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血气分析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危重患者采集血标本时,常常需要同时采集多种项目的血标本。有些标本需要肝素液抗凝处理(例如血气分析标本),而有一些标本却严禁混入含肝素抗凝剂(例如凝血功能检查的采血管中使用的为枸橼酸钠抗凝剂),护士不得不分次抽取血标本,以确保结果的准确。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重了护士的工作量。我科2008年2-6月将注射器与三通连接后用于此类抽血操作中,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分析,探讨血常规标本采集的方法。方法对本院门诊患者采用同时检测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小板计数,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不同血标本直接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为保证检验质量,实验室应尽量采集静脉血作血小板计数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急诊护士对预防静脉血标本溶血的知信行现状。方法:以问卷星发放问卷的方式将问卷发送至广东省内数家医院急诊科,请急诊科护士完成问卷填写。本问卷为自行设计的问卷,包含个人资料、医院情况及知识、信念行为等部分。结果:急诊护士对预防血标本溶血的知识得分为(15.38±4.084),合格率为56.8%;信念得分为(24.8±3.862);行为得分(42.12±5.035)。结论:急诊护士对预防静脉血标本溶血的信念较好,知识掌握欠佳,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继续加强急诊护士对血标本采集的相关培训,降低急诊血标本溶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采取血标本是护士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夜班护士需采取多例患者多个项目的血标本,常有错抽、漏抽血标本情况,甚至有摔坏血标本试管的现象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且存在安全隐患。我科于2011年6月起用牙签盒及小提篮来分装运送采血试管标本,安全方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采集的血标本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方法选取41例肿瘤患者,由2位护士同时经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采血,经输液港采集的血标本作为实验组,经外周静脉穿刺采集的标本作为对照组,对2个组标本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2个组标本的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较小,经输液港获得的标本检验结果的误差在实验室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经输液港采集静脉血标本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外周静脉穿刺采血法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12月在医院健康体检静脉采血的37例血标本的溶血原因。结果与护士操作技术欠佳有关28例,占75.68%;与真空负压管不合格有关4例,占10.81%;与标本运送有关5例,占13.51%。结论提高护士操作技术水平,加强采血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标本的溶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质量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成立护理专案改善小组,从人员、方法、环境等方面对我院2015年1~6月不合格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制定专案改善目标,并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提高血标本质量。比较改善前后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由专案改善前的0.98%降低到0.48%,护士采血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专案改善活动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提高护士采血知识,有利于静脉血标本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患儿静脉血标本分析前质控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量追踪小组,每月随机抽取12个血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患儿为追踪对象,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确定追踪路线和考核内容,对追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讨论对策。采用的方法包括强化儿科护士采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修订和完善采血制度、流程,并组织相关科室全员培训并定期监测培训效果;制定全院血标本分析前质控检查标准。结果将追踪方法学应用于患儿静脉血标本分析前质控中前后,患儿血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率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追踪方法学应用于患儿静脉血标本分析前质控中,提高了护士工作效能,增进了部门之间协作,有效降低了患儿血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率,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改善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改善小组,从人员、方法、环境等方面对2016年10至12 月不合格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比较质量改善前后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及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由质量改善前的0.23%降低到0.05%(P<0.05),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知晓率从77.35%提高到99.18%(P<0.05)。结论:通过质量改善活动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降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操作规范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与克服的措施。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各项结果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和对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血标本延长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存在问题较普遍。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培训考核,有利于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基于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的标准程序,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名护士和208例次(证据应用前)、289例次(证据应用后)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评估护士对最佳证据实施的依从性,由检验中心反馈血标本合格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士对患儿握拳时机、双人固定及站位、压脉带的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这4个方面共计5个指标的知晓率提升,护士执行患儿身份确认、手卫生、压脉带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佩戴一次性手套这5个方面共计7个指标的依从性提升,血标本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最佳证据的应用可以提升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为患儿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从血滤管路动脉端(静脉血)采血对血常规及凝血三项结果有无影响,探讨是否可以用来自血滤管路的深静脉血替代外周静脉血而行相关检测。方法选择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白外周静脉采集血标本,实验组自血滤管路动脉端采集血标本,比较2组的血常规及凝血3项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组血标本凝血3项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各项凝血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而血常规各项结果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时血滤管路动脉端采血对凝血功能结果有影响,对血常规结果无影响,因此,临床上可用来自血滤管路的深静脉血替代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而不能用作凝血三项检验。  相似文献   

16.
危重患者往往需要反复多次采集动脉血、静脉血、痰液、尿液等各种标本进行化验,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及时、准确、无误地采集各种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的零误差。  相似文献   

17.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 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包括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延长血标本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结论 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18.
李临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69-2370
目的 调查和分析护士静脉采血标本的不合格原因.方法 按照检验科登记的186份不合格血标本信息,运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自制“不合格静脉采血标本原因追踪调查表”,对相关的186名护士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溶血、凝血和抽血量少与护±的工作年限和患者的年龄具有负相关;标本含乳糜微粒与护士采血前的宣教和采血2h内患者滴入脂肪乳有关.标本血钾值高于实际与采血时患者静脉滴入钾盐有关.结论 护士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与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标本采集理论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规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抽取血标本准确性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5名护士对抽取血标本准确性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65.63%-78.79%的临床护士认为抽取血标本准确性与护理操作有关;63.64%-65.63%的护士能正确抽取血标本:65.63%-81.82%的护士希望检验科能提前告知注意事项或同时能进行现场指导。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并规范其操作程序;对特殊或精密项目的检测,检验人员应在场或亲自采集标本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调查分析我院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流程优化和改造,将流程改造前后护士采集血标本差错发生率及血标本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行流程管理后护士采集血标本错误发生率明显降低,血标本质量明显提高,差距有显著意义.结论:流程管理在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管理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能提高护士采集血标本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