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定,观察患者住院1周后情绪的变化,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比较高,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更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2,P<0.01)。结论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消除其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产后14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前后SDS与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入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12例(13.3%),对照组发生28例(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基于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于入院后放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干预后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1.7±3.5)分、SDS评分为(41.1±1.7)分较对照组的(54.6±3.2)、(49.6±2.6)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为(113.4±9.2)分较对照组的(92.3±11.3)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故临床应注重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 QOL-BREF)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口腔黏膜癌前期病变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的口腔黏膜癌前期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采用Zung抑郁(SDS)及焦虑(SAS)自评量表和生存质量(WHOQOL-100)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躯体健康、人际、生理功能、精神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口腔黏膜癌患者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综合护理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等级(VAS)的评分,进而对综合护理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SDS、VAS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癌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三级阶梯镇痛原则予以止痛治疗,试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2组心理焦虑、抑郁状况,根据肝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 QOL-LC)评价2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前VAS、SAS、SDS评分及QOL-L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VAS、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QOL-LC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癌痛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强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均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罗杨 《现代医药卫生》2015,(8):1241-1242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系统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后抑郁评分量表(SDS)评分、焦虑评分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1.2±7.1)分,SDS评分为(38.9±5.7)分,总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52.5±5.7)分,SDS评分为(47.6±5.5)分,总满意度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调摄在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就诊的104例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神调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周以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调摄干预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的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6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负性情绪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产后14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后SDS与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入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12例(13.3%),对照组发生28例(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干预组SCL-90量表中所有分值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罗琳  周凯  邓婵媛  陈佩娟 《安徽医药》2018,22(1):186-18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的9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干预前后对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G)进行评价,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手术室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探讨分析其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7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2组,即实验组:在给予患者常规手术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每组39例。观测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2±1.3),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63.5±2.7),前者高于后者(P<0.05)。手术前,将两组SAS和SD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观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1)统计量表结果发现,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且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不同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见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优于护理前(P 0.05)。(4)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剖析产妇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依据其心理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