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9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90例老年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小于对照组,静息状态发病率、无痛型比例、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发病率及死亡率高,通常为无痛型,症状存在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3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老年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典型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肺部感染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化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30例非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恶化死亡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无胸痛、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肺部感染以及出汗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恶化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较重,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恶化死亡率较高,对其进行治疗时,要尽早进行诊断,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自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5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作为参考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相较参考组,两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3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较多,预后差,死亡率高,严格控制血糖对于改善预后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甘油三脂(TG)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无典型临床症状,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时,必须要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择观察8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并选择6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除血脂水平相差不大外,早期压榨样疼痛、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均不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特别关注其早期典型临床症状,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痛型AMI发生率为60%,心律失常发生率95%,多部位心肌梗死病变为62.5%,死亡率为40%。对照组无痛型AMI发生率为7.5%,心律失常发生率55%,多部位心肌梗死病变为27.5%,死亡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心梗症状不典型,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67例患者为研究组,将同期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70例患者(无糖尿病)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组胸痛少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室颤多于对照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少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多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引起重视,加强早期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戴华 《中国医药科学》2012,(17):173-17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老年及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68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主要症状、梗死部位、合并疾病、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典型胸痛者仅占39.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51.47%,明显高于对照组35.29%的比例;72.06%的观察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0.29%的比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几率分别为33.82%和22.06%,明显高于对照组10.29%和7.35%的比例。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严密观察,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中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而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典型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牙痛、呼吸困难起病者多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及认识,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糖尿病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然后观察及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的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能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预后,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49±3.25)mm小于对照组的(50.41±3.69)mm、左室射血分数(58.77±2.95)%高于对照组的(51.14±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8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8(142.81±4.37)ng/L和超敏C反应蛋白(5.02±0.49)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95±4.66)ng/L、(10.48±1.6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6%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因此,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 98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7.57±1.33)kPa、PaCO2(5.13±0.59)kPa及pH值(7.31±0.19)均优于对照组的(7.02±1.15)kPa、(5.96±0.73)kPa、(7.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HR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及心功能指标,安全性高,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接收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天数、AMI的再次复发率以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不定期随访,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卧床天数上均较观察组患者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小于对照组的99.4%,观察组AMI的再次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不仅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减少花费,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还降低了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AMI的再次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命体征、累积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用2019年5月—2022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给予球囊反搏(IABP)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ECMO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累积液体平衡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心率、中心静脉压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常规组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3d内每日累积液体平衡量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常规组下降更快(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ECMO支持技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并于溶栓治疗1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治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94%(2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冠脉血流,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辅治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LVEF、LVEDD及LVESD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辅治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参照组行半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用药,研究组行全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用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参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24±5.77)mm小于参照组的(57.33±5.58)mm,左室射血分数(LVEF)(58.05±6.11)%高于参照组的(52.39±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参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联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可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安全性高,全剂量用药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讨PCI手术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某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0例PCI手术介入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75%(P0.05);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LVEF高于对照组,LVE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7.50%(P0.05),研究组死亡率0%(0/40)低于对照组5.00%(2/40),但差异小(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PCI手术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通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来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和心功能,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