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麻醉安全计,日本麻醉学会制定麻醉安全监测指南。麻醉中要求麻醉医生不擅离病人,监测通气、氧合、循环、体温、肌松状况等,并于麻醉前检查及维护麻醉机等设备。  相似文献   

2.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基于原始脑电图的一种麻醉深度监测指标,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术中监测麻醉深度能提高麻醉质量和手术安全性,通过合理调控麻醉深度,减少麻醉用药量和避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关于BIS监测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实际意义或价值以及BIS值判读准确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仍是人们一直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现就肌松药对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影响及相关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 麻醉深度判断一直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量化麻醉深度的监测手段,随着BIS监测的普及,其应用价值也不断得到更深入的认识. 目的 就BIS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内容 术中BIS监测可以使麻醉医师以适合的麻醉深度为目标个体化按需给药,既有助于避免麻醉过浅导致术中知晓,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醉过深而造成的术后恢复延迟,这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麻醉尤其重要.术中BIS监测有助于通过避免麻醉过深加快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并可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对于围术期全脑缺血的高危患者,术中BIS突然下降可能提示脑灌注不足.BIS监测可能还有助于对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的预后判断,但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监测时间和界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趋向 术中BIS监测能够预防术中知晓和避免麻醉过深,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并在肝病患者神志判断和麻醉、高危手术围术期脑缺血监测及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判断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术中进行多气体监测和其它监测的全麻病例91例,9例病例麻醉中做了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快速诱导插管时SPO2较高,PETCO2明显降低。麻醉中PETCO2也比麻醉前有所下降,机体呈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状态。麻醉结束恢复时PinCO2及PETCO2均比麻醉中升高。麻醉中进行多气体监测及血气分析对于指导全麻诱导插管、维持麻醉平稳、协助确定解除麻醉及拔除气管导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 神经外科术中诱发电位监测是减少神经损伤、维护神经功能完整性、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目的 讨论神经外科围术期影响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因素.内容 术中各种生理指标、麻醉用药及麻醉技术均会直接影响神经监测的质量和成功率.趋向 探讨围术期诱发电位监测时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下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下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岳忠勇,徐克俭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已较广泛地使用于临床麻醉监测,但对其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的报告不多。本文观察65岁以上老年人硬膜外麻醉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麻醉中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62例,现报道如下。资料...  相似文献   

7.
麻醉对术中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发电位(EPS)能监测术中运动传导束和感觉传导束的功能.在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前景。已有报道EPS监测用于颅内手术和脊柱手术的术中监测以减少术后感觉和运动功能缺陷.也有报道其用子胸主动脉手术.监测术中有无脊髓缺血。很多常用的麻醉药物对EPS监测有抑制作用.而且某些麻醉药物对其抑制呈剂盛依赖性。因此.较好的了解麻醉药物对EPS的影响.才能更好的发挥EPS监测的作用。本文就麻醉对术中EPS监测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无创脉率——氧饱和度监测因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992年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已将NPO作为术中和麻醉恢复室标准监测。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及安全意识水平的提高SPO_2监测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国内麻醉同行的重视,本文就高位硬膜外麻醉下SPO_2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麻醉与脑氧供需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叙述了脑氧平衡的生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麻醉手术过程中脑氧供需平衡监测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不同麻醉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认为麻醉过程中监测脑氧供需平衡意义重大,有助于麻醉手术过程中进行脑保护。  相似文献   

10.
麻醉与脑氧供需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文简要叙述了脑氧平衡的生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麻醉手术过程中脑氧供需平衡监测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不同麻醉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认为麻醉过程中监测脑氧供需平衡意义重大,有助于麻醉手术过程中进行脑保护。  相似文献   

11.
听觉诱发电位对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是现代临床麻醉学中急待解决的老问题,本文就听觉诱发电位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对于手术禁忌或高风险手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作为开放性手术的替代疗法.麻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的 总结目前关于TAVI麻醉监测管理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内容 从术前评估、麻醉方法、术中监测、术中以及术后管理等5个方面综述TAVI的麻醉进展. 趋向 目前国内TAVI麻醉研究较少,麻醉医师安全有效地监测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小儿麻醉与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系统总须应性(Crs)是麻醉期间一英重要的呼吸监测指标。麻醉中的多种因素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干扰正常的呼吸功能。小儿麻醉较成人麻醉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探讨小儿麻醉中影响Crs的因素和机理,对于麻醉期间呼吸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脊柱脊髓术中监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e HW  Sha C  Yuan QG  Jiang HZ  Yang YM  Wang DM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92-1096
目的 探索应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在脊柱脊髓手术中进行神经监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间在我科接受脊柱脊髓手术共37例患者,术中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和依托咪酯+芬太尼技术进行麻醉,应用双频指数(BIS)和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麻醉深度与肌松状态,使用TMS-MEP进行术中监测.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和麻醉深度对TMS-MEP的影响,并分析TMS-MEP监测操作的可行性及其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 以安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的11例患者无法记录到TMS-MEP;使用依托咪酯+芬太尼技术麻醉的26例患者,MEP均记录良好.与麻醉前相比,术中的MEP波形一般都能够保持,但其波幅显著下降、潜伏期亦明显延长(P<0.05).随着麻醉和肌松的加深,MEP的波幅会进一步降低,而潜伏期的变化相对较小.在麻醉相对平稳的情况下,MEP波幅能保持相当的平稳.MEP操作对手术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成功记录MEP的患者中有6例(23%)因为术中MEP波幅下降超过50%而向术者发出报警,其中仅1例患者术后肌力较术前下降.结论 应用TMS-MEP进行脊柱脊髓手术的术中监测是一项有效而切实可行的技术,依托咪酯+芬太尼麻醉技术适用于使用TMS-MEP进行术中监测的手术,BIS、TOF等麻醉、肌松监测指标的应用有助于维持术中麻醉的平稳和对TMS-MEP监测结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心脏手术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存在特别的挑战。术中除了基本的和高级的监测措施,麻醉医生会考虑应用普通的或经过处理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监测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有力证据显示,与普通监测相比,术中合并经处理的EEG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可有效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也有与之冲突的证据显示,心脏手术麻醉应用BIS可改善“快通道麻醉”,减少麻醉药的使用和及早发现脑缺血。最近一项大样本研究显示,对于预防术中知晓,BIS监测并不优于呼气末麻醉药浓度监测。目前有众多麻醉学文献关注综合EEG监测,包括一些非专用的处理后的指数。研究表明,通过专业训练,麻醉医生可以从普通的EEG轨迹采集到有用的数据。本综述中,我们对心脏手术人群术中BIS和额叶EEG监测的优势和局限性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全身麻醉由镇静、镇痛/抗伤害性刺激和肌肉松弛三要素组成,只有同时使全身麻醉的三要素都达到合适状态,才能获得理想的麻醉深度,但由于全身麻醉的三要素产生的机制不同,目前没有一种技术或参数能够同时监测全身麻醉的三个要素,所以麻醉深度仍采用对不同要素分别监测。当前已有标准的麻醉镇静深度和麻醉肌松深度的监测,但麻醉镇痛深度的监测仍在探索阶段,现将近年来麻醉镇痛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于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7.
小儿麻醉与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系统总须应性(Crs)是麻醉期间一英重要的呼吸监测指标,麻醉中的多种因素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干扰正常的呼吸功能,小儿麻醉较成人麻醉有自身特点,因此探讨小儿麻醉中影响Crs的因素和机理,对于麻醉期间呼吸监测和管理具有得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脊柱矫形术中 ,监测体感诱发电位 (SEP)预防手术操作对脊神经系统的损伤 ,并结合脑电双频指数 (BIS)监测麻醉深度。方法  6 0例脊柱侧凸病人 ,术前均无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诱导插管后以静脉复合用药维持全麻。在麻醉前及术中可能损伤神经的操作时段分别监测并记录SEP ,以P40或N5 0波幅下降 >5 0 %和潜伏期延长 10 %为脊神经损伤的阳性标志 ,术中BIS持续监测以观察麻醉深度。结果 全组病人在SEP监测下完成手术 ,术后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麻醉中BIS值控制在 6 0以下 ,无术中知晓。结论 术中SEP监测可完全替代“唤醒试验” ,防止脊神经系统损伤。全凭静脉麻醉可基本消除麻醉药物对SE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S值广泛用于术中麻醉深度的监测.研究表明,1岁以上腹部手术患儿BIS值与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呈负相关,可准确地监测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1].然而在没有伤害性刺激的条件下,BIS与CETSev是何关系,其是否还能准确监测七氟醚麻醉深度,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BIS监测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麻醉深度的监测有利于调控麻醉药的用量,实现用最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好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防止麻醉药物过量所造成的危险,缩短苏醒过程,还可以避免术中知晓。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一种麻醉深度的监测工具,能较好地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同时,还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已成为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BIS在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