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吕安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9,(4)
本文综述了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程度的比较研究、心脏毒性的机理以及影响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颜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4,15(3):158-161
布比卡因入血后,除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及惊厥外,并有严重的心脏毒性,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抑制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临床上有以下特点:(1)布比卡因中毒大多发生在一次性用量超过125mg时,循环虚脱出现较早,往往与惊厥同时发生,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强而持久;(2)大剂量布比卡因误入血管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室颤,心跳骤停,且对各种治疗的反应较差,复苏困难;(3)孕妇对布比卡因更为敏感,低氧酸血症则明显增强布 相似文献
3.
4.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是区域麻醉时难治性并发症,本文从拟肾上腺能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可乐定等对布比卡因心脏毒性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是区域麻醉时难治性并发症,本文从拟肾上腺能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可乐定等对布比卡因心脏毒性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7.
布比卡因(Bupivacaine)具有麻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治疗指数高等特点。但自1977年出现布比卡因严重并发症的报告。因此,有必要对布比卡因心脏中毒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药物行肛周局部浸润麻醉在混合痔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行局部浸润麻醉的混合痔切除术350例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混合液组(B组),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混合液行局部麻醉。结果:两组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B组(P0.05或P0.01),术后第2、4、6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用罗哌卡因行肛周局部浸润麻醉在混合痔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可靠,术后镇痛作用好,术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兴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7,(3)
作者对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简介,目前认为其发生机理主要包括负性肌力作用,传导异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为临床防治布比卡因心脏毒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取条件相同能经阴道分娩的ASA分级Ⅰ 级足月妊娠产妇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0.1%罗哌卡因+3ug·ml-1芬太尼组,B组为0.1%的布比卡因+3ug·ml-1芬太尼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摸拟疼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生命体征、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MBS评分A组15例(100%)均为6分,所有产妇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而B组仅10例(67%)为6分,即67%的产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等浓度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中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等数据库中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对比研究,利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Man 5.0进行系统评价,重点分析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低血压发生率间的差异. 结果 12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其中罗哌卡因组362例,布比卡因组377例.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具有较短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Z=2.24,P=0.02,I2=20.5%,P>0.05),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Z=5.70,P<0.01,I2=58.9%,P>0.05),但两者低血压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1.06,P>0.05,I22=0,P>0.05).结论 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确切,运动阻滞恢复快,具有较高的硬膜外阻滞麻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观察比较小剂量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肛肠疾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ASAI,Ⅱ级肛门直肠部择期手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两组腰麻用药分别为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用量均为1.5ml。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和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两组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82.5±26.8)s和(145.7±27.4)S(P〈0.01),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12.7±4.2)min和(8.0±3.5)min(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分别为(125.9±32.5)min和(158.8±38.7)min(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程度、阻滞平面相似,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疾病手术,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运动阻滞程度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低浓度同效价的氯普鲁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51例,年龄22~33岁,ASAⅠ或Ⅱ级,单胎头先露,无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症,经产前检查适合从阴道自然分娩,并且排除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及分娩镇痛时平面超过T10的产妇,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0.5%氯普鲁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过程胎心、宫缩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三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S: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同效价氯普鲁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均有良好的分娩镇痛作用,且氯普鲁卡因和罗哌卡因一样,运动神经阻滞较轻。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0.5%罗哌卡因;Ⅱ组:0.5%左旋布比卡因;Ⅲ组:0.5%布比卡因。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Ⅰ、Ⅱ和Ⅲ组首次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4.38±1.57)、(14.75±0.50)和(13.80±1.30)ml。Ⅰ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Ⅲ组长(P〈0.05),Ⅰ组Bromage评分为1分的例数多于Ⅲ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SBP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0.5%罗哌旨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 相似文献
17.
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在小儿阻滞麻醉中的镇痛效果确切,运动阻滞程度较低.加用可乐定或S(+)-氯胺酮可显著延长其镇痛时间.罗哌卡因用于年长儿持续硬膜外阻滞的推荐剂量为0.4 mg·kg-1·h-1.罗哌卡因在新生儿及婴儿中的清除率降低,持续硬膜阻滞时应适当降低剂量,输注时间不宜超过(36~48)h.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继布比卡因(bupivacaine)后问世的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独特的临床药理。本文拟对它与布比卡因比较。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六组:生理盐水组(N组)、1.065%布比卡因组(B组)、1.5%罗哌卡因组(R组)、5%利多卡因组(L组)、5%利多卡因+1.065%布比卡因组(LB组)和5%利多卡因+1.5%罗哌卡因组(LR组),每组8只。麻醉后行鞘内置管手术,于术前1d测定各组大鼠的甩尾潜伏期(TF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作为基础值,再分别于鞘内注药后1、2、3、4d测试各组大鼠的TFL和MWT;分别观察大鼠鞘内注药后10、30min、1、2、3、4h及注药后1、2、3、4d各时点的双后腿运动情况,记录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的变化。术后4d观察完上述指标后处死灌注,取脊髓及马尾组织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脊髓的病理改变,并对马尾神经进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鞘内注药后1~4dLR组TFL明显长于N、L、B、R、LB组(P0.05);L、B、R、LB组与N组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组大鼠各时点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组大鼠鞘内注射后运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N、L、B、R、LB组。L、B、R、LB组与N组病理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N、B和R组脊髓结构正常。L和LB组见马尾神经纤维局灶水肿。LR组见马尾神经纤维水肿及脱髓鞘改变,伴尾段脊髓后角白质的水肿。透射电镜:B和R组仅见轻微的有髓神经纤维及无髓神经纤维水肿,L和LB组部分有髓神经纤维出现局灶板层结构疏松,LR组见轴索肿胀、变型、轴索与髓鞘分离,无髓神经纤维轮廓消失。结论 5%利多卡因复合1.5%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后的脊髓神经毒性较其单独注药明显增强,而复合等效浓度的布比卡因后,其脊髓神经毒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及氟哌利多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哌卡因化学结构类似于布比卡因。动物实验表明,罗哌卡因具有较小的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1]。两种药物在较低浓度下用于脊麻-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研究较少。本文观察CSEA后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及氟哌利多应用于PCEA时效果的差异,探讨罗哌卡因及氟哌利多在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