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未诊断糖尿病(DM)的空腹血糖(FPG)正常的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患者糖代谢状态.方法 拟诊CAD患者442例均行冠脉造影(CA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根据CAG结果分为正常组、冠脉粥样硬化(CAS)组和CAD组,比较各组糖代谢异常(AGM)情况.结果 研究个体总的AGM为53.2%,其中CAD患者AGM为61.9%,包括40.5%DM患者和21.4%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均高于正常组的38.2%、30.6%及7.6%,差异有显著性,而与CAS组比较没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AD患者存在IGT和DM的风险分别是正常组患者的2.1倍和4.6倍.在纠正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hs-CRP等因素后,CAD患者存在AGM风险仍然较正常组患者明显升高.结论 FPG正常的CAD患者普遍存在AGM.在关注CAD患者FPG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关注患者的糖负荷后血糖,必要时从CAD的前期病变,即CAS阶段开始.OGTT应该作为CAD患者或全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符合冠心病诊断的23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50.9%,糖调节受损患者占20.4%,总的糖代谢异常者占71.3%。51.7%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入院前被漏诊,入院前确认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欠佳。结论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并发糖代谢异常,并且需要OGTT试验及时发现入院前被漏诊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医师要更多地关注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8):820-82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符合冠心病诊断的23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50.9%,糖调节受损患者占20.4%,总的糖代谢异常者占71.3%。51.7%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入院前被漏诊;入院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欠佳。结论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并发糖代谢异常,并且需要OGTT试验及时发现入院前被漏诊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医生要更多地关注冠心痛患者的糖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以及其糖代谢状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006年1月~7月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3例,均在人院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测定0h及糖负荷后2h血糖.与同期青壮年冠心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和不同糖代谢状况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双支及3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VS54.22%,P〈0.01),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VS45.78%P〈0.05),弥散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79%VS32.53%P〈0.001)。研究组中.Ⅱ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出现,多支病变、弥散性病变和末梢型病变发生率增加(P〈0.001)。结论:糖耐量异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多表现为多支、弥散性和末梢血管病变,且随Ⅱ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增高而增加。通过糖耐量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对糖代谢状况的分析,探讨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4~12月,贵阳医学院明确诊断的冠心病住院患者480例.分析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相关性.结果 480例冠心病患者,414例(86.25%)存在糖代谢异常,单纯测空腹血糖,新诊断的糖尿病中漏诊52.14%,糖代谢异常漏诊69.86%.346例未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异常245例,占70.81%.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出糖代谢异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6例未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相关性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46、r =0.732(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大部分合并糖代谢异常,应对冠心病患者常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尤其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调节受损简单易行的诊断标准,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及早干预,防止糖尿病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调节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所有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PG),对其中FPG〈7.0mmol/L未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128例冠心病患者单纯FPG检测糖尿病检出率为20.3%,糖调节受损率为16.4%;结合OGTT方法诊断的糖尿病检出率为52.3%,糖调节受损率为30.5%。如果不进行OGTT检测,32%的患者将不能被诊断出糖尿病,14.1%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将被漏诊。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合并糖调节异常,需进行OGTT检测对其糖调节状况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正常血压患者的未诊断的糖代谢异常状况并探讨哪些EHT患者是口服葡萄
糖耐量试验(OGTT)的合适检测对象。方法这一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895例EHT住院患者和486例正常血压住院患者。数据
收集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参数以及身体测量等。结果EHT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在基线水平(P<
0.001)和OGTT检测后(P<0.001)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整体上,76.4%糖耐量异常患者和78.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没
有执行OGTT情况下会被漏诊。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的存在和严重性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显著相关。空
腹血糖大于等于5.6 mmol/L、高血压病程超过10年、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大于3 mg/L及高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
是预测糖代谢异常存在的经济有效的指标。结论EHT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异常,且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利用OGTT检
测那些存在糖代谢异常预示指标的EHT患者的血糖状况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糖耐量试验(OGTT)的合适检测对象。方法这一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895例EHT住院患者和486例正常血压住院患者。数据
收集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参数以及身体测量等。结果EHT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在基线水平(P<
0.001)和OGTT检测后(P<0.001)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整体上,76.4%糖耐量异常患者和78.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没
有执行OGTT情况下会被漏诊。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的存在和严重性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显著相关。空
腹血糖大于等于5.6 mmol/L、高血压病程超过10年、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大于3 mg/L及高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
是预测糖代谢异常存在的经济有效的指标。结论EHT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异常,且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利用OGTT检
测那些存在糖代谢异常预示指标的EHT患者的血糖状况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摘要:目的:探讨无糖代谢异常史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状况.方法:对无糖代谢异常史的15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随意餐后2h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代谢状况.结果:无糖代谢异常史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经OGTT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21.3%,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36.0%,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7.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以及其糖代谢状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006年1月 ̄7月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3例,均在入院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测定0h及糖负荷后2h血糖,与同期青壮年冠心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和不同糖代谢状况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双支及3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vs54.22%,P<0.01),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vs45.78%P<0.05),弥散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79%vs32.53%P<0.001)。研究组中,Ⅱ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出现,多支病变、弥散性病变和末梢型病变发生率增加(P<0.001)。结论:糖耐量异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多表现为多支、弥散性和末梢血管病变,且随Ⅱ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增高而增加。通过糖耐量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二支及三支病变组,同期另择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对象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2hPG及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二支及三支病变组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均P〈0.05)。血糖正常者84例,糖调节受损32例,糖尿病36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44.7%。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各组间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样,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多支病变率(二支及三支病变)也逐渐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较糖代谢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FPG、2hPG、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糖调节受损的患者多支病变率、弥漫性病变程度与糖尿病患者相似。应加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早期发现及干预,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7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CAG),57例空腹血糖正常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根据CAG结果分冠心病组(CAD)、非冠心病组(非CAD),分析危险因素的差异;冠心病组分为糖尿病组(DM)、糖调节受损组(IGR)、正常血糖组(NGT),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糖代谢异常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14,P<0.05)。冠心病IGR组和DM组多支病变患病率,分别75%和50%,NGT组单支病变患病率55.6%,重度病变患病率DM组80%,NGT组77.8%。男性、DM、IGR、吸烟、危险因素累计数在CAD组与非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48.6%通过OGTT诊断,OGTT应列为心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病变重而弥漫,正常血糖以单支病变多见,病变重而局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并探讨糖耐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7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A组正常糖耐量(NGT)患者100例;B组糖耐量下降(IGT)患者47例;合并糖尿病(DM)患者(C组)60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的受累情况. 结果 207例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紊乱51.68%;冠状动脉病变C组双支、三支病变发生率(36.67%、46.67%)高于B组(29.79%、31.91%)和A组(28.24%、31.21%)(P<0.05);C组单支病变发生率(16.66%)低于B组(38.30%)、A组(38.55%)P<0.05);而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程度c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63.33%)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36.17%)与A组(4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发生率高,病变更严重、弥漫,但糖耐量下降并不影响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糖代谢分布及血管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首次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的糖代谢分布,分析血管造影特点。方法对55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测量形体参数,检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用1999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评价糖代谢分布,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判标准和Gensin i评分系统对造影结果进行定量评价,根据造影结果及糖代谢状态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0岁(60.1±9.7),277例(50.1%)糖耐量正常,276例(49.9%)糖代谢异常,其中糖调节受损127例(23.0%),新诊断糖尿病61例(11.0%),已知糖尿病88例(15.9%)。冠心病组中糖代谢异常者多于非冠心病组(56.4%和34.5%,P<0.05)。糖尿病组多支病变发生率和Gensin i积分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63.8%和44.1%,15分和20分(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糖代谢异常多见,糖尿病患者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的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情况。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276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91例,糖尿病前期组134例,正常血糖组51例,分析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大小,长度,多少等,并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心血管事件进行分析。结果3组在置入支架直径和长度方面无差异,在置入支架数目方面有差异,糖尿病组2.27±1.48,糖尿病前期组2.00±1.14,血糖正常组1.70±0.86(P〈0.01),置入支架后的短期临床事件无差异。结论血糖水平不同影响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数目,但不影响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糖代谢的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经颈动脉彩超发现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择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稳定在无明显差异范围内的187例患者进行观察。按检查结果及病史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47),合并糖耐量减低进行比较组(IGT组,n=68)及合并糖尿病组(T2DM组,n=72)。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及检查结果等各项资料并对比。结果 T2DM组、IGT组的病例数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组及T2DM组中的吸烟人数比例、高血压人数比例及BMI、WHR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C反应蛋白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组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NGT组且明显低于T2DM组,且上述指标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呈正相关。结论糖代谢异常为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CRP、BMI、WHR同样为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符合冠心病诊断纳入标准的择期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201例。其中既往确诊为糖尿病38例,未确诊糖尿病的163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等。结果:201例中,已确诊糖尿病为38例(18.91%),经OGTT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4例(21.89%),冠心病合并单纯糖耐量减低59例(29.35%),冠心病合并单纯空腹血糖受损15例(7.46%),冠心病合并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为5例(2.49%),冠心病合并正常糖代谢40例(19.9%)。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比较,腰围、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超重、血压、血脂异常,尽早通过OGTT试验发现糖代谢异常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妊娠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分析方法,对GDM56例(GDM组)、GIGT34例(GIGT组)和9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及GIGT组孕妇孕次、既往产次及不良孕产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GDM组及GIGT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均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为GDM和GIGT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多次妊娠、不良孕产史及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对GDM和GIGT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