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学习,从而了解昆山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状况.方法 登录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后台,查询竞赛期间所有在线测试和考试记录,综合分析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等情况.结果 昆山市中小学生平均分数为78.68,知识知晓率为73.97%,行为认知正确率为88.10%.结论 昆山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知晓率尚未达到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应继续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管理,针对基本医疗、安全与急救知识等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的运行效果。方法利用记录跟踪方法记录所有记录并进行判断,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情况,以及各知识点的正确情况。结果通过测评系统得到的总体知识知晓率为79.28%,行为形成率为89.11%。江苏省参加本次测评人员的知识知晓率为79.27%,行为形成率为89.13%,与外省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知识点的正确率高低不等。结论利用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测试可得到人群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形成情况,并可实时测评各地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素养知识的薄弱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状况,分析农村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制定统一的"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与"农村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表",于2009年5~6月抽取万州区农村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完全小学各1所,对其中850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43人,10道健康知识总知晓率72.36%(6100/8430),其中高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69.68%,初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0.20%,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8.49%;10道健康行为总形成率79.28%(6683/8430),其中高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78.15%,初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79.32%,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80.67%。结论万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健康知识知晓率,且部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低,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知识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苏州市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过程中,对所有申报学校开展健康素养监测,以了解苏州市中小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6,130名中小学生,分别采用省里统一下发的《2012年初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一)》和《2012年小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一)》进行测试。结果苏州市中小学生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1.55%,行为认知正确率为81.13%。女生的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均略高于男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知识要点中,"科学健康观""传染病控制""慢性病防治"3方面有待加强。结论苏州市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中小学生均达到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要求,但存在性别差异,而且知识要点的掌握有待加强。要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坚持健康促进学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对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养成的影响。方法常熟市2011年度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的30所中小学,使用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在创建前后进行网上测试,比较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结果创建后,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创建前的80.16%,上升为85.58%;健康行为认知正确率由创建前的89.47%,上升为9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对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和行为形成情况的基线调查,并在创建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4.95%,健康行为认知正确率提高了近4.91%。干预前知晓率最低的前3个知识点知晓率在干预后均提高了10%以上。结论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对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镇江市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对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作用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将镇江市31所申报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作为创建组,进行学生健康素养的基线调查和1年后的效果评估。采用江苏省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小学生2套问卷,进行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基线和效果评估。另外,将随机抽取的10所中小学校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创建组学生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创建组学生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基线调查时的83.21%和78.68%增至91.14%和9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学生的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基线调查的74.28%和74.39%增至85.36%和8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建组学生的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具有良好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现况调查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知晓率及其态度行为,为开展学生营养宣教及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奉贤区8所中小学校中的4~7年级共2 163名学生进行奶类相关营养知识、态度及饮奶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奶类相关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0.83%,初中生奶类营养知晓率(84.00%)高于小学生(77.86%),女生奶类知识知晓率(85.30%)和营养态度积极性高于男生(77.41%),男生饮奶行为正确率(35.57%)高于女生(3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科学知识读物是学生获取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奉贤区中小学生对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营养态度一般,饮奶行为正确率较低。社区在加强学生营养知识宣教的同时应引导中小学生正确饮奶,改善学生营养态度及饮奶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对校园卫生现状的评价。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0所农村中小学校计321名学生卫生防病知识、行为及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和校园卫生现状看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42.58%,行为正确率为45.39%,初中生的行为正确率低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73%的学生喜欢健康教育课,大部分学生对校园饮水、厕所等卫生现状评价不满意。结论农村中小学生卫生知识贫乏,个人卫生习惯和学校卫生条件差,多数学生渴求良好的健康教育,必须抓住中小学阶段的有利时机,并创造条件进行健康教育和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苏州市小学生健康素养干预,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开展为期一学年的的健康素养干预,综合分析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结果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认知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3.01%、83.76%提高到干预后的85.98%、8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学校健康促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