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43-44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的风险因素,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建立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为61.2%,患者年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损伤类型、CT分级、脑疝、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显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类型及CT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后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192例无溃疡病史的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作病例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后容易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其机制较复杂.结论 早期预防及正确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相应治疗的120例ACI患者。总结归纳出导致ACI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单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应激性溃疡低于未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ACI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CI类型、ACI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肠内营养是导致ACI患者发生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因素(P<0.05)。通过对ACI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进行单因素分析,把年龄、ACI类型、ACI严重程度、GCS评分及肠内营养是导致ACI患者发生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CI类型、ACI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导致ACI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激性溃疡在ACI患者中的并发率相对较高,临床应对其年龄、ACI类型及ACI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以制定更为完善、有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积极采取预防护理措施,避免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 1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39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原因与颅脑损伤严重、血糖、血压、体温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结论颅脑损伤严重、体温过高、高血糖、血压过低可引起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针对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贺玉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84-398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先兆表现及预见性护理,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我科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并发应激性溃疡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与预见性护理。结果 150例中并发应激性溃疡50例,其中伴有低氧血症及低血压、血糖升高、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概率高于其他患者。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做好早期预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易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和预见性护理;对于已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消除应激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胃酸,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能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6.
王宝凤 《安徽医学》2013,34(12):1847-184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7.32%.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严重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死亡率达30%-50%,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如何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步骤之一,我科从1998-2002年期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69例,其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2例,现对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作一回顾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薛祥云  丁涟沭 《重庆医学》2003,32(8):1057-105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27例出血均得到控制,大便隐血试验转阴,无1例死于胃肠道大出血。结论 颅脑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要注重对本病的预防,在治疗上尽量去除各种可能的损伤因素,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防止处理不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发生率可高达40%~80%[1],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应激性溃疡的形成.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提高抢救率,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8例,占51.35%.现结合本组统计资料,将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着重加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及应激性溃疡相关护理工作。结果:49例患者经治疗后1周内停止出血,且无复发;2例患者因原发病病情恶化死亡;2例患者因严重消化道溃疡出血死亡。结论:护理措施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干预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溃疡导致的出血,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德胜  莫祖娥 《河北医学》2013,19(5):688-69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预后良好率为67.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钠血症、合并伤和术后感染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康复训练到位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因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溃疡患者84例(住院时间〉7d,入院后均进行常规降颅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止血治疗),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无药物组,B组予抑酸剂泮托拉唑,C组予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D组予泮托拉唑+硫糖铝,①观察A组患者胃粘膜内pH值(PHi),胃液pH值,血糖值与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②观察四组患者胃液PH值,应激性溃疡出血率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①PHi值降低、pH值降低及血糖升高时出血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②出血率:A组最高并明显高于B、C、D组,D组最低,胃液pH值:A组最低并明显低于B、C、D组,D组最高;溃疡愈合时间:A组时间最长并明显高于B、C、D组,D组时间最短。结论①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粘膜损害,高血糖等因素有关;②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措施应在常规降颅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止血治疗后加用抑酸药与胃粘膜保护剂联合用药以更好的降低出血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2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53例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率20.6%,使用呼吸祝感染率53.1%,肺部感染死亡率与植物生率38.8%。非肺部感染死亡率与植物生存率16.7%有显著差异。结论肺部感染与颅脑损伤程度,年龄(老年人)胸部外伤,治疗措施有关,肺部感染直接影响临床预后,临床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原发病时应随时警惕肺部感染的出现并作出及时处理,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7-80
目的 评价凝血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3 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伤后3 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FIB、PLT 及DIC 评分),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根据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根据伤后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PT 明显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PT、D-二聚体及DI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APTT、FIB 及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GCS评分、PT 和APTT 延长、D-二聚体升高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GCS 评分、PT 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凝血功能水平判断患者病情,从而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卿帅  田凯  吴柯  张努  周力平 《吉林医学》2010,31(32):5717-57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7d。记录患者入院当日及术后3、7、14d的GCS评分,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概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CS评分更高,应激性溃疡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可降低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及相关的发病机理.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组(治疗组)45例与兰索拉唑组(对照组)45例,人院后两组均积极接受颅脑外伤对症处理包括开颅手术,脱水,激素,冬眠低温等治疗,并每日给予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应用铝镁加混悬液,由胃管注入,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即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损害严重程度(NN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NS、GC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NNS、GC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对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具有较强的预防性作用,同时对颅脑损伤患者短期内行为学评价及神经功能评价具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半球间积液与并发脑积水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1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相关情况(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颅外损伤情况、GCS评分、四肢肌力、及瞳孔情况、CT表现)进行总结;所有研究对象均行标准重度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定期随访6月;同时采用SPSS18.0软件,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半球间积水和脑积水之间的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并发脑积水的概率为38.09%。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半球间积液可能是预测早期脑积水发生的影像学指标。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①重度颅脑损伤的原发性损伤破坏了脑脊液循环机制;②颅内压力平衡机制的改变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同时通过连续观察CT片,发现很多患者半球间积水有向脑积水演变的过程,笔者推断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脑积水可分为脑内压力变化组织移位和蛛网膜颗粒的功能降低、消失两个阶段。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是否发生半球间积液来指导临床:如患者早期即出现半球间积液,那么我们可进行积极治疗预防脑积水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和防治。方法: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5例,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113例。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针剂(洛赛克针剂)可以降低发生率,应用地塞米松发病率高。结论:应激性溃疡出血与重型颅脑损伤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