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以服内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内眼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治、护理。将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最终失明。而科学的护理能为患者在发病期间,减轻痛苦,缩短疗程,促进康复,因此,除积极采取医疗措施外,还应重视护理措施,现将临床IOO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65例,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病程10~20天左右。平均15天,此病分为双眼疾患,但常为一眼首先发病,双眼同时发病少。女性比男性多。2全身护理要点一般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多重视…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应迅速使用强有力的局部和全身综合性降眼内压药物治疗,待眼压降至正常,炎症反应静止后即选择手术.如经充分药物治疗24 h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内压,即应急症进行降眼内压手术,以挽救和保护视功能.我院1990年2月-2000年10月间,对住院的26例2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持续高眼压经药物治疗24 h仍不能控制者,施行了小梁切除术,取得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四种抗青光眼药物对新诊青光眼病人呼吸循环系统及眼内压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种抗青光眼药物对新诊青光眼病人呼吸循环系统及眼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新诊青光眼患者141例,进行全面的眼科、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检查,包括心电力图及肺活量测定。每位病人应用4种青光眼药物中的一种,连续观察3个月,随机选择一眼记录,4组间行x^2检验及变异数分析。结果:无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组还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closed-angle glaucoma,CCAG)组,latanoprost都显示出最明显的降眼压作用,眼压分别降低8.9mmHg(P=0.005)和4.1mmHg(P=0.33)。应用博利尼定(brimonidine)者41%发生全身性副作用;应用噻吗洛尔(timolol)者伴有心率减慢和肺活量降低;应用倍他洛尔(betaxolol)的病人55%以上自述有眼球刺激症状,28%的病人需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论:拉他前列素(latanoprost)控制眼压的效果良好,且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作为青光眼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鉴于老年青光眼患者有潜在的可逆性呼吸功能障碍,噻吗洛尔所致的呼吸储备降低应加以考虑。博利尼定的应用伴有大量的难以预料的全身副作用。倍他洛尔导致眼球刺激,控制眼压的效果较差。建议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药治疗青光眼时,应进行肺活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青光眼患者由坐位改为去枕平卧位时眼压随时间的变动规律。 方法 选择2012 年11 月- 2013年1 月在本院眼科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12 例(24 只眼),平均年龄(27.5±7.0) 岁,选择正常志愿者22 例(44 只眼),平均年龄(25.7±4.3) 岁。以回弹式眼压计为剂量仪器,患者及正常志愿者测试体位由坐位改为去枕平卧位,并且持续监测去枕平卧位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 及30 min 眼压。 结果 青光眼组坐位眼压为(16.875±9.441) mmHg(1 mmHg=0.133 kPa),去枕平卧位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 及30 min 眼压为(24.500±9.200) mmHg、(24.083±9.453) mmHg、(25.333±8.004) mmHg、(25.417±7.902) mmHg、(25.167±9.796) mmHg、(22.417±9.681) mmHg。正常志愿者坐位眼压为(17.409±2.576) mmHg,去枕平卧位相应时间分别为(24.136±3.550) mmHg、(23.273±2.815) mmHg、(22.682±3.772) mmHg、(21.727±3.718) mmHg、(18.955±3.415) mmHg、(18.091±3.407) mmHg。青光眼组去枕平卧20 min 后眼压增高到最大值,与坐位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继而眼压逐渐下降。正常人去枕平卧5 min 后眼压增高至最大值,与坐位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后眼压逐渐下降。 结论 青光眼患者及正常人平卧位眼压高于初坐位眼压,两组去枕平卧眼压均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6.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是由于局部或全身使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是临床中较少见且容易被忽视的青光眼类型,及时诊断和停药可以减少视力损失。本文从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等方面来综述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63眼)难治性青光眼的病人施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随访24月观察术后的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月,63眼的眼压变化从术前眼压(43.53±6.42) mmHg 降到(16.29±4.02) mmHg,成功率达到88.9%;而随访达12月的有44例,这部分病人术后眼压平均为(17.16±5.05) mmHg,成功率达84.1%。术后并发症包括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引流管内口堵塞、引流管与角膜接触等等。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是难治性青光眼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9.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眼科研究所Paul Sieving医生报道,一顶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早期青光眼的眼内压(IOP)可减缓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发展。研究人员强调指出,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使每年成千上万例青光眼患者得到帮助,以保住其视力。在早期青光眼试验研究中,共有255例年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正常眼、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及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与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相关性特征。尝试根据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OPA特征,协助早期诊断青光眼。方法 应用PASCAL动态轮廓IOP计,根据IOP波动规律,选择可匹配时间,随机测量正常眼28例(32眼)、视网膜脱离39例(42眼)、球后视神经炎7例(8眼)及青光眼患者61例(86眼)IOP与OPA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穿刺后IOP与OPA值,运用SPSS13.0双变量相关分析软件分析正常眼、视网膜脱离眼及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IOP与OPA相关性。结果 正常眼、青光眼患者IOP与OPA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正常眼,青光眼患者IOP与OPA显示相关系数更高。青光眼患者前房穿刺后,IOP下降伴随显著的OPA值下降,在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后,二者呈现密切的相关关系(r〉0.5),与正常人IOP与OPA关系有差异。视网膜脱离眼IOP与OPA值无明确相关性(r=0.328),视神经炎患者IOP与OPA负相关。结论 青光眼患者IOP与OPA显著相关性明确,即使IOP尚处于正常范围,也可以根据患者24h的IOP波动及其与OPA相关关系及门诊观察患者IOP与OPA的相关性,协助早期诊断青光眼。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对于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拉坦前列腺素,试验组采用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进行治疗。随访2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内压、血压、心率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眼内压的降低更加明显,昼夜变化显著降低(P<0.05),局部和全身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均未出现显著变化。结论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对于控制青光眼的眼内压的短期疗效确切,未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洼。方法:前瞻陛、非随机性选择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例1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切除术后13例22眼,应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的眼压以及视力、视野、房角及角膜内皮数等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眼压(23.07±4.01)mmHg,术后第1小时眼压为(25.07±3.65)mmHg,术后1d眼压降至(16.45±3.03)mmHg,术后1周为(18.39±2.71)mmHg,1个月为(18.14±2.15)mmHg,3个月为(19.04±2.35)mmHg,6个月为(18.17±2.23)mmHg。术后1d、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眼压下降最明显,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视力、房角、视野、角膜内皮计数无变化。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房角大部分开放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9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45只眼.①观察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派立明)治疗,分别于每日早晚8:00各给药1次,1滴/次,滴入患眼下方结膜囊内,压迫泪囊区3 min以上.②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噻吗心安)治疗,分别于每日早晚8:00各给药1次,1滴/次,滴入患眼下方结膜囊内,压迫泪囊区3 min以上.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6、12周测量眼压.每次测量3次,取均值.记录患者的血压、脉率及视野的变化,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12周的眼压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29.2%(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布林佐胺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且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安全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袁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109-110
本文通过对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概述,阐述了病理毒理学及基因组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我国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现状,对未来的治疗药物安全性作以展望。通过对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价进展的综述,旨在表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国际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青光眼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青光眼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会对青光眼患者眼压产生影响,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前房角为关闭状态,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为20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24个月,眼压持续稳定,术后1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骨盆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综述了骨盆骨折的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研究概况,为骨盆骨折的准确诊断、有效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