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并对其差异、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及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种细胞因子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升高,受到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3种细胞因子均有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0.2±3.2)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8±11.5)ng/ml,P〈0.01,缓解期增至(20.9±5.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085±50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89±71)ng/ml,P〈0.01,缓解期降至(212±115)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发作期TNF—α水平(207.34±31.2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3.48±32.17)mg/ml,(P〈0.01)],哮喘缓解期TNF-α水平(201.65±33.08)ng/ml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TNF—α水平高于缓解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IL-2、IL-8和TNF—α7水平变化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纽(DM纽)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39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做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DN患者纽血清中hs—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IL-6及TNF-α是2型D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s—CRP、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白爱国 《中原医刊》2011,(19):43-44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出血量、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脑出血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观察比较脑出血患者在不同出血量(小、中、大量)时的含量变化,同时对出院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观察IL-6、IL-8及TNF—α含量水平对脑出血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脑出血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大量、中量组的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小量组(P〈0.05);大量组的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中量组(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越高,NDS越高。结论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的测定可能反映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服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IL-6和IL-10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两组ACI患者治疗前hs—CRP、IL-6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而IL-10明显升高(P〈0.05)。此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ND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ACI患者较健康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6(IL-16)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IL-4、IL-16的含量。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浆IL-4、IL-13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IL-4和IL-16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KD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IL-17和TNF—α水平,并以4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结果KD急性期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L-4、IL-17和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IL~4仍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IL-4、IL-17和TNF—α水平均高于同期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IL-4与IL-17、TNF—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2,r=0.634,P均〈0.01),IL-17与TNF—α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r=0.761,P〈0.01)。结论KD急性期IL-4、IL-17和FNF—α水平的升高支持细胞因子介导的血管损伤在川崎病急性期病理机制上起了重要作用,对预测冠状动脉的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杰  张静静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71-72,7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不同时期急性胰腺炎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5例患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35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IL-6、IL-10、TNF-α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10、TNF-α随症状的加重而增加。结论血清IL-6、IL-10、TNF-α可预测急性胰腺炎的患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血清IL、TNF-α、NO、CRP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及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IL-6、IL-8、TNF-α、NO、CRP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血清中IL-6、IL-8、TNF-α、NO、CR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30例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组)血清IL-6、IL-8、TNF-α、NO、CRP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而缓解期(临床缓解组)血清IL-6、IL-8、TNF-α、NO、CRP与对照组相比仍然有差异(P〈0.05)。慢支患者血清IL-6与IL-8、IL-6与TNF-α、IL-6与NO、IL-6与CRP、IL-8与TNF—α、IL-8与CRP、TNF—α与CRP水平均呈正相关,余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慢支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CRP增高能反映其炎性变化;②免疫细胞分泌IL-6、IL-8、TNF—α参与慢支的炎性反应;③IL-6与肺血管的损伤有关;④血清NO降低反映肺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COPD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3种血清细胞因子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TNF-α、IL-8、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与2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IL-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而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结论:TNF—α、IL-8、IL-10参与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并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晶 《中原医刊》2011,(2):45-46,4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CRP、IL-6和IL-8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哮喘患儿血清IL-8、IL-10及TNF-α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各40例患儿和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IL-8、IL-10、TNF-α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L-10有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证实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可能与IL-8、TNF-α的上调,与IL-10的消耗性降低有关。说明IL-8、IL-10、TNF-α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度分层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按临床诊断分级分为:1级20例,2级30例,3级30例;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13例,中危组16例,高危组15例,极高危组36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IL-6、hs—CRP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IL-6和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水平及危险度分层递增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IL-6和hs—CRP浓度能反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危重程度,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危险度的新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程道金 《中原医刊》2011,(14):54-5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0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USA)法检测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IL-4、IL-8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对照。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1.31,7.71,均P〈0.01),IL-4与IL-8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血清高IL-4、IL-8水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军涛  牛凡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70-71,74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探讨其变化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ACS患者2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和IL-10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IL-10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组患者血清hs—CRP/IL-10比值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s—CRP/IL-10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均升高,hs—CRP/IL-10比值增大,示有炎症反应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炎症反应不平衡可能与ACS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肺方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豚鼠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免疫学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补肺方组,每组12只。卵清蛋白致敏加激发法制作缓解期哮喘豚鼠模型,用补肺方灌服2周,检测豚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γ(IFN-γ)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肺方组血清IL-8水平下降(P〈0.05);各组血清IL-4、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均数值出现IL广4下降、IFN-γ升高的趋势。结论:补肺方能调节哮喘缓解期豚鼠血清中IL-8、IL-4、IFN-γ含量,可能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玉秋 《中原医刊》2011,(22):27-2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血管紧张素U(AⅡ)、血红蛋白(Hb)、白细胞介素(IL)-10及IL-4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TNF-α、AⅡ、Hb、IL-10、IL-4的水平,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b水平逐渐降低,IL-10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程度加重高而降低,血清TNF-αA11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在各心功能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b水平、血清IL-10浓度与血清TNF-α、AⅡ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上述指标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积极纠正贫血,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上述指标变化,改善其心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72例中、重度ACOP患者分为常压氧(NBO)治疗组32例及高压氧(HBO)治疗组4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于入院时即刻、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OP入院时即刻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最低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IL—10水平减低(P〉0.05),24h后开始升高(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HBO组各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较NBO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TNF-α、IL-6、IL-8、IL-10参与ACOP的病理过程,HBO可减轻ACOP后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