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托特罗定联合黛力新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托特罗定联合黛力新治疗组60例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组60例,治疗时间为4周,以平均24h排尿次数、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前后24h排尿次数、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用组。结论托特罗定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给予护理干预联合托特罗定,对照组16例给予口服托特罗定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每日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每日急迫性尿失禁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联合托特罗定较单用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4例女性膀胱过度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7例,给予盐酸托特罗定片2mg;对照组97例,给予盐酸托特罗定片2mg,联合应用盐酸丙哌唯林片(10mg/片)20mg,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和85.6%,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平均24h排尿次数、平均24h尿失禁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独应用盐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与盐酸丙哌唯林片治疗效果不具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托特罗定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昌孝  黄颖川  王翰辉  李冬  袁正勇 《四川医学》2011,32(11):1721-1723
目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症状及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219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探讨托特罗定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在排除其它能引起贮尿期症状的原因后,共219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连续被纳入研究,其中110例患者予以单用托特罗定治疗,109例患者予以托特罗定联合膀胱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人群治疗前后OAB症状改善情况,从而提供一种较新的OAB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别予以单用托特罗定、联合使用托特罗定和膀胱训练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24h尿急次数平均减少2.5次(-38.5%),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减少1.5次(-75%),排尿次数减少2.9次(-29%),夜尿次数减少2次(-57.1%),每次排尿量增加60ml(36.4%);对照组24h尿急次数平均减少1.5(-25%)次,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减少0.8次(-36.4%),排尿次数减少1.8次(-15%),夜尿次数减少0.8次(-26.7%),每日排尿量增加35ml(22.2%)。两组患者OAB各症状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联合膀胱训练能明显改善女性OAB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Steven  A.  Kaplan  Claus  G.  Roehrborn  Eric  S.  Rovner  Martin  Carlsson  Tamara  Bavendam  Zhonghong  Guan  张鹏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2):67-76
背景:单独服用抗胆碱能药或α-受体拈抗剂对有下尿路症状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男性患者可能无效。目的:评价托特罗定缓释片(extended release,ER)、坦索罗辛以及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对同时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男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设计、地点及参试者:在美国95家泌尿诊所中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的男性患者均≥40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总分≥12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中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一项≥3分,膀胱状况自测结果为至少带来中度困扰,排尿日记中记录有尿频(24小时排尿次数≥8次)和尿急(24小时出现≥3次)情况,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于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招募患者,于2006年5月结束研究。 干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安慰剂(n=222)、4mg托特罗定缓释片(n=217)、0.4mg坦索罗辛(n=215)以及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n=225),为期12周。 主要观测指标:就患者对疗效的感受、排尿日记参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进行评估。 结果:在服用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的男性患者中,共有172人(80%)认为治疗有效。在服用安慰剂的男性患者中,共有132人(62%)认为治疗有效(P〈0.001)。在服用坦索罗辛的男性患者中,共有146人(71%)认为治疗有效(与安慰剂组相比P=0.06)。在服用托特罗定缓释片的男性患者中,共有135人(65%)认为治疗有效(与安慰剂组相比P=0.48)。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服用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的患者急迫性尿失禁发作次数(-0.88比-0.31,P=0.005)、尿急不伴尿失禁发作次数(-3.33比-2.54,P=0.03)、24小时排尿次数(-2.54比-1.41,P〈0.001)及夜尿次数(-0.59比-0.39,P=0.02)均显著减少。服用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总分(-8.02比安慰剂组-6.19,P=0.003)及QOL单项分值(-1.61比1.17,P=0.003)显著改善。各干预组均可良好耐受药物。各组需行插管的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较低(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组,0.4%;托特罗定缓释片组,0.5%;坦索罗辛组,0%;安慰剂组,0%)。 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托特罗定缓释片+坦索罗辛联合治疗(为期12周)对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其中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男性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酒石酸托特罗定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OAB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片)1片,2次/d,42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非那雄胺,5mg,1次/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g,1次/d,42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排尿情况,进行OAB症状评分(OABSS评分),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减少,每次排尿量明显增加。试验组治疗后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OAB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是治疗OAB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生活方式干预、膀胱训练和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同时给予电针治疗,电针取穴:会阳、肾俞、神门、关元、太溪。每天1次,疗程14 d。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口服托特罗定治疗,疗程为14 d。以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及最大膀胱压容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可以减少服药剂量,进而降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8.
补肾通淋汤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补肾通淋汤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补肾通淋汤水煎剂200ml,2次/d口服,对照组48例,给予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2mg,2次/d口服。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P〈0.05。结论:补肾通淋汤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托特罗定联合萘哌地尔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将35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托特罗定联合萘哌地尔治疗组(18例)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组(17例),治疗时间为4周,以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最大尿流率(Qmax)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2组间比较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最大尿流率(Qmax),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托特罗定联合萘哌地尔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前瞻性观察索利那新治疗经过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符合OAB诊断的女性患者。服用托特罗定2mg,2次/d,4周以上,因症状无改善,替换为索利那新5mg,1次/d,4周。以患者主观感觉,自由尿流率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问卷表评价疗效,观察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4周的治疗,患者主观感觉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46.7%,其中10例(33.3%)感觉效果显著,并表示愿意继续使用索利那新治疗。治疗后尿流率参数均较服药前改善,其中Qmax由治疗前的(14.4±2.3)ml/s增加到(19.8±3.9)ml/s,Qave由治疗前的(8.7±1.5)ml/s增加到(11.7±2.6)ml/s,VV由治疗前的(164.4±27.2)ml增加到(226.0±35.1)ml(P〈0.05)。OABSS总评分和白天尿次、夜间尿次和尿急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总评分和尿急症状改善显著(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4例(13.3%)诉口干但可以耐受,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索利那新对于部分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仍可取得良好效果,而且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逼尿肌不稳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托特罗定2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持续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IPSS、SSS、QOL评分以及尿流率、残余尿。结果:2组均无因药物副作用中途退出者。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平均IPSS评分、S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IPSS、SSS、QOL评分分别为(11.3±1.9)分、(5.2±0.7)分(、1.9±0.4)分和(15.1±2.3)分、(9.8±2.4)分、(3.9±1.2)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可改善BPH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轻至中度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应用托特罗定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对尿道重建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143例经尿道重建术治疗后的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74例,其中38例穿刺亚组,切开亚组36例,对照组69例,其中35例穿刺亚组,切开亚组34例。治疗组服用索利那新片:5 mg/次,1次/d,服用7 d;对照组服用等剂量安慰剂。记录患者每日膀胱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药物治疗后疼痛的程度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结果膀胱痉挛平均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平均值在用药前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穿刺亚组出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在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组内穿刺亚组与对照组穿刺亚组VAS评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82.4%,高于对照组的56.5%(P<0.05)。结论索利那新对尿道重建术并发症膀胱痉挛的预防有一定效果,其中对膀胱穿刺术型效果最明显,对膀胱切开造瘘术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周浴  贾洪涛  张少峰  甘伟  罗茂华 《西部医学》2013,(11):1696-1698
目的 探讨药物及行为干预对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留置双J管后出现OAB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行为干预,观察组另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每日2次,每次2mg,连用3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mx及PVR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但PQma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小时内平均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而每次排尿量有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排尿情况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OAB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余周  肖艳红  孙先禹  何俊  曾定胜 《四川医学》2010,31(12):1780-1782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共167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甲磺酸多沙唑嗪+托特罗定和单独服用甲磺酸多沙唑嗪,于用药前和用药1、6、12周时观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尿急相关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尿急相关症状评分较单独用药组明显好转,且残余尿量并不明显增加。结论多沙唑嗪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效果显著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9-23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有神经源性膀胱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在间歇开放导尿(保留导尿管)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观察组改用间歇清洁导尿,余同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并发尿路感染情况,并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优于治疗前;其中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量有所减少,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较前增加(P0.05),而膀胱顺应性较前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清洁导尿、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弥可保对糖尿病膀胱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糖尿病膀胱病变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患者采用弥可保治疗,Ⅱ组患者在Ⅰ组患者的基础上辅助膀胱功能训练和针灸,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和膀胱功能。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Ⅱ组患者平均尿流率[(11.99±2.46)ml/s]、高峰尿流率[(19.03±4.52)ml/s]和膀胱残余量[(80.18±27.83)ml]均优于Ⅰ组患者的[(9.88±2.51)、(13.57±2.69)ml/s、(126.82±41.54)m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4、7.078、5.685,均P〈0.05)。结论:采用膀胱功能训练、针灸联合弥可保综合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够控制疾病的恶化,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高龄高危膀胱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不适宜经尿道手术的高龄高危膀胱结石患者12例,先予以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改善一般状况,然后采用局麻下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结果:12例成功完成钬激光碎石手术,手术时间15~55min,平均40 min,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6(1~ 24)个月,无结石复发及严重尿路感染。结论: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安全有效,适宜于高龄高危不适宜经尿道途径碎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张征宇  高建平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1020-1021,102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并观察其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38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药敏组,对其肿瘤标本在不同药物及同一药物不同浓度中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应用单四唑(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率,并以此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后化疗.另以30例常规应用羟喜树碱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膀胱肿瘤的年复发次数.结果: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临床观察显示,药敏组肿瘤年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是指导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吴莹  李雨峰  朱世琼  刘昌桃  艾艳  余茜 《西部医学》2012,24(7):1311-1313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间歇导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加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以及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测定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