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患者清醒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需要行肺叶切除的52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各26例。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双肺通气30 min、双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60 min、再次双肺通气30 min、手术结束这6个时点分别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开眼的时间、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及拔管的时间。结果单肺通气(OLV)开始后,肺内分流率(Qs/Qt)于双肺通气(TLV)时高于麻醉前与TLV30min时,OLV30min、OLV60min时Qs/Qt达最高,B组OLV30min、OLV 60 min时,Qs/Qt明显高于A组(P〈0.05);在患者结束麻醉后,A组开眼的时间、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拔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均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和减少肺内分流,而且能使患者清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
占玉兰 《当代医学》2016,(15):141-142
目的 探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采用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则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麻醉后不同时段的肺内分流量以及术后的开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在麻醉后的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肺内分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开眼时间(8.64±1.71)分、恢复自主呼吸时间(4.33±0.57)分以及拔管时间(18.26±7.51)分均少于对照组的相应值(12.08±1.23)分、(6.82±1.88)分、(33.12±1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M、Y两组,每组30例.M组为麻醉维持期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患者,Y组为麻醉维持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患者.结果 M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5~55时,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术中知晓、过敏发生率更低;手术结束后,两组麻醉清醒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较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更安全可靠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在我院胸外科选择80例需择期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瑞芬太尼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切皮前10min的SBP、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闭胸前10min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后10min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6.
小儿外科手术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长时间应用无蓄积和苏醒快等优点。笔者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外科手术,以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小儿麻醉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术因其操作精细,定位准确,患者绝对无体动,要求术中及术后麻醉稳定,循环稳定,避免呛咳,且为了防止误吸要在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其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较长,往往手术结束后不能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都是超短效麻醉药物,其药理特性适合静脉输注。本研究观察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苏醒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手术顺序将择期行鼓室成形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C)组,芬太尼(F)组,瑞芬太尼(R)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情况,记录病人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躁动情况、拔管后即刻清醒程度(OAAS评分)。结果F、C组插管反应明显高于R组;与C组比较,F、R两组在麻醉、手术各关键步骤应激反应较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较小;三组病人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C组与F、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苏醒质量较R、F组差,躁动及OAAS评分与F、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质量上更优,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邵玉玲  丁宝纯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89-459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级~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40例,两组均以力月西0.07 mg/kg、芬太尼2μg/kg~4μg/kg、异丙酚1 mg/kg~1.5 mg/kg、维库溴胺0.1 mg/kg静脉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C组以异氟醚、氧化亚氮维持麻醉,间断追加芬太尼、维库溴胺。R组以异丙酚4 mg/(kg·h)~12 mg/(kg·h)和瑞芬太尼0.2μg/ (kg·h)~2μg/(kg·min),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间断追加维库溴胺。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清醒后拔管。分别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停药后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C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晚于R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快,苏醒质量好,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室污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葛莉 《河北医学》2007,13(2):160-162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6例高龄患者全部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并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和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有显著改变(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所有患者麻醉过程中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麻醉恢复时所有患者苏醒较快,无呼吸再抑制现象,术中无1例知晓.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危重患者中是确实可行的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4例。对照组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异氟醚作麻醉维持;观察组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作麻醉维持,其余用药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室后、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前、术毕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后心率低于对照组、术毕心率高于对照组,诱导后、插管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诱导更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意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气腹后10 min、气腹结束及手术完毕的心率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时点间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拔管后即刻、1 h、4 h、离开恢复室时间的意识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LC中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清醒快、可保证麻醉深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且避免手术室的空气污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7-11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骨科(下肢及髋关节)手术的患者2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30例。A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持[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8)μg/(kg·min)];B组则为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衔丙泊酚(4~8)mg/(kg·h)+芬太尼0.15μg/(kg·min)。分别观察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血压(SBP、DBP)及术中疼痛反应。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前后、手术过程中,A组的SBP和DBP值较B组低(P〈0.05);B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所需时间明显较A组长,B组麻醉过程所需丙泊酚的量较A组多(P〈0.05)。两组间拔管后的镇静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均无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静脉麻醉安全、有效,适用于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杨芳  王志波  于艳梅 《医学综述》2012,18(5):800-80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和丙泊酚芬太尼组(PF),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佳,诱导后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有所降低(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PR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P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与芬太尼相比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4-12岁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与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A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持续输注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时B组患儿HR、MAP均高于A组(P〈0.01);A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在躁动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1)。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反应良好,对无痛效果均感到满意。丙泊酚+瑞芬太尼组的体动反应、低血压的发生少于丙泊酚组,而呼吸抑制略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不仅麻醉效果好,不增加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副作用,而且手术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异丙酚作对照观测地氟醚对单侧肺通气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左侧开胸的成年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0.5MAC地氟醚组(D组),每组10例。分别用咪唑安定0.2mg/kg(D组)、丙泊酚3μg/ml靶控输注(P组),及芬太尼4μg/kg和维库溴铵0.9mg/kg行静脉诱导,经口插入Mallinckrodt右双腔支气管导管。以3%地氟醚(D组)、丙泊酚(P组,以血浆靶浓度为3μg/ml速度输注)、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15min(TLV-15)、右单肺通气15min(OLV-15)、右单肺通气30min(OLV-30)时取足背动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 单肺通气后,D组和P组Qs/Qt增加明显(P〈0.05),但OLV-15时D组Qs/Qt增幅比P组小36%(P〈O.05);而在OLV-30时D组Qs/Qt增幅比P组小39%(P〈0.05)。两组单肺通气后PaO2降幅均超过40%(P〈0.01)。结论 与异丙酚比较,0.5MAC地氟醚对单肺通气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4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P组静注2.5 mg/kg丙泊酚;R1组1.5 mg/kg丙泊酚+1.0 μg/kg瑞芬太尼;R2组1.5 mg/kg丙泊酚+2.0 μg/kg瑞芬太尼.术中患者躁动则追加丙泊酚1.0 mg/kg.观察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①P组术中HR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1和R2组患者术中HR和MAP低于术前(P< 0.05或P< 0.01),也显著低于P组患者(P< 0.05);R2组术中HR明显低于R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VAS评分R1组[(1.32±1.12)分]和R2组[(1.10±1.03)分]均低于P组[(3.30±1.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满意率R1组(95%)和R2组(95%)均明显高于P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中体动发生率R1组(10.0%)和R2组(7.5%)均明显低于P组(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P组(17.5%)和R1组(25.0%)均明显低于R2组(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丙泊酚1.5 mg/kg联合1μg/kg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宫缩疼痛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吸入地氟醚在单肺通气时对循环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45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吸入地氟醚麻醉,每分钟新鲜气流0.7~1L/mine,术中间断给予芬太尼2滋g/(kg·h),阿曲库胺0.4mg/kg及持续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地氟醚吸入维持在1~1.5MAC之间。术中均行单肺机械通气。在麻醉的不同时期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SBp、MAP、DSP、HR、SpO2、PetCO2。以自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平稳后与吸入地氟醚后比较,以麻醉诱导后为对照组。结果:地氟醚以8%~10%的浓度吸入8~10min与自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平稳后比较,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MAP、DSP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SpO2无明显变化。低流量吸入地氟醚单肺通气15min时较单肺通气血气前分析示PaO2下降,PaCO2升高,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后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低流量地氟醚麻醉在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