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欣纳星在治疗烧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银早在半个 世纪前就被应用于治疗烧伤,但由于当时用的是硝酸银的水溶液,其水溶液存在变色、引起电解质紊乱、操作繁琐等缺点,而在1968年被Fox发明的磺胺嘧啶银所取代。在临床应用中又发现2%磺胺嘧啶银有刺激性大等弊端。因而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努力寻求新的烧伤外用药,笔者研究的欣纳星是从改变剂型着手,采用明胶等为基质的0.1%硝酸银软膏。本文自1994~1998年采用欣纳星治疗烧伤病人150例,并选择磺胺嘧啶银霜做自身对照,进行临床观察,以评价欣纳星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男108例,女42例。年龄18~60…  相似文献   

2.
口服配合点灼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用甲硝唑口服配合20%硝酸银局部点灼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临床治疗,从而评价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于临床上收集128例患者,男70例,女5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8岁,均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用甲硝唑口服及20%硝酸银点灼溃疡处。结果:经治疗前、后的临床追踪观察,总有效率100%,收到较理想的效果。结论:推荐口服甲硝唑配合20%硝酸银局部点灼的处理方法,于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玉琳  胡敏  李捷 《西部医学》2009,21(3):426-426
目的探讨硝酸银烧灼术配合康复新液贴敷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20.0%硝酸银烧灼配合康复新液贴敷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74例,对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72例,占97.30%;无效2例,占2.70%。结论硝酸银烧灼术配合康复新液贴敷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具有痛苦小、操作简便、易掌握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甲硝唑口服配合20%硝酸银局部点灼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临床治疗,从而评价临床使用效果。方法:临床收集78例患者,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9岁,均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用甲硝唑及20%硝酸银点灼溃疡处。结果:经过治疗前后临床追踪观察,总有效率100%,收到较理想的效果。结论:推荐口服甲硝唑配合20%硝酸银局部点灼的处理方法用于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5.
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爱宝疗及硝酸银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爱宝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较硝酸银疗效显著,对轻度、单纯型糜烂峡谷者疗效均好,对中度、颗粒型糜烂爱宝疗较硝酸银效果显著。受宝疗治疗后79.4%患者阴道清洁度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爱宝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仅48%,两组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爱宝疗对宫颈糜烂治疗效果良好。这种方法应用简便、副作用小,患者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有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197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极固宁、硝酸银、脱敏凝胶、75%氟化纳甘油脱敏剂进行治疗.对治疗后即刻、3个月、半年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脱敏凝胶、极固宁、硝酸银即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75%氟化钠甘油,1个月后极固宁、硝酸银、脱敏凝胶3组疗效无差异,半年后,硝酸银组疗效持久有效,与极固宁脱敏凝胶组有显著差异。结论:75%氟化钠甘油、极固宁、脱敏凝胶、硝酸银均可堵塞牙本质小管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硝酸银疗效最好,脱敏凝胶,极固宁次之,最次为75%氟化钠甘油。  相似文献   

7.
在有关络合物的化学实验中,由于学生实验是多人次重复性实验,试剂耗量大,在将水合氯化钴转化成Co(Ⅲ)络合物,包括氯化六氨合钴和氯化五氨合钴时,为了分析这些络合物的组成,使用测定氯的方法,即加入试剂硝酸银,使其生成氯化银沉淀。因此,在近几年里就累计消耗了大量贵重试剂氯化钴和硝酸银,得到的是Co络合物和氯化银废弃物。尽管卤化银中Ag的回收利用在实验室和照相业中受到普遍重  相似文献   

8.
银是一种价格较昂贵的金属,含银化合物硝酸银也不例外,且硝酸银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上常用的化学试剂。笔者在多年从事中等卫校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从破碎的热水瓶上将单质银转化为硝酸银做了一点尝试,然后将制得的硝酸银用于实验,现象明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样一来既节约了经费,又能顺利地开出相关的一些实验。具体方法如下:1 碎热水瓶的回收和洗涤1.1 回收定西卫校在校生2000余人,且全部住校,人手至少一只热水瓶,因此碎热水瓶胆的来源较多,因此教师动员学生平时注意收集碎热水瓶胆,然后拿到实验…  相似文献   

9.
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68例陈久发何维来赵霭峰(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合肥230031)关键词:乳糜尿;硝酸银;肾盂灌注法1986~1994年我科采用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68例,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46例,女性22...  相似文献   

10.
叶春香 《中原医刊》2009,(23):85-86
目的比较四种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160例456颗患牙,随机分为四组,即硝酸银组、氟化钠组、氯化锶组、中药糊剂组,分别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四组治疗后3个月的效果基本相仿,6个月后硝酸银组较好,持续时间较长,氟化钠组较差,可能是应用时间短有关。结论任何药物治疗作用主要是封闭、阻塞牙本质小管,促使液体移动、通透性减低停止传导神经末梢而止痛。硝酸银组效果较好,方法易行,价格低廉,患者易接受,是基层医院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内注入硝酸银和滑石粉对兔胸膜的固定效果。 方法:分别采用0.5%硝酸银溶液和滑石粉匀浆(400 mg•kg-1)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实验性胸膜固定,检测术后1及3 d胸液量、胸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术后1、3、7、14及28 d硝酸银和滑石粉匀浆组胸膜黏连情况。 结果:硝酸银组术后1及3 d胸液量及WBC高于滑石粉组(P<0.001),且两组术后3 d兔胸液量及WBC均高于1 d(P<0.001);两组术后1 d PMN%高于3 d(P<0.01),硝酸银组术后3 d PMN%显著低于滑石粉组(P<0.001)。两组术后1 d LDH均高于3 d (P<0.001),而硝酸银组术后1和3 d胸液LDH含量高于滑石粉组(P<0.01)。术后胸膜黏连评分硝酸银组高于滑石粉组(P<0.05)。 结论:0.5%硝酸银溶液和滑石粉匀浆均能诱导实验性兔胸膜固定作用,硝酸银胸膜固定效果好于滑石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4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为初次使用者选择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 用24 mer的引物作为上样样本,分别采用氨水法、低浓度硝酸银法、0.1%及0.2%硝酸银法染色。后2种配合不同的显色剂显色。结果 前2种未显色,0.1%及0.2%硝酸银可显色。结论 0.2%的硝酸银与氢氧化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2%的硝酸银与碳酸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佳的显像效果。  相似文献   

13.
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4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为初次使用者选择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 用24mer的引物作为上样样本,分别采用氨水法、低浓度硝酸银法、0.1%及0.2%硝酸银法染色。后2种配合不同的显色剂显色。结果 前2种未显色,0.1%及0.2%硝酸银可显色。结论 0.2%的硝酸银与氢氧化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2%的硝酸银与碳酸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佳的显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炎松  郑长征 《四川医学》2009,30(4):513-515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乳糜尿的方法。方法随机将63例乳糜尿患者分为泛影葡胺、硝酸银2组,分别应用以上2种药物进行肾盂灌注,比较2组患者的乳糜尿消失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泛影葡胺组:乳糜尿消失率82.86%,复发率27.59%;硝酸银组:乳糜尿消失率78.57%,复发率23.81%。泛影葡胺组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硝酸银组术后有1例出现轻度溶血性黄疸,3例患侧肾结石。结论泛影葡胺疗效与硝酸银相当,可代替危险性较大的硝酸银灌注法,但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5.
陈才香 《海南医学》2005,16(4):53-53,48
目的 观察硝酸银和碘伏消毒后牙敏感中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64颗后牙敏感中龋随机分成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2颗,治疗组窝洞用硝酸银和碘伏消毒,对照组用75%酒精消毒。结果 硝酸银和碘伏消毒 治疗组有效率为99.4%,75%酒精消毒对照组有效率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硝酸银和 碘伏消毒后牙敏感中龋窝洞疗效明显优于75%酒精消毒,是治疗牙敏感中龋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湿润烧伤膏(MEBO)对各种类型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称治疗组)中重度烧伤82例;采用硝酸银软膏(SNO)治疗中重度烧伤(称对照组)54例。观察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方式,止痛效果与痛苦程度,瘢痕增生情况,创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重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快、创面瘢痕发生率低,创面感染少,痊愈率高(χ2=5.01,P<0.05)。结论MEBO较银酸软膏效果好,是治疗烧伤创面的理想外用药。  相似文献   

17.
四种药物肾盂灌注治疗丝虫性乳糜尿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乳糜尿的方法。方法随机将115例乳糜尿患者分为红霉素、四环素、泛影葡胺、硝酸银四组,各组患者应用以上四种药物进行肾盂灌注,比较各组患者的乳糜尿消失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乳糜尿消失率:红霉素组93.7%,四环素组91.3%,泛影葡胺组64%,硝酸银组88.5%。硝酸银组出现1例休克,1例左肾萎缩,1例左输尿管上段狭窄并发症;泛影葡胺组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余二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泛影葡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疗效较低,红霉素、四环素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毒性低,疗效与硝酸银相当,可代替危险性较大的硝酸银灌注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以葡萄糖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硝酸银水溶液制备银超细粉末的反应机理及工艺条件下。结果表明,在碱性葡萄糖溶液中还原硝酸银的反应,是经中间产物氧化银而转变为银的,此过程于瞬间完成。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滑石粉和硝酸银胸膜固定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NF α在胸膜固定术中的作用及大鼠产生胸膜固定术的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 5 4只 ,6只胸腔内给予Buffer液作细胞因子含量检测对照组 ,余下的随机分为两组 :滑石粉组 (T组 )和硝酸银组 (A组 ) ,在造成大鼠气胸模型后 ,A组注入硝酸银 (0 .1%硝酸银 1ml) ,T组注入 2 0 0mg·kg-1滑石粉 +1.0ml 0 .9%生理盐水。A组和T组分别在注射药物后第 1d、4d、7d、2周时 ,进行剖胸探查收集标本 ,观察大鼠胸膜粘连积分、2 4h胸液量、ELISA法检测 2 4h收集的血清和胸液中TNF α的含量 ,以及各观察时点血清中TNF α的含量 ;过氧化氢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含量。结果 :滑石粉浆组产生胸膜粘连在初期较硝酸银组快 ,但从第 2周开始 ,硝酸银组产生胸膜粘连效果好于滑石粉浆组 ;2 4h胸液量则硝酸银组多于滑石粉浆组 ;血清中各观察时点TNF α的含量均为滑石粉浆组高于硝酸银组 ,但两组 2 4h胸液中TNF α的含量均高于血清中的含量 ,且在硝酸银组中显著增高。肺组织中胶原含量与血清中TNF α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TNF α是炎症前细胞因子 ,在滑石粉浆和硝酸银所致的胸膜粘连中起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0.5% silver nitrate, 20% chloroformic garlic extract, and 0.9% normal saline in induction of sclerosing cholangitis in the bile ducts of rabbits. METHODS: During a-6-months perio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2006 in Shiraz University Laboratory Animal Research Center, we selected 3 equal groups of rabbits. We injected 0.5% silver nitrate, 20% chloroformic garlic extract, and 0.9% normal saline into the bile ducts of each group. The animals were euthanized, and autopsied after 4 months and the liver and bile ducts were removed and studied histopathologically. Cholangiograph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an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RESULTS: Animals show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 in silver nitrate group (7 [58%]), one (8%) in chloroformic garlic extract group and one (7%) in normal saline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lver nitrate and chloroformic garlic extract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similar results were noticed between chloroformic garlic extract and normal saline groups. CONCLUSION: Twenty percent of chloroformic garlic extract had fewer complications such as sclerosing cholangitis, compared to other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