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流程,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将外来手术器械各150件分别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2种不同的管理流程.对照组,由器械商在手术室完成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试验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按标准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并将2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目测为63.3%、97.3%;5倍放大镜检测为58.0%、95.3%;包装质量为55.3%、98.0%;灭菌质量为92.7%、100.0%;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纳入外来手术器械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件外来手术器械包,其中在手术室直接清洗包装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参照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96.96%、包装合格率98.48%、灭菌合格率100%;对比参照组清洗合格率86.36%、包装合格率89.39%、灭菌合格率92.42%,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可以显著改善器械合格率,提升灭菌以及清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许艳丽  计海燕  谢延梅  李美 《河北医学》2014,(10):1736-1737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程序化管理。方法:由专业专职护士对器械公司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实行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员与器械的管理流程,规范器械的交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监测质量的追溯管理。结果: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使用多家器械公司提供的外来器械,实施相应手术年平均490例,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保障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探讨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外来器械的效果。方法:研究按标准流程的规范管理,共随机抽取待灭菌的外来器械包60包,共1 860件器械,采用目测法研究外来手术器械的处理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样1 860件器械,经目测法检测合格数为1 831件,合格率为98.44%。经过对手术室使用人员调查表明,经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清洗消毒与管理,使用满意度提升为97.60%。灭菌后的器械各项监测合格,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外来手术的清洗,包装和灭菌的质量,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成本,促进资源共享。使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使外来器械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零风险质量管理,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外来手术器械严格按照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进行准入、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储存、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质量的零风险管理.结果 各种外来手术器械及物品均符合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已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管理的轨道.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的零风险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包装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华  黄丽萍  吴正惠  韩平  张燕 《西部医学》2009,21(10):1818-1819
目的探讨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控制,提高灭菌质量,杜绝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2007年由公司人员处置抽样检查80件与2008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照标准程序处置抽样检查80件进行清洗、包装质量对比。结果外来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近一年,医院感染率由3.63%下降至0.55%,得到了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认可,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包装质量控制满意。结论加强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质量控制,方可确保外来手术器械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保障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交接不清,记录不准确;器械公司流动性大,人员意识欠缺等问题,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监测、使用后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结果通过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及灭菌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要求,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查,实现了无菌物品的可追溯性,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规范了从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工作流程,完善了质量监控,满足了临床需要,节约了成本,达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可追溯管理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9年3月开始对外来手术器械从准入、清洗、包装到灭菌、记录整个流程进行质量追溯管理以来,对656台应用外来器械的手术进行效果总结。结果 2年多来,外来手术器械未出现遗失,未出现由于消毒灭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洁净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现代化资源,我院消毒中心供应室承接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遵循供应室"三区"划分原则,对手术器械实行了区域化流程管理。本文总结了该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包括普通器械、纤维器械、管腔器械、腔镜器械的接收、分类、清洗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酶液浸泡、全自动超声清洗和消毒机加酶清洗等处理方法,规范了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手术器械的质量标准,从而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和内置物的流程及标准化管理。方法:将外来器械和内植物纳入消毒供应室标准化管理流程,规范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质量检测标准,构建了质量监控管理,质量追溯登记制度。结果:通过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完善了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器械和内置物的质量。结论:控制外来器械和内植物的质量,可提高医疗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统一到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化清洗、打包、灭菌后再送至手术室无菌储物间备用,经护士及医生检验后方可使用。结果:对比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各290包外来器械的卫生及手术感染情况显示,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76.9%,手术室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导致手术延误率为5.2%;规范化管理后,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100%,未出现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致手术延误的事例。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能使手术器械的卫生及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确保手术按时进行并降低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程序,每月抽样检测各类器械。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按工作流程清洗的各类器械每月抽样监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围术期护理水平和手术质量得到保障。结论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能够促进器材清洗质量专业化,确保术后器械的清洗质量,有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有利于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做好围术期护理,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管理的流程及管理方法。方法 CSSD从外部环境、设备配置、管理流程、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消毒质量检测等方面对手术器械进行集中管理并评价效果。结果我院自2008年10~2012年10月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后,手术切口感染率情况逐年降低;手术器械无菌检验合格率较集中管理前的88.6%明显升至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提升CSSD的工作效率;节约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有效地防控院内感染发生率。结论采用手术器械在CSSD集中管理的方法,能提高手术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的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人员管理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对照组);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正式运行2年,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前的12.05%下降至专人管理后的2.30%;灭菌包检测不合格率由10%下降至1%;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均P〈0.01,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术部门有独立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使手术器械就地处理,减少搬运中间环节,节省周转时间,能及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质量,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周玉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4,(14):98-99,106
目的:运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确保骨科手术器械灭菌质量,加强医院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 232件骨科手术器械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严格控制发放标准。结果:2 232件骨科手术器械,经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快速生物监测均合格,但2件出现棉包布有破洞,2件出现无纺布高温炼成破洞,5件出现湿包,3件出现清洗质量不合格。结论:骨科手术器械大多为植入物,系为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把握灭菌质量,细化过程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再生手术器械准确及时供应的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引入流程重组的管理理念,实施再生手术器械专人负责、集中发放和再生手术器械包重组等措施,改进灭菌手术器械管理流程.结果 提高了手术器械供应使用率,减少了再生手术器械更新数量,降低了手术室护士的劳动强度.结论 流程重组在再生手术器械供应中的应用,有效保证了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提高了手术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洁净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手术物品流通采用洁污“双通道”原则。结果:正式运行2年多。减轻了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资源共享,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结论:洁净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的不断提高。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了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素质,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曾燕 《当代医学》2021,27(6):57-59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从2018年7月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应用于微创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过程,组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小组,制定流程图、评估可能失效环节、分析存在的原因和对应的解决方法,用于消毒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中。比较医疗失效模式实施前后6个月科室工作人员在微创手术器械平均回收发放时间,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的合格率及器械损坏率。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微创手术器械平均回收时间由实施前的5.68 min缩短至3.12 min(P<0.05),平均发放时间由实施前的10.33 min缩短至6.59 min(P<0.05);实施后,微创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9.40%、99.80%、99.80%,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5.00%、96.40%、95.40%(P<0.05),器械破损率也由实施前的7.00%降低至2.00%(P<0.05);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识别能力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引进医疗失效模式后能明显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科室微创手术器械质量管理,增强科室人员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9.
陈卿 《中外医疗》2013,(24):32-33
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有效的器械管理方法。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实施手术所用的组织钳、止血钳共2000件,将所有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器械由供应室专门负责全部工作流程,对照组器械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负责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结果试验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为97.5%,灭菌合格率为98.5%;对照组手术机械的清洗合格率为85.5%,灭菌合格率为88%。结论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管理手术器械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器械护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实用、安全的清洗方法,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以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将300件手术器械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之间的手术器械污染程度及新旧程度相同。对照组用手术室传统的清洗法,即冲洗-酶液浸泡-再冲洗-擦干,观察组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的清洗方法。结果对300件手术器械均进行了目测和放大镜检查,每组各有50件和25件手术器械进行了潜血试验及菌落数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手术器械前,采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加刷洗,能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及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具有安全性,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