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骨水泥使用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例患者,其中42例患者进行的麻醉是硬膜外麻醉,48例患者进行的麻醉师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患者的应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均值都要大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而平均动脉压均值小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要比硬膜外麻醉的应激反应影响度小,在骨水泥使用术中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接受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治疗组患者行腰一硬联合硬膜外麻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起效时间及平面固定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一硬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水泥使用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应激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例ASAI~Ⅱ级术中使用骨水泥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22例(A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42例(B组)。分别于入手术室后(T1),切皮后1min(T2),扩髓后1min(T3),术毕1min(T4)抽血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术中(T2~T3)两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术前(T1)相比显著增高,其中B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和血清皮质醇明显低于A组,两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明显减轻骨水泥使用术中的应激反应,且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子宫位于盆腔内,位置深,空间小,手术操作不方便,需要完善的镇痛和肌松。以往用硬膜外麻醉(EA)效果欠佳;需辅助用药才可完成手术。我们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后,观察麻醉效果较EA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CSEA)、B(EA)两组,各30例。手术时间、两组病人情况见表1。1.2方法所有病人人室前30min肌注安定10mg。A组:开放静脉,在行蛛网膜下腔注药前,预输平衡液1000-1500Inl。使用BD公司产的联合腰硬穿刺针于L、。或L4穿刺,至硬膜外腔后拔出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副作用及两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检测各组麻醉显效时间、阻滞平面、血压的变化,术后随访头痛、腰背痛等副作用.结果 CSEA组麻醉显效时间短、范围广、运动阻滞满意、局麻药用量小,与EA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CSEA组明显早于EA组(P<0.01).术后头痛、腰背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应用CSEA效果优于EA.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子宫全切手术中应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并与连续硬膜外麻醉 (CEA)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ASAⅠ~Ⅱ级择期子宫全切手术者 10 0例 ,年龄30~ 6 0岁 ,平均 42 .5岁。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5 0例。两组均于术前晚口服安定 0 .1mg/kg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4mg/kg ;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穿刺点为L2~ 3 。A组采用CSEA。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以针内法实施腰麻 ,注入 0 .75 %丁哌卡因 2m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 (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12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糖、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min、60min采血测定血糖、皮质醇值,并记录各时点血压、心率数值。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各数值无明显差异,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后30、60min的血糖、皮质醇值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更有效地调控子宫切除术患者体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是近来年的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因其具有腰麻,,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现将近年来单间隙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EA)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机体的应激反应情况。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45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23例和全麻组(B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术中、术毕等不同时间点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胰岛素、血糖、生长素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血糖均于麻醉5min后下降,与麻醉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血糖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则较麻醉前显著增高(P<0.05);术毕两组血糖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术中及术毕的血糖变化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内分泌各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胰岛素、生长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胰岛素、生长素和B组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等指标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与与麻醉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麻醉5min、术中、术毕时,A组患者肾素活性则均较麻醉前有所下降,而B组肾素活性则在术中时较麻醉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质醇、生长素则于术中、术毕较麻醉前显著升高,胰岛素则在术中、术毕时较麻醉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肾素、皮质醇、胰岛素、生长素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引起应激反应,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引起的应激反应轻,利于患者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40例施行硬膜外麻醉,50例施行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同期未施行麻醉自然分娩的90例产妇,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麻醉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分娩镇痛方面,腰硬联合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组,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分娩镇痛,而腰硬联合法与单纯硬膜外法相比,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的椎管内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一点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1组)、两点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2组)、一点硬膜外麻醉组(EA1)和两点硬膜外麻醉组(EA2),每组各25例。记录麻醉前、给药后5min、15min和30min时的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观察各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和心率下降,其中EA1和EA2组患者血压下降最为明显,CSEA1和CSEA2麻醉效果较EA1和EA2组好,其中CSEA2麻醉效果尤为显著。四组患者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痛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2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是全子宫切除术较好的椎管内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中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静脉麻醉(IA)的临床效果。方法急诊剖宫产手术18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组为静脉麻醉。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10,30 min)术毕、术后2 h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效果和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3组产妇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满意率、麻醉起效时间和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用于剖宫产手术存在麻醉诱导时间长、骶神经阻滞不完善、特别是膀胱腹膜反折处疼痛以及肌松欠佳等缺点,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选用CSEA较佳,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成功率高,且费用少,可视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麻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8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43例)、对照组(185例),均取L_(1-2)棘突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对照组常规用药,试验组另取L_(3-4)棘突间隙行腰麻,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术中探查牵拉子宫时病人的反应,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良好率、肌松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骶神经阻滞情况试验组完全阻滞,而对照组出现骶神经阻滞不全,首次剂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牵拉子宫后各组病人血压、心率均较牵拉前下降,且与牵拉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麻辅助硬膜外麻醉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腰麻复合硬膜外与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10 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B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硬膜外麻醉。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和硬膜外麻醉相比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硬膜外用药量显著减少且血压下降相差不大。结论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效果较好 ,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麻在疝修补术中的麻醉管理及相关并发症,确定硬膜外麻醉在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择期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传统疝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患者共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50)和腰麻组(n=50),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和麻醉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术后尿潴留以及头痛发生率等。结果麻醉后硬膜外麻醉组 MAP、HR无明显变化,腰麻组 MAP、HR 波动明显(P <0.05);硬膜外麻醉组能通过咳嗽或憋气配合医生确认疝囊,腰麻组未能成功(P <0.05);术后尿潴留硬膜外麻醉组明显少于腰麻组(P <0.05);术后头痛发生率硬膜外麻醉组明显低于腰麻组(P <0.05)。结论与腰麻相比,硬膜外麻醉用于疝修补术,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小,循环稳定,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去枕平卧,患者舒适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者84例,分为单点法组与两点法组各4 2例,单点法组选L1~2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 5G腰穿针,穿破蛛网膜,注入0 .5%布比卡因1 2mg而后退出腰穿针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两点法组选择L1~2 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然后经L2~3进行腰穿,方法同单点法组。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始时间及硬膜外首次用药时间、血压下降幅度等情况,两组均无明显差别(P >0 .0 5)。腰麻及硬膜外阻滞平面上界、单点法比两点法略低,单点法置管较两点法困难为多。结论:选用两点法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和衔接,成功率高,单点法的腰麻平面的调节不如两点法随意,急诊手术选用单点法可相对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剖胸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静脉镇痛(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点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除CD8+各指标术后均有所上升(P<0.01)外,其他细胞学指标(CD3+, CD4+,NK细胞)术后均有所下降(P<0.05或0.01);B组各指标在术后72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均P>0.05),但A组仍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是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干扰较小且恢复较快的一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腰麻(CS)、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3种给药方式的麻醉效果,指导临床合理制订麻醉方案。方法 150例产妇随机分为CS组、EA组和CSEA组各50例,并分别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作为指标。结果 CS和CSEA组的麻醉效果好,具体表现为术中疼痛少,肌肉松弛情况好,CS组和CSEA组与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相比,且CS组和CSEA组具有起效快的优点;三组给药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值均〉8分。结论 CSEA具有镇痛完全、肌松满意、起效快、术后镇痛等优点,应作为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