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秀海  林尚泽 《贵州医药》1999,23(2):136-137
自1995年以来,我科经鼻窦内窥镜中鼻道开窗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并获得随访49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16~54岁,单纯性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24例(并泡性中甲2例、鼻中隔偏曲1例),霉菌性上颌窦炎3例,合并中鼻道息肉、中甲肿胀、息肉样变及筛窦炎22例(其中5例鼻息肉摘除术后复发,并上颌窦囊肿1例、息肉4例),病程厂年至Ic余年不等,临床表现鼻阻、流脓涕,伴头昏、头痛,经X线平片或CT扫描证实上颌窦、筛窦。额窦炎症病变表现。按照1997年间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修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Caldwell-Luc进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39例上颌窦病变.其中上颌窦息肉12例;复发性上颌窦、筛窦息肉9例;真菌性上颌窦炎7例;上颌窦囊肿5例;慢性上颌窦炎3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炎性假瘤1例.结果 39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治愈32例(82.1%),好转6例(15.4%),总有效率97.4%.结论 Caldwell-Luc进路联合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清楚,能彻底清除病变,减少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甲硝唑灌注与清阻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宋发全,田春云山西省人民医院邱书奇厌氧菌感染的慢性上颌窦炎越来越为临床所关注[1、2]。我院采用0.5%甲硝唑加糜胰蛋白酶灌注上颌窦结合清除上颌窦口阻塞的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87例,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87例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59岁;男51例,女36例;病史3月至39年。全部病例都曾接受过抗生素及滴鼻剂的治疗。41例曾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最多19次。12例接受过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息肉摘除术。2.病例选择:①急性上颌窦炎发作已三个月以上并加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发热,上呼吸道感染,鼻塞,脓涕,头痛,上颌窦触痛。②鼻镜检查:鼻腔粘膜急、慢性充血,水肿、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泡性中鼻甲,中鼻道息肉,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③X线检查:窦腔模糊、混浊,密度增高,粘膜增厚大于6毫米。④上颌窦穿刺有脓性分泌物。脓液厌氧菌培养,专性厌氧菌生长的标本79份,阳性率达90.8%。其中培养出脆弱杆菌39株,黑色素杆菌31株,消化链球菌9株。需氧菌生长的标本8份,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肺炎链球菌3株。⑤如系单侧上颌窦炎,均经进一步X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虽然治愈了许多病人,但是不少病人由于术后窗口封闭而导致失败。我科自1992年11月~1994年8月施行上颌窦根治术时采用窗口放置橡皮管治疗慢性上颌窦炎8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85例中,男55例,女30例。年龄17~52例,平均32.5岁。均有头痛、脓涕、鼻阻等症状。上颌窦X线摄片证实有慢性炎症。其中慢性上颌窦炎伴上颌窦囊肿息肉14例,其余均系慢性上颌窦炎。 二、手术方法:按柯陆氏术式操作,于  相似文献   

5.
俞海安  何文健 《江苏医药》1998,24(11):836-836
我科自1994年5月引进鼻内窥镜并应用于临床,至1997年底共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360余例,其中行筛窦切除术20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18~72岁,平均34.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2年。200例患者术前均作副界窦CT检查证实有筛窦炎,筛窦息肉。128例伴有同侧上颌窦炎,33例伴有蝶窦炎,10例伴有额窦炎。全部病例均有双侧或同侧鼻息肉,42例曾作过l~3次界息肉摘除手术。二、手术方法先用2%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以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钩突基部麻醉,如鼻窦内充满息肉可加…  相似文献   

6.
钟志生  蒋德澄 《江苏医药》1996,22(9):658-658
近两年内,我院采用内窥镜行中鼻道开窗术治疗慢性鼻窦炎6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讨论此手术的理论基础、手术要点等问题。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1例98侧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16~65岁;病程1~30年。二、疾病种类单纯慢性上颌窦炎7例10侧,鼻息肉伴筛窦炎、上颌窦炎或颠窦炎30例49侧,全组鼻窦炎6例11侧,泡性中鼻甲伴上颌窦炎5例8侧,筛泡肥大伴上颌窦炎12例19侧,上颌窦息肉1例1侧。三、手术类型7例10例行单纯中鼻道开窗术,5例8例行泡性中鼻甲部分切除或中鼻甲外侧面切除后中鼻道开窗术,48例79侧行鼻息肉、肥大的筛泡切…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在双极电凝、吸切器(鼻息肉切割吸引器)的辅助下经鼻内窥镜+上颌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的2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24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该术式对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避免复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病变本文主要是指上颌窦炎症、上颌窦囊肿或息肉,不包括上颌窦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上颌窦根治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术3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3种不同进路(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张、下鼻道开窗、经尖牙窝进路)行内窥镜下治疗上颌窦病变,探讨最佳治疗方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以来门诊鼻科病人经X线或CT确诊为上颌窦病变(上颌窦炎症、上颌窦囊肿或息肉)85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63例,上颌窦囊肿或息肉17例,上颌窦囊肿或息肉伴上颌窦炎5例。本组男性51例,女性34例。1·2手术方法:1·2·1麻醉:鼻腔用1%的卡因30 ml…  相似文献   

9.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术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技术(FESS)已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广泛开展,但对术后处理各有报道,多注重手术本身,忽视术后处理,而达不到手术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我科1995~1999年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经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54例(97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FESS术后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97侧)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16~61岁。双侧43例,单侧11例。单纯性副鼻窦炎25侧(筛窦、上颌窦炎9例,上颌窦炎6侧,额窦、筛窦、上颌窦炎2侧,筛窦炎4侧,全组副鼻窦炎4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72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柯一陆氏手术)与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以往采取柯一陆氏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El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7.89%)与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03%,72.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术后易恢复、复发率低,可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学兵  刘钢  赵绰然 《天津医药》2003,31(10):676-676
随着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应用 ,对鼻腔鼻窦病变的治疗趋向微创化 ,以最小的损伤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上颌窦病变 ,传统处理采用上颌窦根治术 ,笔者采用多径路鼻窦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上颌窦病变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1998年10月—2002年4月施行电动切割器鼻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5例。发生上颌窦炎性病变 (息肉、囊肿、真菌团块等 )992例 ,男634例 ,女358例 ,年龄10~74岁 ,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及鼻窥镜检查。依据病史、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 ,按照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标准 (1997…  相似文献   

12.
李春雷  郭洪源 《贵州医药》2011,35(3):228-230
我科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鼻内镜加柯-陆氏手术治疗侵犯鼻腔、鼻腔外侧壁与上颌窦的复杂性病变3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6例,上颌窦血管瘤4例,上颌窦囊肿2例,上颌窦息肉2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手术治疗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我们治疗 2例至今 4年无复发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 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 ,男女各 1例 ;年龄分别为6 8岁、 5 8岁。以进行性鼻塞伴脓涕 10年为主诉入院。检查见全身情况良好 ,2例鼻腔均充满息肉样组织 ,表面附着脓涕。副鼻窦 CT检查示双鼻息肉伴双副鼻窦炎。2 治疗方法及结果1%的卡因表面麻醉双鼻腔粘膜及息肉表面 ,于鼻内窥镜下以鼻息肉圈套器逐个取出鼻息肉。 2例于右侧均发现在多发性鼻息肉中各有一块呈较暗红色、质较坚实、表面稍粗糙的息肉样肿物 ,考虑是内翻性…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良性病变系指恶性肿瘤之外的上颌窦病变。本文收集良性病变5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颌窦炎4例(占80%),慢性血肿1例(占20%),术前均被CT误诊为上颁窦恶性肿瘤。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43岁。鼻塞20天,头痛10天。查体:鼻粘膜慢性充血,左后鼻孔见息肉样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b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巧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67-2668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治愈188例,好转4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6.7%。术后并发症:眶周淤斑7例(2.9%),出血量超过400ml12例(5.0%),鼻腔粘连8例(3.3%),上颌窦开口狭窄6例(2.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洋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64-2165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4月共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13例,通过caldwell-Luc手术或鼻内镜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6~69岁,平均46.9岁。大部分患者工作或生活条件差,均为农民或无业人员,病程10天~5年,平均15.6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5年。左侧7例,右侧6例,全部为单侧病变。主要临床症状:鼻塞流脓涕8例,鼻塞流脓血涕4例,反复鼻出血3例,头痛9例,嗅觉减退9例。检查见中鼻甲息肉样变或钩突肥大息变或中鼻道有息肉样变新生物4例,中鼻道脓性分泌物6例,中鼻道血性分泌物3例,上颌窦内侧壁向内膨隆或移位5例。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月~1996年1月,我科采用鼻外、鼻内及经鼻内窥镜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随访l~10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6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男19例,女7例,年龄17~69岁,平均53.3岁,40岁以上24例,占92.3%。病史8个月~13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鼻阻,脓性鼻漏16例,间断血性鼻涕10例,头痛9例,嗅觉减退6例。体查26例均为单侧,鼻腔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脆性息肉样肿物,基底广,色淡红或灰白,质地中等,触之易出血。筛窦受累3例,筛窦、上颌窦受累14例,筛窦、上颌窦、蝶窦受累6例,鼻中隔受累2例,…  相似文献   

18.
吴鹤金 《江苏医药》1998,24(3):205-205
内窥镜鼻窦手术是界科学重要进展,这一技术使鼻科学进入新的阶段。我院自1994年12月至1996年3月开展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59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59例中男41例,女18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2岁,平均39岁。单个鼻窦炎8例,多鼻窦炎或全具窦炎引例,有鼻息肉者27例。病程3个月~15年。8例以往作过鼻息肉或鼻甲手术。二、手术方法2例儿童采用全麻,其余均为局麻。局麻方法:用含副肾素的1%地卡因麻醉鼻腔粘膜两次,用含副肾素的l%利多卡因作鼻丘部浸润,部分病例行眶下神经和上颌神经阻滞以…  相似文献   

19.
尽管鼻息肉切除对全身的直接创伤较小 ,但多数老年人为复发性息肉 ,且伴有某些基础病 ,因此对老年鼻息肉的处理应特别谨慎。我科自 1988年 1月至 1998年 1月对 12 3例老年鼻息肉行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2 3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鼻息肉 ,其中男 72例 ,女 51例 ,年龄 60~ 79岁。双侧鼻息肉 70例 ,单侧53例 ,复发性息肉 4 2例。病程 1个月~ 30年。伴发筛窦炎 73例 ,上颌窦炎 89例。术前常规检查发现心脏病 60例 ,高血压病 4 0例 ,糖尿病 1例 ,支气管扩张 1例 ,肺气肿、肺心病 2 2例。采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下用常规方法手…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因间歇性鼻阻,流粘涕4年,加重2周以“左侧上颌窦炎”于2002年7月8日入院。体查:鼻粘膜慢性充血,双下鼻甲饱满,1%麻黄素收缩效果好,左侧中鼻道有少许黄色分泌物,左上颌窦区压痛(+),鼻窦CT提示:左侧上颌窦粘膜增厚,窦腔内见一不完全性骨性分隔,隔后见一约2.5cm×2.5cm大小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CT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