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艾滋病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对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文章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作了分析,目的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他们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遏制艾滋病继续蔓延的趋势,2005年7月15日,北京市召开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总结2004年工作。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建东,北京市卫生局及其他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出席了大会。张建东副秘书长对北京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卫生局金大鹏局长作艾滋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防治是一项涉及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疫情的增长与扩散形势的日趋严重,大量民间组织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这无疑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工作人员先后对武汉、襄阳、黄石、咸宁、随州、南漳、崇阳等市县进行深入调研,对艾滋病防治领域的民间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作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并提出有益于湖北省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与社区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干预可以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并为个人、家庭、社区及艾滋病防治干预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相互合作提供平台,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物质、心理、经济、法律及医疗等服务并建立良好的反歧视环境。社区能力是影响艾滋病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影响社区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全面、持久、完善服务和支持。此文对艾滋病防治模式的发展和社区能力建设途径及关键环节作综述。  相似文献   

5.
孽海苦情花     
艾滋病,这个被称为20世纪的黑死病已从西方敲开了亚洲一些文明古国的大门。近来,在亚洲各国(包括中国)均已发现艾滋病患者的存在。据台湾报纸报道,最近,在中国的台湾省一位女艾滋病患者在高雄市的一家医院痛苦地与世长辞。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死于艾滋病的患者。一位记者在她临终前进入隔离病房,对他作了一次独特的专访,对艾滋病的发病症状及感染原因和患者的社会背景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以铁的事实告诫人们,艾滋病已向中国人无情地袭来,国人应高度予以警惕,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1991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同迎接挑战”,目的强调个人、团体、社区及国家共同与艾滋病的流行进行斗争。世界各国将利用这个日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宣传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卫生知识,唤起社会和民众对艾滋病的重视,共同行动起来,与艾滋病作斗争。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与其它一些传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简称“艾滋病”,是目前缺乏有效预防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传染病。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为判断其流行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入研究艾滋病潜伏期,对了解自然史,制订防治策略、疫情预警,预测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及评价治疗效果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艾滋病潜伏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国内艾滋病潜伏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不同时期相应两种平均发病率水平的统计学分析,流行病学三间分布描述得出近年来对人类危害程度最大的(国际检疫传染病及艾滋病)四种传染病的顺序已从原来的鼠疫、霍乱、黄热病、艾滋病演变为艾滋病、霍乱、黄热病、鼠疫。同时对每种传染病在近年来的流行趋势,强度及前5位染疫病例最多国的演变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比。提出了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防治和检疫四种传染病的重点及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集贸市场经营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加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方法对集贸市场经营者开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形式的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和安全套使用等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干预有效提高了集贸市场经营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是促进性病/艾滋病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的流动无形中加速了HIV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传播,艾滋病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已是当务之急。此文就有关我国流动人口的概念和人口学特征、性病/艾滋病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行为干预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同伴教育在学校艾滋病预防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同伴教育用于艾滋病预防已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对同伴教育在学校艾滋病预防中的作用和优势作了讨论,并提出了学校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形式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艾滋病疫情信息系统监测,近年来我国多城市报告MSM人群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男男同性恋者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点人群之一[1].目前的艾滋病防控中,主要是在特定场所、媒介,通过同伴教育及外展活动、网络宣传教育、自愿咨询检测等干预方式[2],对MSM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现就MSM人群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当艾滋病这个病魔历经40年蔓延,击破了人类免疫和药物多重防线的时候,其魔影已经游荡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据统计,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将突破一亿大关。艾滋病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我们对它束手无策?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年来人类与病魔作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降服艾滋病的可能性及各种方法……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发现,后由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私营企业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宣传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10家私营企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企业农民工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85%以上,但是对非传播途径包括预防知识方面知晓率较低;年龄、性别、婚姻、民族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影响。结论企业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透彻,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他们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由于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如何降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已成为当前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任务.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既涉及宿主本身的因素,又涉及病毒方面的因素,还有治疗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等.此文主要对国内外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流感染(BSI)对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即使在HAART时代,BSI在艾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仍排在前三位.国外有较多针对艾滋病患者BSI的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此文就艾滋病患者BSI的发病率、病原体、诊断、预后和防治等问题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的研究提示,艾滋病时的肝脏病变不但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困难,而且对艾滋病本身的发展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就有关艾滋病时的肝脏病变及其意义、诊断和治疗等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9.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为有效地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53名作性病检查的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征求同意后由调查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同时检查性病及HIV抗体检测。结果:253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偏低,性病感染率47.8%。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感染状况及对艾滋病、丙肝的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做好成都市从业人群艾滋、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每年随机抽取2 000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抽取静脉血检测抗HIV和抗HCV,了解抗体阳性率及逐年变化趋势;对2015年抽取的人员作艾滋病、丙肝预防知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2011-2015年检测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抗HIV初筛阳性率分别为:2‰、3‰、1‰、2‰和3‰,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3‰、1.5‰、3.5‰和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8.82%,感染艾滋病后有哪些症状的知晓率为:58.04%,如何检查艾滋病的知晓率为:54.97%,选择不会歧视艾滋病患者的比例为:92.18%,丙肝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8.06%。结论成都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且艾滋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较高,建议对从业人员加强艾滋病、丙肝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