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体外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力学强度的影响作用。方法 :4具完整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DEXA测定脊柱骨密度BMD ,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将每例标本的 4个椎体随机选择 2个共 8个椎体进行骨水泥PMMA注射构成椎体成形术组 (A组 ) ,余 8个椎体为对照组 (B组 )。A组行椎体成形术注射加显影剂的低粘度骨水泥 5ml。注射后摄轴位X线片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测试A组和B组椎体静态压缩下的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 :所有椎体BMD的T值提示为中重度骨质疏松 (T值 - 3.15~ - 4 .6 6 ,平均 - 3.87)。A组注射 5ml骨水泥后轴位片示骨水泥分布面积皆大于 5 0 %。A组的最大抗压强度和刚度分别为 2 6 4 5± 4 78N和 1317± 2 81N/mm ;B组最大抗压强度 186 2± 6 2 0N ,刚度为 10 2 5± 2 33N/mm。两组比较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内注射骨水PMMA可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 ,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达到强化椎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水泥(PMMA)和注射性骨泰(CPC)在椎体后凸成术中对不同骨密度椎体的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选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正常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B、C组。测高后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得出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记球囊扩张体积),随机注入PMMA或CPC,观察外渗情况及注入量。同术前测高压缩,确定术后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A组CPC和PMMA材料未能恢复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P〈0.05);B组中均恢复,而C组中刚度均恢复(P〉0.05)。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PC组为95.3%;PMMA组为95.2%。结论CPC可作为PKP术中PMMA的替换材料,尤其是在年青患者中,但需临床和实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 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 ,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测试骨水泥强化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 :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入 4 84ml,有 4个椎体出现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16 0 6± 2 4 9 5 )N和 (112 2 3± 183 4 )N/mm ;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374 0± 12 15 6 )N和 (96 0 4± 2 33 3)N/mm。治疗前后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明显增加了骨折椎体最大载荷 (P <0 0 5 )和恢复了刚度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 (PMMA) ,可显著增加骨折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 ,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强化骨折椎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geneX骨水泥用于强化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30个新鲜小牛胸腰椎椎体标本(T9-L4)通过注射泵灌注稀盐酸脱钙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制成压缩性骨折模型后,3组分别实施geneX骨水泥、硫酸钙骨水泥(CS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椎体成形术,记录骨水泥完本填充时的骨水泥注射量,测试标本的强度和刚度,记录各组的强度和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个小牛胸腰椎体初始骨密度为(1.425±0.072)g/cm2,脱钙后骨密度为(1.074±0.065)g/cm2,脱钙后骨密度明显低于脱钙前骨密度(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注射量分别(4.3±0.8)、(4.2±0.7)和(3.8±0.4)ml,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强度分别(1198±529)、(1212±430)和(1672±704)N,geneX组、CSC组显著低于PMMA组强度(P<0.05),3组均明显高于椎体初始强度(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刚度分别为(233±130)、(242±191)与(323±145)N/mm,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刚度均低于椎体初始刚度,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eneX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能满足对椎体填充材料的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从6例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的尸体中选取12个胸腰椎体,进行压缩性骨折造模,并随机分配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直接将骨水泥(PMMA)注入受试标本;PKP组使用球囊扩张专用器械对标本进行扩张,后注入骨水泥,对扩张后空腔进行充填。对两组标本进行几何测量与生物力学测试,并获取相关参数。结果:两组椎体的生物力学测试都显示出术后的椎体强度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PKP组的术后椎体刚度能恢复至术前骨折前水平,而PVP组的术后椎体刚度无法恢复,PKP与PVP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在体外条件下,PKP较PVP在恢复椎体高度与刚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恢复椎体强度方面PVP占优。  相似文献   

6.
人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强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生物力学性质 ,分析应变率和骨密度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的影响 .方法 以 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 ,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定 ,然后制成标准试件在 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压缩 ,应变率分别为 0 .0 0 0 5 ,0 .0 0 5 ,0 .0 5 ,0 .5 s- 1 ,获得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下颌骨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 .应用 Origin5 .0软件在 PC机上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 下颌骨在 0 .0 0 0 5 ,0 .0 0 5 ,0 .0 5 ,0 .5 s- 1的压缩应变率下的极限强度分别为 (10 3± 17) ,(12 0± 15 ) ,(134± 17)和 (15 0± 10 ) MPa;弹性模量分别为 (2 80 0± 189) ,(36 2 7± 34 5 ) ,(42 0 0± 835 )和 (5 12 0±936 ) MPa;破坏应变分别为 (0 .0 6 1± 0 .0 0 6 ) ,(0 .0 5 6±0 .0 0 9) ,(0 .0 5 0± 0 .0 0 9)和 (0 .0 45± 0 .0 10 ) .结论 下颌骨为粘弹性材料 ,其生物力学性质和应变率有密切关系 ,随着应变率数量级增加 ,压缩强度逐渐递增 ,而骨密度和压缩强度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患者椎体几何学畸形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和止疼状况及椎体几何学形态变化情况。结果PVP组手术正常形态及矫正率为18.3%,明显低于PKP组36.7%(P<0.05);同时两组患者手术后椎体压缩后凸成角畸形方面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PKP组明显优于PVP组(P<0.05)。PVP组手术后VAS评分(2.33±0.92)明显低于术前(7.76±0.99)(P<0.05);PKP组术后VAS评分(2.35±0.91)明显低于术前(8.01±0.89)(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恢复正常态患者VAS评分为2.59±0.91,未完全恢复患者VAS评分为2.30±0.9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患者采用PVP、PKP手术治疗,均能达到较好的止疼效果,促使患者部分伤椎体恢复正常;在椎体几何学畸形矫正方面,PKP明显优于PVP,针对椎体严重畸形的患者,建议运用PKP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作为椎体后凸成形术灌注剂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将两种骨水泥制成圆柱体试件,测量体外工作时间、可注射性、显影性能、自身强度和刚度。(2)从4具老年女尸收集16个固定胸椎标本(T9~T12),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确定为骨质疏松椎体后,分配至CPC组和PMMA组。在材料试验机上测量初始椎体强度和刚度,制成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然后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用两种骨水泥强化。测量手术前、压缩后、手术后椎体高度及术后椎体强度和刚度。结果两种骨水泥都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体外工作时间适当。CPC可直接显影,PMMA加入硫酸钡后显影良好。PMMA自身强度和刚度显著高于CPC。两组椎体骨密度、初始椎体强度和刚度、初始椎体高度和压缩后椎体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椎体强度都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PMMA组高于CPC组(P<0.01)。术后两组椎体刚度都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PM-MA组低于CP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椎体高度都显著恢复(P<0.01),PMMA组较CPC组更明显,但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C可代替PMMA作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灌注剂,但仍需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山羊离体L4椎体分组进行脱钙,建立单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模型,对各组模型注入不同比例的Mendec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粉的混合填充物,并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出强化后近似患椎骨折前的强度与刚度的最佳混合比例的骨填充物,从而能有效降低近邻椎体新发骨折的发生率。方法取年龄6-8年的雌性陕南白山羊胸腰段椎体(体重25-27Kg)的L4单椎体脊柱单元50个,将它们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有10个单椎体,分别测量并记录各组椎体的骨密度,使用EDTA-2Na脱钙液对各组椎体进行脱钙50天,达到骨质疏松标准,测量各组椎体的骨密度,使用力学试验仪对其进行压缩,制作单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将Mendec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粉按体积比例制作混合填充物,混合比例分别为1:0、3:2、1:1、2:3、0:1,称为填充物α、β、γ、δ、ε,将五种填充物分别以中央分布的方式注入A、B、C、D、E五组模型中,体积均为3mL,经成形硬化后再次对各模型进行生物力学试验,记录各组模型的骨折前后、强化后以及力学试验后的椎体高度以及强化前后的抵抗极限强度以及刚度。结果五组单椎体单元脱钙前平均BMD为:(1.235±0.034)g/cm3,脱钙50天后平均BMD为:(0.844±0.055)g/cm3,下降率达31.7%,达到骨质疏松骨密度标准,单椎体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A、B、C、D、E五组脱钙前组间骨密度比较P0.05,脱钙后组间骨密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五组椎体压缩高度均达到II度压缩性骨折的标准。而且五组椎体强化前压缩高度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建立成功。五组椎体在C臂下分别注入α、β、γ、δ、ε五种填充物3mL,填充物在椎体内分布方式控制为中央分布方式。强化后五组椎体恢复高度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五种填充物均能有效恢复患椎高度,有效填充患椎。五组强化后椎体再压缩高度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五组模型强化前,椎体极限抵抗强度、刚度五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五组模型强化后,椎体极限抵抗强度分别为(±s):A组:5722.1±23.1N,B组:5201.2±29.8N,C组:4465.6±57.0N,D组:4210.1±49.8N,E组:3212.4±79.3N,五组间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强化后五组椎体刚度分别为(±s):A组:1168.3±43.6N/mm,B组:963.0±11.0N/mm,C组:641.2±6.5N/mm,D组:524.8±7.6N/mm,E组:340.5±10.8N/mm,五组间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同种异体松质骨粉比例的增加,强化后椎体的抵抗极限强度及刚度会随之下降。结论通过各组强化后各组椎体的极限抵抗强度和刚度与强化前椎体对比可知道,α、β填充物的强化的椎体模型的抵抗极限强度以及刚度远大于强化前的椎体,γ填充物强化后的椎体最大抵抗强度稍大于强化前的骨质疏松椎体,δ、ε两种填充物强化后模型的极限抵抗强度与刚度均小于强化前的椎体,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粉体积比例达1:1时的γ填充物,其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最接近骨折前的骨质疏松椎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疼痛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舒适程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4±0.5)分,舒适度评分为(108.1±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0.8)分、(98.1±6.9)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PVP治疗组32例,40椎体;PKP治疗组26例,28椎体。术后随访6个~1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手术前后,2组病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与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的VAS与SF~36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者均能够迅速在术后缓解患者疼痛及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相对而言,PVP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更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91-94
目的 比较心肺复苏初期徒手胸外按压与机械胸外按压对患者血气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将其根据心肺复苏方法不同平均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徒手胸外按压,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机械胸外按压,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pH值、乳酸、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方面差异较小(P>0.05);在心肺复苏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59.37%和84.3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1.25%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胸外按压与徒手胸外按压均不会影响患者pH值、乳酸、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但是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成功率要比徒手胸外按压更优,除此之外,其能够降低患者气胸、胸壁胸内脏器损伤以及肋骨骨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普遍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晓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26-27,2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41例为观察组,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4.8±36.5)mL]、手术时间[(56.4±10.9)min]、住院时间[(21.4±6.7)d]、骨折愈合时间[(10.5±2.1)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53.7±48.1)mL、(79.6±14.3)min、(25.2±8.0)d、(12.8±3.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观察组术后总优良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对患者机体软组织损伤较小且固定牢靠,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早,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性锻炼,大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及序贯加压袜(Graded compression elastic stocking,GCS)对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有DVT高危险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动力加压接骨扳(DCP)和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固定联合松质骨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效果,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患者37例、采用平均手术时间、临床痊愈时间、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来评估两种接骨板的临床获益。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DCP组(1492±11.8)min,LCP组(1428±127)min(P〉0.05);愈合时间DCP组(136±142)d,LCP组(119±108)d,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LCP组优于DCP组(P〈0.05)。结论加压接骨板联合松质骨移植是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LCP较DCP能缩短病程、更好地恢复伤肢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谭祖键  许建中  周强 《重庆医学》2005,34(7):988-989,996
目的通过观察椎体成形术对不同原因所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3例62椎,其中外伤压缩性椎体骨折12例12椎,椎体转移性肿瘤4例7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37例43椎.结果 5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早期(3d内)评定为优者40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6%.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的39例42椎患者中再次评定为优者28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它具有效果好、损伤小、费用低的特点,其最佳适应证为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5月20日-2012年5月20日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再次骨折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再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可以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再次骨折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可调式塔形气垫胸腰段骨折复位器对1999年6月至2007年4月共99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测量2周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对治疗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应用可调式塔形气垫胸腰段骨折复位器治疗2周后,患者椎体高度均有明显恢复,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结论:可调式塔形气垫胸腰段骨折复位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Two elderly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gradually progressive dysphagia are described. Investigations excluded an intraluminal obstruction and showed extrinsic compression of the oesophagus by an aneurysmal aorta. Surgery was not performed and they wer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a liquid diet.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的算法是二维图像压缩与重构Mallat算法的另一种实现,与目前流行的算法相比,本文的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