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坐骨神经损伤多由火器伤、髋关节后脱位骨盆骨折和髋部手术误伤所致。平时的高位切断伤并不多见,我们治疗3例,且损伤几乎在一个平面,经急诊手术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7、19、20岁。左侧2例,右侧1例。受伤原因:刀刺伤,受伤部位:均在臀纹上2~4cm处,伤口为横行,坐骨神经为完全横断,2例股后侧神经切断,1例股后侧皮神经未断,均在伤后15h内送到医院,3例臀大肌部分断裂,1例股方肌部分断裂,皮肤伤3~4cm,其内伤口6~10cm。坐骨神经所支配的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及以下所分支支配的肌肉均瘫痪。手…  相似文献   

2.
吴日明  李炎  吴征杰 《中国骨伤》2000,13(7):418-418
我院设计了腓骨长肌逆转治疗前叉韧带与侧副韧带复合断裂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14岁~47岁;病程1个月~3年。病因:车祸伤8例,平地跌伤1例,运动伤1例。损伤类型:前十字韧带与内侧副韧带复合伤6例,前十字韧带与外侧副韧带损伤4例。2 治疗方法21 腓骨长肌逆转术 分别在术肢的第五骨基底部、小腿外侧中下1/3处、小腿外侧中段、小腿外侧中上1/3处分别作切口1、2、3、4,由第1切口分离出腓骨长肌腱远端,并紧贴第五骨基底处切断,再从第2切口将其腱性部抽出,通过3、4切口将其游离至小腿上1/3处抽…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在8~19岁间,均有分娩时产程过长、窒息史,智力均正常,3例绳肌肌张力高,2例绳肌痉挛致双膝关节站立时屈曲,不能伸直,但关节无挛缩畸形.  相似文献   

4.
腘绳肌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小儿麻痹后遗症腘绳肌瘫痪如合并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瘫痪,称谓连枷膝,邬华彬曾报道用骶棘肌加碳纤维移位替代腘绳肌以重建伸髋、屈膝功能,但因骶棘肌收缩幅度小,续腱太长故难以获得良好的屈膝效果。当腘绳肌瘫痪、股四头肌正常时易继发膝反屈畸形,  相似文献   

5.
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附50例报告)彭少英,陈艺新,曾昭荣,王兰,贾湘谦,陈克洲股四头肌瘫痪是脊髓灰质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多与下肢其它畸形同时存在,在治疗上对绳肌肌力正常者,多采用传统的股二头肌、半健肌前移替代股四头肌术。但术后屈膝活动障...  相似文献   

6.
窝烧伤瘢痕挛缩是下肢烧伤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治疗上常使用皮片移植技术 ,笔者在 2 0 0 0年一年中在也门医疗队治疗 7例患者 ,均采用该术式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 7例 ,年龄 3 2~ 60岁。其中男 4例 ,女 3例。 4例为双侧窝瘢痕挛缩 ,下肢不能下地活动 ,余 3例下肢伸直受限 ,瘢痕处伴有溃疡。2 手术方法 在静脉复合麻醉下 ,切除挛缩瘢痕 ,严重病例切断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阔筋膜张肌及股二头肌腱。用鼓式取皮机取中厚皮片覆盖创面。术后患肢制动。3 结果 术后 12天拆线 ,植皮效果均佳 ,术后 3个月随访 ,除 1例由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在膝关节后内侧角切取股薄肌及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1月,对23例患者实施此手术。沿屈膝皮纹作长约2~3 cm横切口,保护隐神经。挑出肌腱,切断半腱肌副腱束。筋膜下分离至肌腱胫骨止点处,带骨膜将其掀起并切断。末端编织缝合,常规方法顺行向近端切取全长肌腱。[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整切取股薄肌及半腱肌,均未出现切取肌腱过短或误切取缝匠肌的情况。有2例病人出现短暂性小腿内侧麻木,均于随访期内缓解。[结论]采用膝关节后内侧角切口切取腘绳肌腱可避免伤及隐神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8):1701-1705
[目的]研究人群中腘绳肌腱束的解剖特点,为手术过程中安全有效的获取肌腱移植物提供依据。[方法]20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腘绳肌腱纳入研究。术前记录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等相关信息。在取腱过程中,分别记录半腱肌、股薄肌的肌腱总长;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的分束数目;半腱肌和股薄肌胫骨止点到第1条分束出现的距离。[结果](1)股薄肌肌腱中102条无分束结构(60%),72条只有1条分束(36%),22条有2条分束(11%),4条有3条分束(2%),股薄肌中均不存在第4条分束结构(0%)。股薄肌胫骨止点到第1条分束出现的距离平均为(5.41±2.325)cm。半腱肌肌腱中22条无分束结构(11%),109条只有1条分束(54.5%),62条有2条分束(31%),4条有3条分束(2%),3条存在4条分束(1.5%)。半腱肌胫骨止点到第1条分束出现的距离平均为(7.396±2.611)cm。股薄肌肌腱自胫骨止点起9.5 cm后再未发现分束结构,半腱肌胫骨止点11.5 cm后再未发现分束结构;(2)不同性别,半腱肌、股薄肌分束数量及半腱肌、股薄肌胫骨止点到第1条分束出现的距离,女性均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腱肌及股薄肌腱长女性略低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身高、体重越低,半腱肌、股薄肌分束数目越少,半腱肌、股薄肌胫骨止点到第1条分束出现的距离越短。体重指数越低,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长度越短。[结论]腘绳肌腱束解剖在不同性别、身高、体重的患者中存在差异,拥有良好的解剖知识辅助,可为医师安全获取腘绳肌肌腱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肌腱转位矫治股前型儿麻膝反屈李世德⒇近年来我科应用股二头肌腱、髂胫束和半腱半膜肌、内收肌经股骨髁后方交叉固定,同时行股前肌力重建矫治小儿麻痹后遗膝反屈1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例17个肢体,男10例,女5例,年龄7~...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研究深低温保存后人类胭绳肌腱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中从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各取3块体积约为3mm×3mm×1mm肌腱,将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于新鲜条件下、-80℃冷冻、-196℃液氮保存4周后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计算各组胭绳肌腱的变性温度、变性焓变及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百分比.[结果]-80℃冷冻保存和-196℃液氮保存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均较新鲜半腱肌、股薄肌腱变性温度及变性焓下降,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数量减少(P<0.05),冰冻组较液氮组下降明显(P<0.05);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热稳定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低温保存后胭绳肌腱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冰冻组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半腱肌重建髌股内侧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九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半腱肌重建髌股内侧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效果. 方法 对9例膝关节髌骨脱位行半腱肌重建髌股内侧韧带.4例习惯性髌骨脱位,4例反复性髌骨脱位,1例第二次手术.游离同侧半腱肌肉,行髌股内侧韧带重建手术. 结果 9例手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个月内8例髌骨稳定,髌骨运动轨迹正常,恐惧试验阴性,关节屈曲0°~120°,8例髌股关节疼痛消失. 结论 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髌股韧带损伤能提供足够的张力,结合髌骨外侧松解术,达到防止髌骨脱位目的.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1~ 48岁 ,平均 3 1岁 ,患者均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3例为初发 ,2例为术后复发。1.2 手术方法1.2 .1 采用臂丛 +硬膜外麻醉 ,前臂在止血带控制出血的情况下 ,将桡骨瘤体近端 5cm桡骨截除。1.2 .2 切取同侧腓骨 ,取Henry入路 ,切口始自腓骨小头 ,沿二头肌腱斜向后上方 5~ 6cm ,再向下沿腓骨延长至所需长度 ,切开皮肤及小腿筋膜 ,游离出腓总神经。向远侧游离至腓骨长肌入口处予以保护 ,自下而上钝性分离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之间隙 ,于长屈肌起始部的内上缘 ,…  相似文献   

13.
罗成龙 《中国骨伤》2000,13(10):619-619
自 1996年 7月~ 1998年 1月 ,我们采用股方肌蒂骨瓣嵌插植入法治疗股骨颈骨折 10例 ,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中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19~ 40岁。右 4例 ,左 6例。头下型 3例 ,颈中型 7例。Garden分型 :Ⅲ型 2例 ,Ⅳ型 8例。 10例均为新鲜骨折。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施术。患者取半俯卧位 ,按髋后侧切口由髂后上棘与股骨大粗隆联线中点开始 ,经大转子顶点再转向股骨外侧下 ,约长 15cm左右 ,逐层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 ,阔筋膜 ,牵开臀大肌和髂胫束 ,暴露出诸外旋肌和坐骨神经。股方肌位于闭孔…  相似文献   

14.
膝反屈畸形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中较常见。多数由于股四头肌、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等股前后肌群均有不同程度麻痹,在丢去肌力保护情况下,肢体长期负重,造成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牵拉松驰及骨质的改变所致。自1978年~1986年,我科对121例膝反屈患者进行分型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合并后外侧角结构(PLC)实质部损伤时进行联合重建的必要性,介绍使用关节镜下5~6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PCL以及采用中1/3股二头肌腱、股薄肌重建PLC的技术和优点. 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膝关节PCL合并PLC损伤患者28例,均为PCL损伤≥Ⅱ°b、PLC损伤>Ⅱ°.X线片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及严重内翻不稳需要胫骨截骨者不计入本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28例,其中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8例行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而PLC保守治疗;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20例关节镜下修复重建PCL,再开放手术操作修复重建PLC结构. 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功能评定按照Lysholm标准,单纯修复PCL组中等3例,差5例;PCL和PLC联合重建者中优良19例,中等1例.两组的Lysholm评分平均为(47.1±8.2)分和(86.7±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77,P<0.05);IKDC评估两组分别有3例和19例对手术结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膝关节PCL合并PLC损伤可造成患肢严重的无法代偿的功能损害,手术时应当进行联合重建,忽视PLC重建的重要性,会导致PCL重建效果下降或失败;采用关节镜下5~6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PCL以及采用中1/3股二头肌腱、股薄肌重建PLC的技术治疗PCL合并PLC损伤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肱二头肌为主要屈肘肌,因小儿麻痹后遗症或其他原因引起肱二头肌瘫痪时,屈肘无力,直接影响手的功能。作者自1990年起采用clark术式为7例小儿麻痹患者重建了屈肘功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0~15岁,平均12岁。左侧3例,右侧4例。前臂及手功能基本正常。手术在全麻或臂丛加局麻下进行。切口自腋上2.5cm沿胸大肌外缘至第7肋,暴露胸大肌,将胸大肌下1/3部分离。注意两点:一是在肌肉起点带部分腹直肌前鞘;二是向上游离肌肉时勿损伤胸前神经及血管束。另于上臂外侧作一纵切口,在结节间沟上端切断肱二头肌腱并向下游离到中段,最后通过腋前皮下隧道,屈肘130°位将肱二头肌腱与胸大肌胸腹部直接缝合,术后外固定4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超声显像对腘绳肌腱进行术前测量,并与手术重建韧带时的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对24例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28.8±7.3)岁。对24例患者行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超声测量,然后行同侧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移植,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中自体移植物大小用标准移植物测量工具测定。结果超声测量与术中测量半腱肌肌腱直径、股薄肌肌腱直径、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直径之和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量半腱肌肌腱直径、股薄肌肌腱直径、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直径之和与术中测量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直径之和有正相关性,分别为0.484、0.469、0.481(P0.05),与术中最终移植物直径有正相关性,分别为0.589、0.556、0.579(P0.01)。结论在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中,腘绳肌腱的超声测量是预测肌腱最终移植物直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近期118例及远期20例各种代股四头肌术随访,建议:1.股二头肌、半腱肌代股四头肌可由半腱肌、髂胫束股代四头肌术取代;2.在股四头肌重建中应重视髂腰肌的作用;3.连枷膝代股四头肌术应该首选腹直肌或腹直肌、腹外斜肌联合为好,该术式也应成为股四头肌与同侧髂腰肌瘫时的首选术式;4.代股四头肌术不主张年龄过小过大。  相似文献   

19.
对婴儿瘫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采用股二头肌及半腱肌前移术,以代替股四头肌功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效果最佳,病人最满意的手术。根据我们的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对手术中的若干技术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获得更佳的疗效。一、勿损伤腓总神经及腓侧副韧带手术分离股二头肌腱时,先要在其后内侧缘,切开深筋膜,分离出腓总神经,牵引向后,以免在以后操作中损伤。我们有1例在手术中不慎切断腓总神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   总被引:56,自引:7,他引:49  
目的在关节镜下利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方法对51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四股半腱肌肌腱进行重建.术中将取得的半腱肌肌腱切成等长的两段,然后对折成四股.移植物近端固定在横跨于股骨隧道外口的缝线钢板上,移植物远端固定在覆盖于胫骨隧道外口的钮扣上.术后进行1~2年系统的随访,并按照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指导.定期检查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大腿肌肉功能、日常活动功能和跑步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时,所有病例患膝的活动度均恢复正常.术后2年时,患侧的股四头肌/绳肌峰力矩比超过正常侧的90%.KT-1000检查显示,术后患侧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有所下降,但是术后2年时仍有73.8%的病例患侧膝关节前向稳定性等于或者好于健侧.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6.7±7.4,术后2年时为98.5±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年时,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组评分为96.44±2.36,不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组评分为99.47±0.24.统计学分析显示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时,所有患者均能恢复向前变速跑步能力而无跛行.结论关节镜下利用四股半腱股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是一种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合并的关节软骨损伤对前十字韧带重建的珠膝关节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