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问世迄今,对其六经实质的探讨从未间断过。从传统理论的研究到近人从现代医学的观点进行探索,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各家之说大大地丰富了仲景的学术思想。今不揣浅陋,试从祖国医学传统的理论和认识方法来说明《伤寒论》六经之实质,以商讨于同道。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辩证施治的纲领,《伤寒论》的六经实质是历代医家所探讨的问题。有的以经络来解释,有的以气化来解释,有的以地面划分来解释,有的以病理层次来解释。还有的则认为是多种概念的综合休,或是对疾病抽象的概括等等。  相似文献   

3.
4.
《伤寒论》之厥证为"手足逆冷"之证,其病机有二:脾肾阳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厥证的病机、治则的探讨,从整体上对厥证作一概括总结,进一步深化对厥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一部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六经”对疾病辨证论治的医学典籍。因为“六经”的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精髓,所以“六经”的实质,就成了历代医学家颇感兴趣,致力探求的问题。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固有的特点和方法,运用现代一般科学方法,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索,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辨治外感热病专书,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发现六经病临床表现及发展规律与急性感染性疾病不同阶段存在相似性。《伤寒论》六经理论阐述了外感热病由表到里病邪逐步深入的病理过程,其中太阳病属于表证,类似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属于里证,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证,类似现代医学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以及感染急性加重导致的全身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历代医家对烦躁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对《伤寒论》烦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认为烦躁有广义、狭义之分,明确提出烦躁具有揭示病机、预示转归的深刻内涵。烦躁的病变机理主要为正邪相争、阴阳盛衰;临床上,轻者表现以烦为主,重者出现烦躁、躁烦,危者常躁扰不宁。本文还总结了仲景对烦躁辨证论治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戴跃龙  白慧颖  李方洁 《河南中医》2009,29(11):1041-1043
太阳病篇是《伤寒论》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气象角度证实,太阳病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伤寒论》特别是太阳病篇,最初及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用作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的。气化学说是《伤寒论》重要的理论基础,运用气化学说与气象学证据相互结合,能够很好的解释《伤寒论》研究中的许多谜题。当前,从气化角度理解认识《伤寒论》,对于中医药防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服药方法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疗效。诚如徐灵胎所说:“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仲景在服药方法上重点强调辨证论治,但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又有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的"下法"和后世八法中的"下法"实质有诸多不同之处,其内涵更为丰富,应用更为广泛,方药更为多层.文章从以上几方面作了分析,正确理解《伤寒论》"下法"实质对临床有诸多裨益,有利于指导临床、预防与养生.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六经实质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经"是外感热性病的辨证纲领,是<伤寒论>一书中的核心内容.但"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历代研究伤寒的大家都曾作过深入细致的探讨,亦都曾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刘承仕 《河南中医》1996,16(5):267-269
对伤寒厥阴病的实质,至今仍无明确一致的看法,或认为是寒极,或认为热极,更多的持寒热错杂、阴阳胜复的观点。本文以《伤寒论》厥阴条文为依据,分析厥阴病各种证侯表现,提出厥阴病为阳气内闭营血、邪热内积、营阴为邪热竭灼,造成热极竭阴、阴精竭绝的病理特点。其预后转归取决于内郁之邪热是否能够由内出外,枢转外达。  相似文献   

13.
从营卫角度探讨《伤寒论》六经病的实质。六经是运行营卫和传变的道路,六经调节营卫表里内外出入分布。六经病是对六经调节表里内外营卫出入分布的“开阖枢”功能失常,邪与各部分营卫相争,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所产生的证候的归纳总结,即不是单纯的脏腑病变,六经病反映了外感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邪正相争的虚实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承仕 《中医杂志》1997,38(5):265-267
《伤寒论》由于它成书于战乱年代,加之文字古奥,文简义繁,自西晋王叔和编次以来,几经显晦,虽经历代医家多次注释、发挥,至今尚有许多疑难问题争论不清,“厥阴病”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本人在学习和讲授《伤寒论》的过程中,深感“厥阴病”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现就厥阴病谈谈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烦躁,是《伤寒论》中重要症状之一,历代注家多有阐述,近时医家亦有专论。然笔者以为,从仲景对此症的辨证思维而言,仍有在理论及证治上进一步探讨之必要。烦躁,是烦与躁的合称。烦,是一种自觉症,自觉心中扰乱不安、郁闷懊(忄农)。躁,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伤寒论》279条之实质意义及归属037006山西省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费吉,周益新《伤寒论》279条言“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历来对本条争议颇多,莫衷一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寒热症状的辨析精细入微,洵为后学楷模。现略谈寒热症状的辨析在伤寒六经辨证中的指导意义。一、从寒热辨阴阳属性《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纲领,然其具体运用,无不贯穿于八纲辨证内容之中。临床诊察疾病,首当区分阴阳。《内经》云:“善诊者,察色接脉,先别阴阳”。张介宾曰:“凡治伤寒,须先辨阴阳二症”。而阴证阳证诊断的建立,又主要是通过寒热症状来体现的。发热多见于三阳,恶寒则多见于三阴,论中第七条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明确地指出了寒热之辨为区分阴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寒”有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之分,众所周知,《伤寒论》所论伤寒为“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而且从西晋王叔和搜集、整理《伤寒论》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一部与杂病无关的外感病专著,以致于后来形成了“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使得《伤寒论》成为外感病专著的代名...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之针刺期门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中,运用针灸的有31条,其中针刺期门法颇具特色.纵证、横证、妇人热入血室证、阴明病热入血室证、太少并病误汗后谵语证等五证,病机皆源于肝经之实,仲景均以刺期门之法,以泄其实邪.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治则.本文对<伤寒论>刺期门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三阳三阴实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伤寒论》三阳三阴(亦称作“六经”)的实质问题,历代医家都进行过探索,尤其是近年来,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有指为足之六经络,或划分表里六部位;有称作伤寒六阶段,或概括疾病六类型;有阐以气化理论,或证用脏腑学说;有论据阴阳胜复,或共脏腑、经络、气化三者而立说;等等观点,发隐就明,有裨后学。然《伤寒论》三阳三阴的实质究竟为何?尚未能统一认识。笔者认为,欲弄清三阳三阴实质问题,首先就得了解《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辨证论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什么?考诸家之言,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素问·热论》六经分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