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心肌病等的心电图都可出现例置U波,但其成因尚无定论。临床资料58例发病1年以内的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左胸导联所出现的U波,分为直立U波(PU),平坦U波(FU),倒置U波(NU)3组。与无心  相似文献   

2.
U波倒置在心肌梗塞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义汉  赵红 《心电学杂志》1994,13(2):71-71,74
分析7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4—1O周患者ECG U波极性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对波倒置组(A组)和非U波倒置组(B组).检测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室早(VPB.)Lown分级、左室舒张功能评估、异常Q波总数(NQ)和血清CPK峰值(PCPK)测定.结果表明:A组心功能不全和VPB.比B组严重,A组 NQ、PCPK显著高于B组,A组舒张功能比B组差.提示:(1)AMI后U波倒置者左心功能差、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梗塞范围大,(2)U波倒置与舒张功能不全相关.  相似文献   

3.
前壁心肌梗塞U波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6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V_3~V_6导联U波直立、低平及倒置等变化与异常Q波数目及射血前间期/左室射血时间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提示,U波改变的程度与心肌梗塞面积及心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左心前导联上U波极性与心肌灌注和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对63例有临床和心电图证据证明曾患前壁心肌梗死(MI)的病人,进行了铊~(201)心肌闪烁造影和锝-99m心室造影。方法:63例MI患者在MI发作后6—8周,进行铊~(201)运动闪烁造影和锝-99m心室造影。所有病人皆系首次患MI,除煎壁导联外,其余导联皆无异常Q波。其中男58例,女5例,平均年龄52岁。排除伴左、右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正常对照组12例,皆系冠脉造影正常,铊运动闪烁造影正常,左心室功能正常者。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9岁。根据V_4—V_6导联U波的极性,将病人分为3组:U波直立组16例,每例至少有2个导联U波高于0.5mm;U波倒置组29例,皆倒置深度超过0.5mm;U  相似文献   

5.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胸前导联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将急性初发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5 4例 ,分为U波倒置组 (A组 ) 19例 ,无U波倒置组 (B组 ) 35例 ,分析了其对心肌梗死范围及心功能的影响。两组间血钾浓度无显著差异 (4.11± 0 .36vs 4.2 9± 0 .41mmol/L ,P >0 .0 5 )。A组心肌酶峰值均较B组显著降低 ,病理性Q波导联数、ST段抬高导联数较B组减少 (分别为 2 .1± 1.4vs 3 .5± 2 .2 ,P <0 .0 5 ;4.9± 1.1vs 6 .0± 1.4,P <0 .0 1) ,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 (0 .6 1± 0 .0 8vs 0 .5 2± 0 .11,P <0 .0 1)。两组前降支近端及多支病变发生率无差别 ,但A组梗死区周围有较好的侧支循环建立。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U波倒置的患者心肌梗死程度较轻 ,左室功能较好 ,其机制与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无关 ,而梗死区侧支循环建立是其病情较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上U波倒置,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病等左室负荷性疾病,至于与右室负荷性疾病有关的报道甚少。作者研究了各种慢性右室负荷性疾病35例,其中肺动脉压≤39mmHg的房间隔缺损(ASD组)11例,伴肺动脉高压(≥40mmHg)的房间隔缺损(ASD+PH组)13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组)6例,肺动脉狭窄或法乐氏四联症(PS.T/F组)5例。  相似文献   

7.
091下壁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前T波倒置的意义[WongCK,FreedmanSB,AmJCardiol,1995,75:81(英文)]下壁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心前ST段压低的意义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心前T波倒置的意义却较少注意。作者分析95例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MI)中的发生率及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北京医院核医学科连续进行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前壁心肌梗死病例的心电图,应用常规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的诊断标准对药物负荷检查前卧位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将陈旧性前壁心梗不同心电图表现同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出前壁心梗106例,90例符合入选标准,前壁Q波心肌梗死26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64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R波递增不良发生率为20.3%~42.2%,前壁Q波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显著多于非Q波心肌梗死,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核素放射性缺损节段分布: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中部前壁、前间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而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基底部前侧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Zema标准)。结论陈旧性前壁心梗R波递增不良非常常见,不同心电图表现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性U波倒置与高血压痛的关系。方法对门诊、住院及体检时在12导联心电图中发现的86倒单纯性U波倒置者,分析其和血压之间的关系,并随访65例。结果86例中高血压痛有U波倒置者70例,占81.4%;其中初始型倒置63例(占90%)、终末型倒置7例(10%)。两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65例结果;收缩压或舒张压越高,U波倒置越深;血压恢复正常时,U波倒置消失。结论U波倒置与左心室内压增高有关,对高血压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U波是心动周期中最后一个电激动波 ,在心电图上较小 ,因而易被忽视 ,近几年来研究发现U波变化对某些心血管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越来越被临床重视 ,本文对 180例U波倒置患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取本院 1996~ 2 0 0 1年住院患者 ,心电图中查得U波倒置 180例。男性 86例 ,女性 94例 ,年龄 41~ 89(64 12±11 8)岁 ,其中冠心病 10 8例 (60 % ) ,高血压 42例 (2 3 3 % ) ,高血压心脏病 10例(5 6% ) ,风湿性心脏病 8例 (4 44 % ) ,其它 15例 (8 3 % ) ,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患者 ,无U波倒置 92例 ,男性 5 0例 ,女…  相似文献   

11.
首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常伴有侧壁I、aVL导联Q波的出现。本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侧壁Q波的发生率及其意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64例均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22-81(平均69.97±12.09)岁。临床和心电图均符合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于急性心肌梗塞后3-5天记录12导联的心电图。根据I、aVL导联是否有侧壁Q波将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孤立性U波倒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的ST-T的变化,常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觉和重视。但对孤立的U波倒置仍有不少医生未能给予充分的警觉与重视,使部分冠心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壁导联异常Q波在诊断陈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患者,结合其病史及辅助检查,了解下壁导联异常Q波临床谱,明确与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的鉴别。结果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心电图提示下壁异常Q波患者103例,平均年龄(57±2.3)岁。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下壁连续2个导联Q波时限≥0.03s、Q波振幅≥0.1 mV。27例出现在Ⅱ、Ⅲ、a VF导联,61例出现在Ⅲ、a VF导联,15例仅出现在Ⅲ导联;9例QⅡ≥0.04s+Q/R≥1/4,24例伴ST-T改变,79例不伴ST-T改变。其中陈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1例,非心肌梗死患者82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下壁导联均在Ⅱ导联出现异常Q波,9例患者心电图QⅡ≥0.04s+Q/R≥1/4均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结论下壁导联异常Q波是诊断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的重要线索,Ⅱ导联异常Q波支持陈旧心肌梗死的诊断,但异常Q波并非其唯一诊断线索,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及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4.
李兴杰 《心电学杂志》1994,13(3):161-162
患者女性,6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闷痛20余日来诊,心电图(附图A)见T波改变(Ⅰ、aVL、V_5低平).17天后因心前区痛疼加剧,大汗淋漓近1h复诊.急查心电图(附图B):Ⅱ、Ⅲ、aVF导联R波增高、变宽,ST呈上斜型上  相似文献   

15.
U波倒置与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202例冠心病患者中静息12导心电图上出现u波倒置的共37例(18.3%)。u波倒置的出现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左心前V_3~V_5导联。结果表明u波倒置的出现主要与前壁部位的心肌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临床对高血压引起U波倒置与血压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1996年3月~2002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共收集高血压患者3960例,出现U波倒置252例,其中男161例,女性91例,年龄36~81(平均58.5)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218例,肾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尿毒症34例。高血压诊断标准:按WHO规定的成人标准。  相似文献   

17.
U波倒置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8例U波倒置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U波倒置与年龄成正比,年龄愈大,发生率愈高;临床上的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最为多见,占U波倒置总数的72.98%;在部分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U波倒置为心电图上的唯一改变。高血压与U波倒置的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U波倒置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有关,本文在对离退休干部体检中,发现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发生U波倒置的比例更高,有鉴于此,本文对912例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者心电图U波倒置与职业及其相关因素作了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相关导联倒置T波正常化的意义。方法  74例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 (Ⅰ组 )、T波直立组 (Ⅱ组 )。Ⅱ组又分为 6个月内T波直立组 (Ⅱa组 )和 12个月内T波直立组 (Ⅱb组 )。测定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超声心动图检测梗死后 1个月、12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积分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 (E峰、A峰 )、E A比值。结果 Ⅱ组各项左室功能指标梗死后 12个月明显改善 (P <0 .0 1) ;梗死后 12个月Ⅰ、Ⅱ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Ⅱa、Ⅱb亚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倒置T波正常化出现标志左室功能改善 ,且出现时间越早 ,慢性期左室功能指标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0岁。发作性胸痛4个月,于1997年11月26日入院。缘7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胸痛,多出现于饭后或活动以后,疼痛持续时间20分钟至1小时不等,伴出汗,无恶心、呕吐,无心悸、气促,稍体息后,症状可缓解。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