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设计开发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以提高野战条件下输血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方法: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材料,选择聚氨酯泡沫塑料为保温层,选择微孔双通路输血管路U型加热方式,采用低温生物化学等方法。结果: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不需要电源,体积小,易携带,机动性强,以冷热水注入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结论: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的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不断提高野战条件下输血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方法: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材料,选择聚氨酯泡沫塑料为保温层,选择微孔双通路输血管路U型加热方式,采用低温生物化学等方法。结果: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不需要电源,体积小、易携带、机动性强。冷热水注入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结论: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的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使用一次性塑料输血器输血方法的改进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冯亚丽近年来,随着一次性医疗塑料器械的广泛应用,临床使用塑料输血器逐渐增多,在临床使用中,我们发现按护理常现操作输血时,输血管针头斜面向上刺入储血袋下端的塑料管处,常发生漏血现象(图1),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奥运安保卫勤战备队所携带装备。方法:查阅相关科研文献,结合医院在奥运期间卫勤保障实际任务,研究应携带的装备、器械及药品。结果:结合卫勤战备队的实际特点,以小型高效、一机多能、简单实用为原则,所携带装备既突出一线救治.又兼顾专科治疗,且能适应不同环境,较好地配合了所执行的任务。结论:卫勤战备队携行装备的完善是增强卫勤保障整体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野战卫勤战地救护系列箱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方便军队野战卫勤分队护理人员实施野外战地救护,加强卫勤装备零散物资的配载和快速机动,提高军队护理卫勤装备整体水平。方法:调研国内战地救护箱组发展状况,咨询专家,在野战卫勤分队训练中实际应用,按照不同时段执行的不同任务划分,确定箱组的功能和物品配备的种类、数量。结果:设计出的战地救护系列箱组包括便携式护理急救包、战地换药背囊和战地多功能治疗车。结论:战地救护系列箱组适合在战现场急救、前接后送伤员及驻地展开时应用,形成完整配套的护理保障体系,实现了卫勤装备系列化、通用化和模块化标准,有利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军和外军装备的担架和医疗病床品种多,用途各不相同。但在部队野战训练的卫勤保障中,要求卫生部门携带的装备尽量要少而精、轻便、功能多、实用有效,以提高部队快速饥动能力。我们根据多次卫勤保障训练经验.结合陆上和海上保障特点,将病床和担架的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成一体,设计了多功能充气式救护床,在卫勤保障训练和日常治疗中,效果良好,充分显示平战结合的特点。1结构野战多功能救护床由充气床垫、附在床垫表面的三角形靠囊、床垫两侧小囊兜、折叠担架杆、伸缩担架手把从瑞部带卡扣的固定安全带组成。床垫长2O0cm,宽gOc…  相似文献   

7.
野战外科手术器械包是战时伤员开展手术救治必须具备的装备,手术器械包的合理配置对部队的卫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野战手术器械包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同时,详细论述了一次性手术器械包和传统不锈钢材料手术器械包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一次性野战外科手术器械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利用一次性采血针的配套真空采血管,从多个方面来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2008年1~3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人193例行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结果:193例病人中,采血成功为186例,成功率为96.4%。结论:掌握高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及正确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能大大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提高采血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研究平战时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卫勤保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进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卫勤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卫勤保障的发展,适应现代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要求。结果: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卫勤保障中的作用,体现于提供医疗服务模式、卫勤指挥方面、卫勤保障体制方面、卫勤人才的培养方面、技术装备及其作用的改变方面。结论:加强信息化建设下的医院卫勤保障管控和指挥,提高多环境下的卫勤保障能力及医疗服务模式,练习多方式卫勤保障水平,练习多跨度卫勤保障供给,医疗人员必须加强多种技能的培训,要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医疗技术及信息化建设水平完成医院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开发一种全天候方便实用的新型夜光多功能卫生包,以方便部队卫生员在无光条件下快速实行卫勤保障。方法:利用稀土无放射性长余晖发光材料,通过高强度防雨迷彩布和高密度内定型结构,利用粘拉锁固定药品器材进行研制。结果:经过多个部队卫生队试验性使用,可在夜光和无光条件下快速实行卫勤保障。结论:该新型夜光多功能卫生包能够适应基层部队卫生机构训练及保障需求,提高夜间条件下的保障效率,值得基层部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了2005年11月-2008年11月,95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5.79%),其次是医师(16.84%);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造成,锐器类型以输液器针头占首位;致锐器伤操作环节以输液结束拔针与回套或徒手拔针帽时发生率最高;经风险评估,3名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用药,无1名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建立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人群、时间以及操作环节,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 依据医疗锐器伤发生后登记上报的69例案例发生情况,进行监测追踪,对锐器伤的发生原因、锐器种类、操作环节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占62.32%、55.07%;周一、五及上午时段锐器伤发生率高;病室内发生锐器伤占37.68%,手术室占33.33%;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其次是输液器针头及缝合针,分别占26.09%、21.74%、17.39%;处理使用过的锐器(28.99%)、手术(27.54%)、经皮拔针(23.19%)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63.77%的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结论 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当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安全操作行为,是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一种满足战时和公共突发事件时危重伤员急救和转运途中安全、可控、简便以及无需提升液体高度的输液仪。方法:使用电动气泵对气囊充气加压于输液袋上产生可控的外压力,通过输液仪上的重量、气泡及滴速监测器以及声、光报警装置,将监测到的参数通过传感器输入到控制系统,按照设定的参数,安全地完成输液或报警停止输液。结果:该装置无需吊挂液体,不改变现用输液(血)用品和程序,可将输液仪放置在伤员周围及输液管长度范围内的任何位置,创造便捷、舒适,不受体位限制的输液条件;输液速度的可控范围为50-1000ml/h,并能监测输液管路中的空气、滴速及剩余量,根据设定及时报警或自动停止输液。结论:电动气压式输液仪的研制,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节省人力,交流、直流电两用,体积小,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14.
浅谈输血行业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包括无偿献血者)的合法权益,结合实际体会,分析了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在输血服务中应遵循的告知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献血者个人隐私保密原则,输血服务对象应享有的知情同意、签字授权等法定权利及有关法律诉讼问题,并就加强和改进输血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及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中输液管调节器的适宜夹闭位置。方法:132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组,并分别将输液管调节器夹闭在不同的位置,通过观察静脉穿刺时的静脉回血情况,以确定适宜的夹闭位置。结果:输液管调节器夹闭lOcm、20cm、30cm、40cm、50cm处的静脉即刻回血率分别是28%、59-3%、92%、96.3%、100%。结论:输液管调节器距过滤器越远静脉即刻回血率越高,在30cm以上处夹闭为宜。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员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士采血过程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具体环节,以及源患者感染状况,为制定职业暴露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8月-2013年9月护士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89例次,包括静脉采血75例次,动脉采血14例次。采血操作环节职业暴露居前3位的是拔针后管塞穿刺针回弹(25例次,28.09%)、操作结束集中二次清理垃圾(18例次,20.22%)、血液体液皮肤黏膜接触(13例次,14.61%)。经检测,源患者确定感染43例次(48.31%),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梅毒螺旋体(TP)、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血液接触感染病原体中的一项或多项;源患者未感染46例次(51.69%)。经科学处理,发生采血环节职业暴露的护士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开发安全型采血针,锐器使用后第一时间放入锐器盒,采血操作戴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实施标准预防和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采血环节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开发一种多功能野战救护肩(臂)章,不断提高野战条件下输血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方法:选择条形码及充磁金属磁条作为认证工具,采用条形码识别等信息技术进行设计。结果: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不宜破损又便于查看。结论:多功能野战救护肩(臂)章功能先进,适用于军队血站及野战医疗所(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由于病历书写不规范导致的医疗纠纷风险。方法选取南宁市用血量较大的4家医院的临床用血病历进行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备/输血医嘱及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前相关检查、配血及发血记录、病程记录与护理记录4个方面。结果4家医院抽查用血病历共计336份。分析发现病程记录与护理记录缺陷较严重,其它3项的缺陷率在不同医院有所不同。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的规范化管理,以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国产一次性气管套管、进口自带吸痰式一次性气管套管、传统银质气管套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用不同气管套管122例患者分3组,置管期间发生气管套管内口痰痂堵管、呕吐物误吸、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3组患者置管期间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科室应该同时备有3种以上气管套管供患者根据病情和经济状况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找到一种更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针,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血片合格率. [方法]对刀片采血针1 mm、刀片采血针2 mm及普通三棱针三种不同的采血针采血所需时间、血斑直径大小、采血[结论] 束后压迫止血时间、采血次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刀片采血针采血所用时间明显少于普通三棱针,BD公司1 mm采血针与BD公司2 mm采血针采集血样标本时间接近;刀片采血针采集的血片质量明显高于普通三棱针,以BD公司2 mm采血针效果最佳;BD公司2 mm采血针采集标本[结论] 束后所需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长于普通三棱针和BD公司1 mm采血针;使用刀片采血针采血次数明显少于普通三棱针(P均<0.01).[结论]刀片采血针可以提高血片采集质量,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