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82例(8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眼底激光治疗41例41眼)、对照组(577 nm眼底激光治疗41例41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固视情况,统计两组患者6个月内复发情况、全身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BCVA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BCV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CR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CR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固视情况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同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56例(5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视网膜激光治疗)和观察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患者各28例(2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和CMT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和CMT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与视网膜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视力,缓解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9月期间50例(50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激光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的25例设为实验组,将同时间段单纯接受视网膜光凝的2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1、2、4月黄斑中心厚度(CMT)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2、4月最佳矫正视(BCVA)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视网膜光凝能降低黄斑水肿,提高视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DME患者采取微脉冲激光(Micropulse)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DME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微脉冲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CVA、CMT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雷珠单抗年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与单独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相近,但能够减少雷珠单抗注射次数,患者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C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20例,共120眼,收治年限在2012年5月~2014年12月之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为观察组;单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为对照组,各39眼。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提高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下降值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提高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降低值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中药辅助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班水肿(ME)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0只眼),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再服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4 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情况,每疗程之间相隔3~5 d,连用3个月;对照组30例(30只眼)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不服用中药煎剂。在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及并发症。结果在治疗1周、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BCVA、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两组BCVA、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益气活血利水中药辅助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BRVO继发ME安全有效,具有改善视力、稳定视力、减轻或消除黄斑水肿、防止黄斑水肿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联合采取玻璃体腔内雷珠单抗注射与激光光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采取激光光凝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指标均较高(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CVA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MT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M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率为7.41%,与对照组的11.11%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CRVO患者治疗中联合采取激光光疗与单次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继发性黄斑水肿并改善其视力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激光光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GLP)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囊斑样水肿(CME)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BRVO继发CME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单纯GLP治疗,B组给予单纯玻璃体腔内雷珠单抗注射治疗,C组给予玻璃体腔内雷珠单抗注射联合GLP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BCVA和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VA均呈升高趋势,CMT均呈降低趋势,随访1、3、6个月C组BCVA均高于A、B组,CMT均低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间BCVA和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个月随访后,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GLP治疗可有效的提高BRVO继发CME的治疗效果,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Ranibizumab)及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12例(12只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接受尿激酶10万单位静脉滴注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0.5 mg)及氩激光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后2周及4周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结果:治疗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5±0.11,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65±113)μm,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6±0.16(P=0.034),0.56±0.12(P=0.032);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15±89)μm(P=0.039),(255±50)μm(P=0.008)。结论: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及氩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可以使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52-1555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PRN)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的疗效。方法:纳入经临床检查确诊的BRVO-ME患者80例(80眼)。所有患者均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首次注射后行玻璃体腔按需注射(1+PRN)治疗,随访6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所测量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情况及两组注射次数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BCVA分别为(0.85±0.50)logMAR及(0.42±0.35)logMAR,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型BRVO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分别为(0.99±0.47)logMAR及(0.43±0.41)logMAR,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缺血型BRVO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分别为(0.81±0.53)logMAR及(0.41±0.32)logMAR,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BCVA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CMT分别为(625.62±172.40)μm和(260.27±101.81)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型BRVO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CMT分别为(632.09±143.72)μm和(262.17±104.54)μm;非缺血型BRVO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CMT分别为(621.42±190.10)μm和(257.43±121.47)μm;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CMT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两组间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6个月内患者的平均注射次数为(2.6±1.4)次,非缺血型BRVO平均注射次数为(2.3±1.2)次,缺血型BRVO患者的平均注射次数为(3.2±1.7)次,两组患者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按需注射(1+PRN)对缺血型及非缺血型BRVO-ME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92例,分为目标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目标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并选取同期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7例作为空白组,仅给予激光药物治疗,对比三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副作用。结果干预后参照组和目标组BCVA水平均明显提高、CM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目标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目标组和参照组BCVA水平、CMT水平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三组副作用发生率相似,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跟曲安奈德均有效,但雷珠单抗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苏畅  孙莎 《当代医学》2021,27(7):159-161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6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32眼)。研究组予以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予以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CMT、MT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CVA均有所提高,CMT、MT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眼部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CRVO继发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2.13%),程度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恢复;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CRVO继发ME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CMT,改善视力,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7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每月1次,连续3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每日2次,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改变,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但至治疗后6月对照组BCVA呈现下降趋势,CMT呈现上升趋势,而治疗组疗效保持平稳,治疗后3月及6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对照组病例有效率为65.8%,治疗组有效率为86.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视网膜渗漏及黄斑水肿,更能稳定现存视力,推迟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67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行单独激光治疗,B组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B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91-92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41例(41眼)随机分为雷珠单抗组(20例,20眼)与曲安奈德组(21例,21眼),分别玻璃体腔单次注射雷珠单抗0.05ml与曲安奈德4mg,随访3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及3月BCVA、CM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1月及3月,雷珠单抗组BCVA的提高、CMT的减轻略优于曲安奈德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曲安奈德组3例出现术后高眼压,雷珠单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短期内均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雷珠单抗在提高视力及减轻黄斑厚度上略优于曲安奈德;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氪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76眼)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实施分组,对照组30例(37眼),给予单纯氪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30例(3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CMT指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氪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改善,缓解黄斑水肿,疗效优于单纯光凝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结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6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30眼),观察组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M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93.33%,有2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73.33%,有8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黄斑水肿再复发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提升视力水平,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黄斑水肿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进行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7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腺苷钴胺片和血栓通治疗,给予观察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MT),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0%(3/37),低于对照组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577眼底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栓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雷珠单抗组、眼底激光组和联合治疗组三组,各2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最佳视力矫正值变化情况以及渗漏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眼底激光组和雷珠单抗组,并且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优于眼底激光组,在治疗后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优于雷珠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眼底激光组荧光造影渗漏减少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和雷珠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治疗组渗漏减少率明显低于雷珠单抗组和眼底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效果要优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