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近年来用于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一项新技术,其具有可逆性、可调性、非破坏性等特点。脑深部电刺激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为代表肌张力障碍和运动障碍疾病,也用于一些非运动障碍性疾病,如癫痫、神经精神疾病、疼痛等。本文综述了脑深部电刺激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近2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发展最迅猛的技术。DBS是通过刺激发生器发出的高频电脉冲信号刺激脑神经核团或神经传导束来调节异常的神经环路。DBS已经成为治疗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病的常规手术方法。自1997年深部脑刺激通过美国FDA认证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以来,已有超过数万名运动障碍患者接受该疗法,而国内脑深部电刺激最早在1999年应用于帕金森病临床治疗,迄今也有数千例患者接受了植入手术。近年,脑起搏器的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运动障碍病逐渐发展到治疗其他神经和精神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难治性疼痛、癫痫、植物状态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虽然DBS的治疗机理还不很清楚,但可以预见未来DBS将成为众多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深部电刺激为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这项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逐步取代毁损术的趋势.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综述了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优缺点、病例选择、靶点选择及并发症,把重点放在作用机制的探讨上,并展望了脑深部电刺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评价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总结了近年研究发现的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副作用及其形成机制,鉴于脑深部核团之间广泛的神经联系,可能会造成术后部分患者认知、情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长期副作用。临床医师应正确评估手术风险,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兴奋性,以达到改善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症状,控制癫痫发作,缓解疼痛、痴呆、精神疾病等的一种神经调控疗法,现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  相似文献   

6.
脑深部电刺激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治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并开始试用于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包括精神疾病。DBS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复杂的重塑、代谢改变等,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活动,并与刺激部位、疾病状态和刺激参数等因素有关。DBS在难治性强迫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资料显示DBS是一条有希望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例具有双侧症状的中晚期帕金森患者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术中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结合1.5T磁共振扫描及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精准定位植入电极,术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神经刺激器工作时,患者运动评分明显改善。肢体异动2例,脑出血1例。无明显的永久并发症和副作用。结论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的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最重要的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性治疗和非药物性治疗,药物性治疗对于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疗效有限,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无创性经颅刺激、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电刺激、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外部提示等。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帕金森病冻结步态非药物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运动障碍性疾病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观察…李军(1):1脑深部刺激在神经外科的应用…(2):122原发性震颤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乔梁李勇杰(2):125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李旺牛朝诗(3):180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的全身麻醉和无术中微电极记录的效果评价…曹纹平赵春生曹胜武等(4):197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与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  相似文献   

10.
脑深部电刺激(DBS)在治疗运动障碍和难治性精神疾病方面已取得许多积极的结果 ,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通过记录深部脑区各结构的局部场电位,DBS手术为研究不同疾病的异常脑回路提供难得机会。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精神疾病相关神经元异常活动的电生理表现特点及对DBS治疗的参考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研究方面文献的复习,重点就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铁螯合剂等抗氧化剂,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剂、抑制炎性反应物质、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抑制剂、雌激素、基因治疗及细胞移植和脑深部电刺激等对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深部电刺激是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新兴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的诸多潜在靶点,归纳了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这些靶点包括胼胝体下扣带回,伏隔核,腹侧内囊和腹侧纹状体区域,内侧前脑束等区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相关基础研究,在突触可塑性、神经电生理、神经环路及神经递质等层面进一步讨论了脑深部电刺激发挥治疗效果可能的机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的应用潜力做出评估和展望。结合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和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多靶点联合刺激可能是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深部脑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病人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对抑郁障碍和运动功能进行临床评价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术后UPDRS运动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是抑郁症状的改善与运动功能的改善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丘脑底核受到刺激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术后运动功能的改善不是抑郁症状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猴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区细胞外液巾牛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猴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在患侧丘脑底核植入人用脑深部刺激电极,同期猴背部皮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导线,通过测试后给予有效高频电刺激,利用微透析技术分别在打开脉冲发生器前和开机后的不同时间点在双侧壳核、尾状核头部细胞外液进行取样。对取样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其中牛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电极侧壳核和尾状核的牛磺酸含量在开机后较开机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后可引起纹状体区细胞外液中牛磺酸的含量明显升高,这可能是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和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及一系列非运动症状。目前,帕金森病多采用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以减缓临床症状。因为丘脑底核是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采用最多的核团,所以本文对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进行综述,主要讨论丘脑底核的解剖、定位和神经环路等。  相似文献   

17.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出现是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它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的兴奋性以达到改善症状、控制癫痫发作、缓解疼痛,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自1987年法国的Benabid等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病震颤和特发性震颤获得成功后,至今全世界已有500余家医疗中心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植入电极超过35000例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神经调控疗法的重要形式,通过精准选择刺激靶点为耐药性癫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其可以通过在特定靶点植入电极并发放电刺激,对癫痫发作过程中相关神经核团及神经回路兴奋性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控制癫痫发作的功效。目前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耐药性癫痫的调控机制、不同发作类型个体化刺激靶点选择、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等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本文拟就上述三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脑深部电刺激术在耐药性癫痫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深部脑刺激电极埋置术治疗帕金森病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部脑刺激电极埋置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在丘脑底核埋置深部电极,通过可控性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僵硬-震颤症状,结果: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僵硬-震颤症状,能消除由药物引起的开-关现象和症状波动,服用的L-DOPA类药物可一定程度的减量,术中及术后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STN放置深部脑刺激电极,通过适当强度的电刺激,能使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少,与损毁术相比相对安全,价格较昂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1例帕金森病合并脑小血管病人脑组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69岁,猝死后9.50小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人脑组织库完成脑组织捐献及接受工作。生前诊断为帕金森病,曾行脑深部电刺激术,但无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按照国际标准化脑库的脑组织处理流程,大体标本观察可见脑干黑质和蓝斑显著色素脱失,以及脑深部电刺激路径;组织病理学除帕金森病晚期(Braak分期Ⅴ期)病理表现外,还可见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病理改变,以及额叶、颞叶、扣带回、基底节区和脑干等区域存在微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管壁增厚变硬、玻璃样变、管腔狭窄,小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白质微梗死和小血管微出血的脑小血管病病理改变。最终病理诊断为帕金森病(Braak分期Ⅴ期),脑深部电刺激术后,脑小血管病。结论该例捐献者脑组织以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入库,病理证实除帕金森病和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病理改变外,同时并存脑小血管病病理改变,提示应重视老年人群的多病共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