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高海拔地区初产妇应用中的介入时机及对产程曲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A、B、C、D组。A组:全程镇痛,临产后硬膜外分娩镇痛,宫口开全后继续镇痛;B组:硬膜外分娩镇痛,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C组:宫口开至3~5 cm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宫口开全后继续镇痛;D组:宫口开至3~5 cm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记录各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产妇分娩痛感,绘制产程曲线。结果 A、B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C、D组(P <0.05),A组时间最短(P <0.05)。4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后2 h出血量、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妇中A组VAS评分最低(P <0.05),A组产程曲线最优。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措施对分娩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产妇从潜伏期到活跃期SAS评分没有上升,对照组上升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各个产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9.3±0.6)分高于对照组的(9.0±0.7)分(P<0.01),手术助产产妇比例(4.9%,2/41)低于对照组(17.1%,7/41)。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心理干预配合产程中的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状态,减少手术助产率,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172-175
目的 探讨导乐师、助产士、产妇家属共同参与的组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2+1”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12月我院产科门诊建档并规律产检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初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60例接受“2+1”组合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另外60例接受常规的产科服务模式的产妇设为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围产期焦虑状况;比较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疼痛VAS评分、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大3 cm时、产后2 h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疼痛评分、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6±0.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1”组合陪伴式分娩模式能够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和焦虑情绪,提高助产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明香 《吉林医学》2013,(8):1457-1458
目的:探讨研究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采取常规分娩,而研究组加以导乐陪伴方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7.78%)显著低于对照组(15.56%)(P<0.05),产后2 h出血量(163.14±40.38)ml明显少于对照组(197.62±62.51)ml(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4分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pgar评分小于8分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在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方面具有优势,可影响产妇分娩结局,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助产士产前教育应用于初产妇对其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3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助产士产前教育,比较2组产妇生产期间分娩时间、产程、焦虑情况、产后2h出血量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产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产前教育有利于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对足月单胎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清丰县人民医院分娩的114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发分为A组(57例)和B组(57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估量表(SAS)和抑郁自估量表(SDS)评估产妇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B组产妇SAS和SD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70.17%(40/57)、89.47%(51/57),B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54%(10/57)、5.26%(3/57),B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初产妇产前焦虑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孟云琴  羊淑宇 《海南医学》2016,(22):3783-3784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108例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每组54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前负面情绪、产后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指标情况。结果顺产组产妇的SAS、SDS量表评分和产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孕妇[(40.32±4.47) vs (28.64±3.35),(37.34±4.32) vs (26.64±3.54),(8.43±1.43) vs (3.76±0.4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的卧床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产妇[(1.86±0.58) d vs (4.86±0.54) d,(123.58±12.36) mL vs (232.55±24.57) mL],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吸显高于剖宫产组产妇[(8.35±1.65)分vs (7.47±0.76)分,18.52%(10/54) vs 7.41%(4/5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采用剖宫产较顺产能够缓解负面情绪、产后疼痛、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但是卧床时间较长,产后出血量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8例初产妇,以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干预,同时行无痛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365.85±6.58)min、第二产程(47.85±2.68)min、第三产程(6.58±0.25)min,均短于对照组(418.69±5.12)min、(61.47±4.16)min、(7.75±0.65)min,观察组分娩疼痛评分(5.25±0.64)分,低于对照组(8.15±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CBSEI-C3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AS、SDS评分为(19.28±3.11)分、(18.45±1.26)分,低于对照组(32.25±2.15)分、(30.69±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占75.86%,对照组占6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行产检及分娩的3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助产护理,给予观察组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进行助产护理,观察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69±1.37)h]短于对照组[(10.78±1.16)h],VAS评分[(5.25±1.24)分]低于对照组[(6.22±1.31)分],产后出血量[(222.39±38.54)ml]少于对照组[(287.65±44.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86.67%(13/15)]高于对照组[46.6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中应用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进行助产干预,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初产妇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对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106例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产科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背景音乐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比较两组自然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分别于入院时和产前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产妇的焦虑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结果产前,两组HAMA评分低于入院时,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前,两组GSES评分高于入院时,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92.45%(49/53)]高于对照组[75.47%(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成功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三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施行背景音乐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李玲丽  骆江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88-4190
目的观察背景音乐联合分娩球对正常分娩初产妇总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初产妇。产妇均进行正常分娩。按照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在分娩的过程中,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干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进行背景音乐联合分娩球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宫口开大5、8 cm时产妇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分娩控制量表(DCS)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采用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生命质量。结果宫口开大5、8 cm时,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用时、第二产程用时、第三产程用时、总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DCS评分和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和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初产妇进行正常分娩时,采用背景音乐联合分娩球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提高分娩自我控制能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40例健康无难产指征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陪伴组(导乐组)和非导乐陪伴组(对照组)各120例。导乐组由1名有经验助产士陪伴,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精神鼓励、心理安慰、支持和产程监护;对照组以产科常规进行分娩而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组产妇分别于出现临产先兆时和产后30min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心理状态;观察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和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导乐组分娩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分娩前(P<0.01)和对照组分娩后(P<0.01),而对照组分娩前后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导乐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导乐组产程时间和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乐陪伴分娩不仅能改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负性心理,而且对产妇的生理指标有正性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围分娩期初产妇不同心理干预方式的效果,为临床围分娩期产妇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例临产妇随即分为音乐组、心理疏导组、导乐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用产程图记录总产程时间,观察分娩方式,测量产后2h出血量,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乐法、音乐干预法和心理疏导法都能显著减轻围分娩期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顺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内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依然是目前最好的心理干预方法,音乐干预法和心理疏导法临床效果相同,3种方法相比音乐干预法具有成本低,易于开展的特点,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例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250例非责任制陪伴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心理状态问卷调查表评定产妇心理状态,将两组心理状态、分娩结局和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较低,阴道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P<001),产程时间显著缩短(P<001),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1),产妇满意度高。结论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洪志琴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30-131
目的探讨脉冲波对分娩阵痛、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脉冲波治疗,B组不采用任何减轻疼痛的措施,比较A、B两组产妇的疼痛度、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孕妇疼痛度视觉得分(1.74±0.52)分,显著低于B组(5.54±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百分比(96.67%)显著高于B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脉冲波法治疗过的A组的出血量、疼痛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6.
张丹  马静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59-3160
目的研究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20例初产妇,根据分娩体位分为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体位分娩)和自由体位组(150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转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会阴损伤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15.29%的转剖宫产率,自由体位组8.00%的转剖宫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69±1.02)分,高于对照组的(6.8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14.28±20.49)mL,少于对照组的(267.41±23.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组产妇会阴损伤率为52.00%,低于对照组的6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在降低产妇转剖宫产率和会阴损伤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等方面,效果优于传统体位。  相似文献   

17.
邵丽  吕娜  许夏 《包头医学》2021,45(3):51-53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式导乐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住的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全程陪伴式导乐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差异性,比较两组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程陪伴式导乐分娩能够改善初产妇的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为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8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44例初产妇.对照组144例初产妇应用常规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144例初产妇应用助产士全程陪护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程度、新生儿健康状况和产妇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自然分娩率比较,明显观察组要高;对照组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明显要比对照的好(P<0.05);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产妇在助产士的全程陪护下,降低了分娩时的困难,提高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了产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概率,因此,助产士有效的提高了初产妇分娩质量,对于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42例,均拟行自然分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疼痛、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产后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可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疼痛感及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发生,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产妇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收集近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30例作为观察组,并收集之前的9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之前的一般护理模式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之前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强化产前护理、产时干预,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护士长监督护理干预内容.参照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Ⅳ-R)相关标准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同时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长、出血量等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HAMD、HAMA评分分别是(9.6±3.6)分、(6.3±2.2)分,低于护理干预前的(32.8±8.4)分、(22.7±9.0)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总产程为(7.14±2.06)h,产后出血量平均为(172±44)ml,新生儿Apgar评分>7占98.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轻产妇焦虑、抑郁,缩短产程,降低术后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