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6例30眼,根据患者是否有高度近视,将其分为高度近视组(14例,15眼)和对照组(12例,15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average endothelial cell size,AVG)、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六角形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HEX)。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CD、AV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的CV显著大于对照组,HEX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CD、HEX均显著小于本组术前,AVG、CV均显著大于本组术前(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的CD、HEX均显著小于对照组,AVG、C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稳定性、耐受性差,更易受手术影响及损伤,术前评估其功能及术中注意保护是减少术后角膜内皮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轴性高度近视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并评估超声乳化术对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病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行超声乳化术的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人42 例( 46 眼) 为实验
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病人45 例( 50 眼) 为对照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wk、1mo 以及3mo 中央区的角
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以及变异系数。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角膜内
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但六角形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小,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以及
变异系数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术后1wk、1mo 以及3mo 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与
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在术后1wk、1mo、3mo 两组间比较,实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
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进一步下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以及变异系数进一步增大,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轴性高度近视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减退,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
一定的损伤,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人比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角膜内皮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3.
单眼老年性白内障双眼角膜内皮细胞观察蒙艳春高如尧朱涛卢佩勇王友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271000)角膜内皮细胞是一层单层扁平细胞,呈镶嵌排列,依附于角膜后壁。解剖上完整,生理上有功能的内皮细胞是保持角膜透明的关键。角膜内皮细胞非常娇嫩,轻微创伤...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老年性白内障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屈光度计算是影响手术质量的关键之一,而眼轴各段特别是前房深度又是影响术后屈光状态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非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各36例角膜曲率及眼轴各段长度进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3):1011-1015
目的:探索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mplantablecollamerlense,ICL)联合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laser keratectomy via corneal epithelium,Trans-PRK)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及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的影响。方法:分析研究本院眼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在接受ICL植入术后6个月仍残留近视并再次接受Trans-PRK治疗,病例数为30例52眼。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于术前、ICL植入术后6个月、Trans-PRK术后6个月观察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dioptre,D)、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CL拱高(arch height)、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以及角膜内皮细胞数变化情况,以此评价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ICL植入术后6个月、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UCVA、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0),且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UCVA明显高于ICL植入术后6个月(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眼压增高的情况,术前、ICL植入术后6个月及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ICL拱高稍低于ICL植入术后6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L植入术后6个月、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均明显小于术前(P=0.000),且Trans-PRK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明显低于ICL植入术后6个月(P<0.05);ICL植入术后6个月术眼角膜内皮细胞数略少于术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PRK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较ICL植入术后6个月有所回升,接近术前水平。结论:Trans-PRK治疗可有效改善高度近视ICL植入术后残留近视患者眼球的屈光度,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小,显著提升视力水平,提升视力水平,达到预期手术效果,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mL、0.2mL及0.5mL肾上腺素,每组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3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495.24±326.08)mm^-2、(2457.45±355.12)mm^-2、(2425.38±312.68)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7.85±12.01)mm^-2、(45.20±9.43)mm^-2、(44.35±8.13)mm^-2。3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随加入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对手术损伤及肾上腺素毒性损害的耐受性降低,在有效维持术中瞳孔散大状态的同时,选用浓度较低的肾上腺素,可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53-15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和正常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或超声乳化术(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后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弋矶山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根据手术类型分为ECCE组和Phaco组,再根据患眼是否合并高度近视进一步分为ECCE高近组、ECCE非高近组和Phaco高近组、Phaco非高近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各方位曲率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差于非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P<0.05);ECCE高近组和ECCE非高近组手术前后在前表面颞上曲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前、后表面散光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高近组和Phaco高近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散光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高近组和Phaco非高近组手术前后的前表面鼻上、颞下方及后表面中心曲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前、后表面散光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与正常白内障患者相比术后初期视力差,合并高度近视影响ECCE手术前后前表面颞上方曲率变化,影响Phaco术后前表面鼻上、颞下方及后表面中心曲率变化,改变白内障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类型;白内障手术会增加角膜前、后表面散光,但较少影响角膜前表面散光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程度.方法本组25例(36只眼),年龄55~84岁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及术后2周内对术眼的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术前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了解对手术后角膜水肿的估计及在手术中可能采取的必要措施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术后一年角膜内皮细胞持续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无并发症白内障囊外除加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与角膜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了30例(3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行ECCE+IOL术前及术后1月,2月,3月,1年时中央及上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形状的变化。结果:术前中央角膜内皮炙(2828±400)mm^-2,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为(62±6)%。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术前,中上角膜间差异有显  相似文献   

12.
张晓城  陈茂盛  李嘉文 《重庆医学》2012,41(24):2486-2488
目的评价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植入Acrysof Toric IOL。其中实验组40例(43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26mm),植入IOL度数≤15D;验光球镜(-5.50~-10.25)D,平均(-6.25±-0.25)D,柱镜(-1.25~4.25)D,平均(-2.75±-0.25)D。对照组39例(40眼)单纯散光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为22~24mm),验光球镜(-0.25~-1.25)D,平均(-0.75±-0.25)D,柱镜(-1.50~4.25)D,平均(-2.50±-0.25)D。术后3个月充分散瞳后裂隙灯照相,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行IOL轴位分析,记录各组术前、术后观察期间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术眼角膜散光及全眼散光、预期散光与实际残余散光、IOL旋转度数。结果术后3个月,UCVA≥0.5的眼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VA≥0.8的眼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实验组为(0.56±0.33)D,对照组为(0.54±0.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OL旋转度数,实验组为3.79°±2.33°,旋转范围是(-6.25°,+7.78°);对照组为2.75°±1.38°,旋转范围是(-4.62°,+6.15°),两组旋转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旋转方向比较,顺时针、反时针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3个月观察表明植入Acrysof Toric IOL可以有效且稳定地矫正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使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但由于高度近视患者囊袋较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悬韧带松弛等情况,与单纯散光白内障患者相比,Acrysof Toric IOL在囊袋的旋转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207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度近视将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其中高度近视组104例(右104眼),对照组103例(右103眼)。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前房角、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角膜散光、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改善(P<0.05),但高度近视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值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未显著改变(P>0.05),但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厚度高度高改变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高度近视组术后前房深度、前房角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六角细胞均显著改善,且术后高度近视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规律及病程长短对术后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7例95眼,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两组,其中〉10组(糖尿病病程长于10年)39例54眼,〈10组(糖尿病病程短于10年)28例41眼,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4例47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变异系数检查。结果三组比较,术前内皮细胞密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期〉10组、〈10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伤,在糖尿病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且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超声时间,能量以及不同白内障术对角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10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和白内障囊外搞除术,并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要查,随访0.5-6.0个月,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随超声的能量及时间增加而增大,角膜内皮细胞具有超声损伤的阈值,且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呈偏态分析,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术式的代表,对硬核和超硬核白内障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五方位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随机选取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26例(30眼);对照组:随机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8例(30眼),由同一熟练眼科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拍摄中央、鼻侧、颞侧、上方及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45例63眼及非糖尿病患者12例21眼的角膜内皮细胞.结果与同年龄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正六边形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变异系数增大.随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逐渐增大,正六边形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结论糖尿病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主要以正六边形细胞百分比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散光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行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90例(共90只眼),根据是否合并高度近视分为非高近组(非高度近视患者)44例(44只眼),高近组(高度近视患者)46例(46只眼),所有患者均于术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5例(40眼);对照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4例(60眼)。应用角膜内皮镜于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更低。  相似文献   

20.
角膜内皮细胞层为角膜最内面的单层细胞,具有防止水分从前房进入角膜及将角膜过多的水分泵入前房的作用,角膜内皮细胞的正常数量、形态和功能完善对维持角膜透明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3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进行分析,了解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