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6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号,并纳入电脑通过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术后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时间与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相比显著延长,但前者能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同时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对于患者预后改善显著,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推广的价值,为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经严格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选取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58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的方法清除血肿,而观察组采用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记录结果并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GOS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辅助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开颅组)54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组(微创引流组)53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内镜组)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量、血肿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预后情况。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组手术耗时最长、术中出血最多;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手术耗时最短、术中出血最少。血肿清除率开颅血肿清除组最高,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最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开颅组最高,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微创引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快清除脑内血肿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最重要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其优劣,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余军 《中外医疗》2022,41(2):83-86
目的 探究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中等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行翼点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入住的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采用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4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骨窗组相比,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更长、血肿清除率更高、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短期预后更佳(P<0.05).在术中出血量和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可以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血肿彻底清除率、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比较2组患者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彻底清除率、GCS及GOS评分高于对照组[(54.17%vs 22.92%)、(13.69±1.03)分vs (10.11±2.39)分、(4.02±0.53)分vs (3.25±0.49)分],再出血率、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抽吸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活动能力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立体定向抽吸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组(35例)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组(32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微创手术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明显低于内镜血肿清除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预后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小,然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盲选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昏迷程度,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全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的优劣。方法对10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分别进行完全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辅助微创手术,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后清醒时间及GC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再出血率显著低于显微手术组,而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神经内镜比显微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更彻底、止血更可靠,具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手术在颅内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颅内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2.44%(1/41)]与对照组[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手术在颅内出血患者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2例行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微创手术,25例患者行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血肿清除率及预后显著优于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额内镜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以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Ⅴ级4例,Ⅳ级5例,Ⅲ级2例,无死亡及植物生存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既克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的缺点,又能达到直视下清除血肿的效果,减少手术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神经内镜锁孔入路与传统术式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行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术治疗(观察组)和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各62例颅内血肿患者,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窗直径、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颅内积气、再出血等)差异,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2 d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窗直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血肿清除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时,血清MMP-9、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术对颅内血肿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术式,且能在改善术后炎症反应的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于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运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运用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MMP-9、GM-CSF水平及预后整体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58-61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为内镜组,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前及术后24 h GCS评分,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价。结果 (1)内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24 h 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镜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秩和检验显示,内镜组GOS预后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24 h GCS评分更好,术后6个月GOS评分更好,说明该方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分为内镜组(n=36)和开颅组(n=56);内镜组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开颅组行外侧裂入路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1 d,内镜组CRP、PCT和IL-6水平低于开颅组(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NDS评分低于开颅组,且ADL评分高于开颅组(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相比外侧裂入路开颅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效果更好,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8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66例,80%10例,无再出血患者。ADL评分Ⅰ级12例,Ⅱ级34例,Ⅲ级26例,Ⅳ级4例。结论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有利于保护神经和血管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可以获得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3例,根据头颅CT,采用体表定位法,建立手术工作通道,神经内镜观察并在直视下清除血肿。结果神经内镜可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清晰、放大的图像,清除血肿及止血方便可靠,术后立即行头颅CT检查,示血肿清除比较理想;术后1周复查头颅CT,示出血区周围水肿不明显。对侧肢体轻度瘫痪16例,重度瘫痪5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清除颅内血肿,损伤轻微,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翟延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090-5091
目的 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经外侧裂入路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经颞叶皮层入路进行治疗.比较2组ADL评分、血肿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优良率、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