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 A 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15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8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GQOLI-7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GQOLI-7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与GQOLI-7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杨氏躁狂量表(YM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和住院环境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和躁狂情绪,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杨氏躁狂量表(YM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和住院环境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和躁狂情绪,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G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有助于改善CGN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胃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放疗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其负面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模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博爱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双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79.59%(39/49)](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双心护理模式,能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干预6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QL-INDEX)量表分别评估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QL-INDEX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317护手机AP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联合317护手机APP。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317护手机APP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可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胡带翠 《右江医学》2012,40(3):384-38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GN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反而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减轻CGN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有益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在慢性盆腔炎(CPI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清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分别为30.43%、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可有效提高CPI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金湖县中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循证理念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及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躯体、社会以及物质生活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躯体、社会以及物质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荣华 《黑龙江医学》2023,47(3):362-36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焦虑、抑郁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咯血停止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3、3.300,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2、11.209,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QOLI-74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1、6.298、5.452、7.29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探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及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面情绪程度进行评估。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SDS和S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和中国的常模比较,冠心病患者普遍具有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其负面情绪和冠心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及早予以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计划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19年10月)和观察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计划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我防护意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防护意识、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计划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商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1274)]及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GQOL 12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航天总医院收治的74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