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另外给予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接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低频rTMS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采用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和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低频rTMS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瘦素(LP)、神经营养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1.43%)高于对照组(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GFP和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L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肽软胶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可提升血清IGF-1、NGFP水平,降低血清L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并检测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8%,高于对照组的7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TC、TG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降低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认知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与脑心通胶囊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7例在我部接受治疗观察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脑心通胶囊,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72.59±6.0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60.32±5.23)分;观察组NIHSS评分(13.18±1.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77±1.02)分。结论: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与脑心通胶囊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组(n=38)常规治疗基础上给服丁苯酞软胶囊0.2g/次,3次/d,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滴,1次/d;对照组(n=32)单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疗程14d。结果:①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第2周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P〈0.05);③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2组共4例患者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增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36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76例)和观察组(186例)。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映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安全,其疗效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并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及缺血区域脑血流量。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前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前提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高于治疗前,同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进一步提高脑梗死疗效,有效增加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自理能力改善情况(ADL)、炎症因子水平(IL-6、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s-CRP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0、IL-8、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应激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许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54-1856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银杏叶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40/44)]高于对照组[72.73%(32/44)](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12例无溶栓指征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ethel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Baethel评分显著提高(P<0.0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ethe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能明显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0.1g ti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4、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 AD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4d后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21d后治疗组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淇县人民医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丁苯酞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前提高,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水平均较前降低,丁苯酞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丁苯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3/43)、11.63%(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3,(9):1366-1367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05%、95.1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血通络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软胶囊三联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血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6.56%(4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血通络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软胶囊三联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VEGF水平,降低NIHSS评分、NO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1.18%vs73.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而BI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应用于治疗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运动能力,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卫青 《当代医学》2021,27(31):38-40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美国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HISS频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胃肠反应、头晕、头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及第15天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并监测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8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及第15天比较同期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